我不是药神观后感(如何评价《我不是药神》豆瓣高达9.0的高分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我不是药神》豆瓣高达9.0的高分

今天,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开始上映,首日票房据说已突破3亿。现在,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0,几乎近年国产电影中最高的了。

应该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十分难得现实主义批判题材的电影,电影直面的是许多中国老百姓心中最深的恐惧,那就是疾病,尤其是重病,但批判从来就不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终点,反思和建设才是,如《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厕所英雄》推动了印度男女平等的进程,《熔炉》促进了性暴力犯罪法律的修订,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上映,相信也触发老百姓对我国医药审批、药物谈判、仿制药制作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和讨论,这无疑将有益于推动问题的进一步改善。

另外,这部电影中的演员表现的都十分精彩,尤其徐峥,可谓演技炸天,还有其他的,即便是小角色也一样出彩,电影观众支持这样的国产精品,打9.0的高分就充分说明这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国产精品电影。


你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的观后感是什么

在《我不是药神》里这部电影中,没有正派反派,没有好人坏人,只有众生。医药公司维护自身利益,无可厚非;依法办案是警察的天职;赚钱是药贩子的营生;而病人,只想活命;似乎谁都没有错。

程勇,一个卖壮阳药的底层药贩子,从印度走私仿制药,一开始只为赚钱给父亲治病。为了不进局子,他出卖代理权,开办服装厂,摇身一变成为中产阶级。然而,在得知无数病人,像老吕一样因为买不起药,病情恶化时,他决定冒着被抓的危险,重操旧业,这次不为赚钱,只为救人。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徐峥主演的程勇,在“有钱”后没有忘本,甚至“以身试法”,把廉价的救命药撒向苟延残喘的病人,病人送其锦旗“悬壶济世”。

所以,当宣判后,程勇坐在“牢车”经过街道时,看到两侧密密麻麻夹道送行的患者,老吕、黄毛、思慧,以及无数他帮助过的陌生人,他们纷纷摘下口罩,以示敬意。

尊重生命,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剥夺。这就是价值观,也是这部影片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看完《我不是药神》,你们觉得保险重要吗

中国保险业从近代19世纪初在中国广州开始萌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就跟着成立了。到了1958年,因为当时的历史原因,全国停办保险业务,一直到1980年恢复保险业务。1990年出台保险法再到1998年成立保险监管部门“保监会”。2003年开始允许保险公司多向经营。2014年新“国十条”的颁布进一步刺激大陆保险业的发展,中国的保险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本身起步就晚,1995年以前出生的人几乎是没有任何保险意识教育的,再加上国内保险公司发展初期的一些野蛮生长,给老百姓带来一些的伤害。造成了目前对保险认可和需求不那么强烈,可是随着新世纪出生的孩子慢慢长大,国家经济发展,大家对风险转嫁的认识得到很大的提高。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直接刺激了老百姓面对疾病的敏感神经。“我想活下去”这句电影台词非常完美的诠释了重大疾病保险存在的真谛,我们经常讲这样一句话:“医疗险”是救命的,“重疾险”是续命的。

环境污染、饮食安全、生活习惯、压力过大、遗传因素……这些现实问题导致了重疾诱发概率大大提升。人们的担忧让保险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生病了没有药是天灾,可是生病了买不起药属于人祸。电影中治疗慢粒白血病的药物“格列卫”一个月的药物费用达到2.3万多,国际有一个通用癌症五年生存率,五年的康复治疗下来的费用是巨大的,所以说重疾险的作用越来越大,这部电影应该可以进一步激发老百姓对健康险的认识和需求。无论是电影业还是保险业都是一种大的进步。

电影《我不是药神》大家看了有什么感想

如今看这部电影,主角程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真实。这部戏,这场戏,最佩服徐峥,无比的真实。

影片中,虽然由头是高价药,但制药公司、警方、“走私”代理、病人四方都是各谋所需。立意持正,未偏颇煽情。如果,众病人求生不算煽情的话。

我们都想活在有病能治的世界,但一切都只能慢慢来。可是那些病人等得到这一天么?

当你从事医护行业,很多事力不能及,很多病无能为力;当你从事司法行业,很多事力不能及,很多案情法两难。难道我们就此撒手了么?

改变现状,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如果事态往好的方向发展,哪怕只有一点点,都是好的(就像总局的审片尺度)。世无险阻,何来人杰?这样的事件,走一步是一步,每一步都是赚到的。

作为国产片来说意义非凡,赢在表现社会问题,套路是老套路,但是新瓶装旧酒能给人新的思考,人设前后有点小出入,感觉后期人际关系的改动稍微有点突兀,但是总体来看确实是很难得的优秀国产电影。无数细节都值得反复解读回味,为能出一部这样的电影起立鼓掌,善恶有报,法难容情,人性人心,想说的很多。笑中带泪,前半部让你发笑,后半部让你哭。谈不上善恶,真的有一种病是治不好的,就是穷病。

《我不是药神》里,药贩子得意又冷血地说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仿佛穷成了某种罪孽,穷就活该去死。真实和荒诞并没有清晰的边界,今天忙于在美丽新世界狂欢的人,不就是延续着这冷血的逻辑,对现实中的种种视而不见的么?

好的电影,最基本的底线是诚实。诚实地呈现人间的残忍和荒谬,呈现规则的生硬和冷血,也呈现人之为人最起码的善意和同情。

看完《我不是药神》引发的感想,药能治病,谁来救心呢

吕受益对程勇说:”我刚病的时候,老婆怀孕才5个月,每天特别想死。第一眼看到他就不想死了,就想听他叫声爸爸。“

“4万块一瓶的格列宁,我病了3年,房子吃没了,家人吃垮了!谁家里没个病人呢?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

黄毛去世,程勇怒吼警察:“他才只有20岁,他只想活着,有什么罪!”

这是《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中最打动我的地方。也许最朴实的语言,才更能触动人的内心吧,那晚我哭的像个泪人。

影片中的药贩子说:“世界上有一种病——穷病,谁都治不了!“命就是钱!在这个金钱如生命的社会,哪儿哪儿都需要用到钱,没有了钱哪儿都去不了,什么都不能做,犹如行尸走肉一般。金钱对于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宠物来说也是如此。

如果宠物生了病,一般会有这几类主人。一是善良负责任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