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的地方或许不在别处,它也可以是你的家乡:长春
发布时间: 2023-07-11

长春共青团

永远在你身边

关注

这里有清爽的空气、灿烂的阳光,还有无比奢侈的好天气。

——《去有风的地方》许红豆

走吗?去有风的地方!

随着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

寻找“有风”的地方

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向往

展开全文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没有激烈的冲突、跌宕的情节、抓马的人设,《去有风的地方》的爆火,除了演员本身之外,剧情更是把当下的热门话题和现象一网打尽,给观众带来原生态的情感陪伴,是一种舒服、治愈的感觉,也引发了人们对“追风”的向往。

那,这里面的“风”是指什么呢?

有人说,是吹拂而过的微风;也有人说,是生活的希望;还有人说,是一个新的开始。

而我想说,它们都是,此处心安是吾乡!

有风的地方或许不在别处,它也可以是你的家乡:长春!

▲图片来自抖音用户“ZQBXZN L”

他乡纵有当头月,不抵家山一盏灯

晨起伴着阳光,来一碗豆浆油条开启新的一天,傍晚在伊通河边漫步,看着来来往往运动的人们……我想,惬意的生活大抵不过如此吧。当然,除了治愈系的生活外, 你想要的机遇,长春也有——

长春,有“汽车城”“大学城”“电影城”“森林城”等称号,连续10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曾被评为“最具人情味城市”;生态环境一流,在构筑城市生态底色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完善公园公共服务功能,更是被《人民日报》点赞“城在园中 处处皆景”,是生活和居住的理想城市。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2020—2022年,长春人口连续三年突破900万人,且人口数逐年增加。东北人口在外流,而长春人口在增加,是什么让它如此充满魅力?

长春曾经是全国四大智力聚居区之一,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还诞生了黄大年教授的科学精神。长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6个、大学科技园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众创空间18个。

正如同有风的地方一般,这里有广袤的天地,任君施展拳脚,也有各类硬核措施,为广大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良好平台和用武之地。

▲图片来自网络

2022年,高校毕业生来(留)长人数达10.3万。近年来,吉林省及长春市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自2018年起,长春市人社局持续实施了促进高校毕业生来(留)长创业就业服务工程,不断强化政策措施,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平台,从落户、安居,岗位开发、创业贷款、就业补贴、优化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措施保障。

其实,在长春,也早有这样一群如同“谢之遥”般的青年才俊,他们回归家乡,在各行各业奔跑着拥抱梦想,用汗水浇灌未来:他们之中有专注于气球事业,受邀作为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气球放飞技术指导曾建鹏;也有专注于技术创新,先后获得 “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刘洋;还有致力于电商精准扶贫事业,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陈太春……

▲图为陈太春在为乡亲们直播带货

他们之中的每个人,都在家乡,找到属于自己那个有风的地方,是山间、是田野,也是扎根长春生活的希望,更是人生的一个新启程。

▲图片来自网络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这条逐梦路上的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黄欣欣”,可能是“许红豆”,也可以是下一个“谢之遥”,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

回家吧!

有风的地方

步履悠悠,形色不迫

让我们一起留在这个有风的地方

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

荐阅读

人民日报点赞长春:城在园中 处处皆景

出品单位 / 团市委宣传部 - 新媒体办公室

投稿方式 / ccgqt11@126.com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