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盗出自哪位战国公子(孟尝君如何从弃子到战国四大公子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孟尝君如何从弃子到战国四大公子

在战国中后期,由于群雄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国在网罗人才上不遗余力,“养士”之风盛行天下。不仅是各国君主,包括公子、贵族,竞先广招人才,礼贤下士。在这些公子中,以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最为有名,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在四公子中,最早成名的便是孟尝君。

孟尝君是齐国公子,名为田文,他的父亲是齐国权臣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颇有才干,深得父王的宠爱。公元前342年(齐威王十五年),田婴与田忌、孙膑等将领伐魏救韩,取得了马陵之战的伟大胜利。尽管这次战役的胜利主要得归功于孙膑的深谋远虑,但田婴也捞足资本,奠定了他在齐国政坛上的影响力。八年后,即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二十三年),田婴正式担任齐国宰相,成为名副其实的权臣。

按道理说,孟尝君田文出生于这么一个权贵家庭,应该与其他公子哥一样,自小衣食无忧,有个快乐的童年。可事实并非如此,他出生后,就被老爹给抛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田文是五月初五出生的,当时社会上有一种迷信的观念,认为五月五出生的孩子,会长得很高大,比宅院大门还要高,这种人要给父母带来霉运的。至于为什么有这么一种迷信的看法,我们也说不清道不明了。田婴是齐国的权臣,要是因为生了这么个倒霉的儿子给自己带来厄运,他宁可不要。再说了,田婴家中妻妾成群,前前后后给他生下四十多个儿子,少这么一个有什么要紧嘛。孟尝君的母亲又只是一个地位很低的小妾,田婴才懒得去理会她的感受呢,他下了一命令:“把孩子给扔了,不要养他了。”

当母亲的哪忍心扔了自己的亲身骨肉呢?她偷偷地把儿子送出去,交给娘家的人把他抚养长大。田文就是在缺少父爱的环境下长大成人,童年的不幸反倒成为他奋发的动力。他身上流淌着王公贵族的血液,却自小流落在民间,在成长过程中,他的性格也渐渐成形:慷慨好义,喜交朋友。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弃儿田文已是长大成人,日夜操心的母亲决定要让他们父子俩相认。母亲就让孟尝君的兄弟领着他去见父亲田婴,这也是父子俩十几年来第一次相见。

田婴没有心理准备,当他见到这个未曾谋面的儿子后,胸口腾的烧出一把怒火,便把田文的母亲唤来,怒责道:“当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掉,你怎么胆敢违背我的话,私自养活了他,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可怜的母亲吓得脸色发白,半晌说不出一个字。这时,田文毫无惧色地反问道:“你不愿意养育五月五出生的儿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田婴怒气冲冲地答道:“五月五出生的儿子,会长得比大门还高,对父母亲不利!”田文的性格很倔强,又问道:“人的命运,是上天来决定呢?还是大门来决定呢?”这话把田婴问得哑口无声。田文接着说:“如果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来决定的,那您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如果人的命运是由大门来决定的,那很简单,只要把大门加高就行了,那么人再高,也高不过大门了。”

这些话把田婴驳斥得无话可说,再看看田文,往他面前一站,身材矮小,连魁梧都算不上,哪有姚明那么高呢?在事实面前,田婴无言可辩。

从父子相认的那天始,田文又回到大家庭中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田婴从他身上发现了许多优点,田文脑瓜灵活,能说会辩,很擅长与人打交道,有许多朋友,对事情往往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身为公子贵族,田文开始留心起政治,他早年流落民间,对百姓疾苦了解得多,对父亲的许多做法并不满意。田文打算劝谏父亲,田婴是个十分顽固的人,倘若说得太直,反而会惹怒他,得有个拐弯抹角的方法才行。

有一天,父子俩凑在一起。田文跟父亲瞎扯神侃,他问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呢?”田婴一听,没好气地答说:“当然是孙子了。”田文又问:“那孙子的孙子又叫什么呢?”田婴答道:“那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子叫什么呢?”咄!这什么无聊的问题哪,田婴答不上来了,只好说:“我不知道了。”

这些看似无聊的问题,其实是田文精心安排的开场白罢了,这时他转向正题说:“父亲大人在齐国掌权时间很久了,经历了三代君王。齐国的土地并没有扩大,反倒在自个家中积累了庞大的财富,而且据我观察,门下看不到一个贤能之士。我曾听过这样的话:将军之家必出将军,宰相之家必出宰相。现在您家中的妻妾们身穿华丽的绸缎,可士人却衣衫褴褛,男女奴仆尚且有剩余的饭食肉羹,可是士人们却连粗茶淡饭也没有,这不是养士之道啊。如今您还不停地累积财富,想留给自己都叫不上名来的子孙后代,却忘了国家的利益一天天被损害。对这件事,我私下里觉得十分不解。”

田文说了这么一大段话,对父亲敛财轻士的做法提出委婉的批评,这是需要勇气的。他好不容易回到这个大家庭中,非但没讨好老爹,反倒进逆耳之言,就不怕再次被逐出家门么?田婴在齐国掌权这么久,不要说一般人,就是齐王对他也得客客气气的,今天却挨自己的儿子教训了。这件事成了田文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他的勇气与见识得到父亲的赞赏,田婴发现这个儿子不简单,有才能也有气魄。从此以后,田婴开始器重这个差点被他扔掉的儿子,让他主持家事,接待宾客。

田文接手家族事务后,一改往日轻慢宾客士人的做法,他礼贤下士,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前来投奔,他一概供吃供穿,养了一大批食客。在春秋战国时代有“养士”的风气,就是没事时养着一大批士人为自己效劳。魏文候、齐威王、齐宣王等著名君主都十分重视“养士”,特别是齐国的稷下学宫,就养了一大批智者学人。到战国中晚期,“养士”成为公子贵族的一种时尚,而孟尝君田文,就是这种时尚的发起人。

以养“士”著称的齐国公子孟尝君为何落了个被灭族的下场

公元前299年,孟尝君田文遭秦王追捕,其门客利用鸡鸣狗盗的招数帮其逃出函谷关。路过赵国时,因赵国百姓嘲笑其身材矮小,田文将整个县的百姓屠戮殆尽,而后扬长而去。

此时已经是战国后期,战国七雄的局面早已被打乱,秦国可谓是一家独大。为了对抗强秦,各诸侯贵族都开始竭力网罗人才,招揽门客,培植自己的势力,一时间,养士之风大盛。

而这这群养士的贵族中,名声最显得当属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后世将他们称为战国四公子

其中,孟尝君田文更是养士三千,贤名远播,引得各国君主求贤若渴,秦昭襄王更是想拜他为相。可秦王却翻脸无情,想要将田文杀了。

那么,秦昭襄王为何要对赏识已久的田文下杀手呢?他回到齐国后,为何又狡兔三窟夺回相位?官拜相国的他为何难逃全族被灭的下场呢?

这一切都要从田文的身世开始说起。

01

养士三千

孟尝君田文是齐王田辟疆的侄子,父亲是靖郭君田婴母亲只是一个不受宠的小妾

田文出生在五月初五,因为田婴听信术士的话,认为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会和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所以田文一出生,田婴便不允许其母抚养田文,要将他扔了。

但是,田文的母亲不忍伤其性命,便瞒着田婴偷偷将其抚养长大,后又通过田文的兄弟将其引见给田婴。

和谁知,田婴见田文还活在世上,不禁大怒,将田文的母亲斥责了一番。田文见此情形,大着胆子反问田婴道:“人的命运是靠上天授予还是靠门户授予的?”

田婴一时语塞,只好沉默不语。

田文见状,接着说道:“如果人的命运靠上天授予,那您何必如此忧虑。若是命运是由门户授予的,那您加高门户便是,谁还能长得比门户高呢?”

田婴见田文年纪小小便敢反驳他,对他的厌恶更甚。对于田婴而言,他有四十多个儿子,田文只是一个小妾生的庶子,有或没有,于他而言,并无差别。

可是,对于田文来说,他虽然出生于贵族世家,但是不得家族宠爱,想要出人头地,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要得父亲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