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智利战争(时常小摩擦不断,阿根廷和智利究竟有着怎样的恩怨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时常小摩擦不断,阿根廷和智利究竟有着怎样的恩怨

提到阿根廷和智利这两个国家,大家脑海中想到的一定就是这两个国家很和平啊,并且这两个国家实力相当,一个是拉美主要矿业国之一,而另外一个国家又有铜矿王国的美誉。而这两个国家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并且这两个国家又是邻居,一直都是相处的很友好,但是近些年也会有一些小摩擦,这让我们很是好奇是什么样的摩擦?让两个一直很友好的国家产生争夺呢,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在智利和阿根廷的周边有三座岛,分别是皮克顿岛,努埃瓦岛和伦诺克斯岛,虽然它们的面积不算大,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岛上资源却非常丰富,而且地理位置极佳,所以智利和阿根廷这两个国家本就渔业和矿产资源丰富,如果这三个岛成为国家所有,那么简直是棒极了。其实实在在1881年的时候,两个国家就有签订过边界条约,但却一直没有确定下三个岛的归属权,这也就有原因解释为什么一直友好的国家会产产生摩擦了。但是阿根廷和智利因为实力相当,如果起冲突,对双方都不利,所以基本上就是在话语争夺上起冲突,但是这样下来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就找英国和国际仲裁法庭来决定,但是在宣布结果的时候宣布说是判给了智利, 这让智利非常开心,但是对于阿根廷而言,简直就像晴天霹雳,无法接受,于是两国矛盾加剧,几乎要爆发战争。就在差点发生战争冲突时,罗马教皇来调解了,并且在年底让两个国家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并且把瀛海权判给智利, 阿根廷享有航行权和捕鱼权。这个结果让两国都很满意,于是关系又重归于好。

火地岛:离南极最近的群岛,为何分属两国


探寻世界的未知领地是人的天性。

前些年,当人们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沐浴够了东南亚海岛阳光,逛腻了欧洲的博物馆和大教堂,血拼过了美国的品牌折扣店,便将目光驶向了另一未知领域——极地旅行。

与北极相比,南极洲因与其它大洲均不接壤,更难以企及,显得格调更高。

而在人们前往南极的几条路线中,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群岛是最重要的中转站,因为它与南极大陆最近,只隔着德雷克海峡。

火地群岛离南极的距离。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相比,这里距离南极显然更近

火地群岛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但成为了世界各国去南极考察的后方基地,也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特别是每到南半球的夏季时分,全球的极地 旅游 者都会来到这里。

火地岛的巴塔哥尼亚

位于火地群岛东部的乌斯怀亚是距离南极最近的城市,被称为“世界的尽头”,它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地方仅有800公里。

彩色区域为火地岛的阿根廷部分

乌斯怀亚属于阿根廷,然而火地群岛却并非全部属于阿根廷。

阿根廷乌斯怀亚(火地岛最大的城市)

火地群岛中的最大岛屿火地岛被一分为二,西部属于智利,东部属于阿根廷。

而在群岛中一些小岛的归属上,特别是围绕着比格尔海峡附近区域,两国曾存在着巨大的争议。

火地群岛是如何一分为二的,智利与阿根廷在这片离南极最近的群岛上上演过怎样的 历史 纷争?

火地岛虽然看起来离人类文明的中心特别遥远,但其有人类居住史的时间却很久远,这里的原住民被称为亚甘人。

他们临海而居,靠着捕鱼和狩猎生活,即使在最恶劣的天气下,他们也只穿着很少的衣服,赤脚在多雪的地区行走。

火地群岛上的原住民

1520年,环游世界的西班牙探险家麦哲伦来到了这些离南极最近的岛屿。他看到当地原住民在岛上燃起的堆堆篝火,就将其中最大的这个岛屿命名为“火地岛”。

后来的几百年,西班牙的弗朗西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英国的皇家海军比格尔号都先后来到过这里。

为了宣誓自己曾经来过,西方人将这里的很多区域进行了命名,著名的合恩角(以荷兰航海家的出生地命名)、充满争议的比格尔海峡(以上文提到的英国军舰命名),都记录着他们来过的痕迹。

虽然西方的殖民者发现了火地岛,而且多次造访此地,但因为距离过于遥远,气候也格外恶劣,殖民者们对这片极南的群岛并没有表示太大的兴趣。

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南美独立运动后,火地岛的命运才发生了重要的转折。

1862年法国绘制的地图,当时的火地岛显示为无主地

十九世纪,南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与火地岛相邻的阿根廷和智利相继于1816年和1818年取得独立。

之前,西方人殖民者因为离得太远,无暇争夺火地岛。但作为独立后扎根南美洲最南端的阿根廷和智利,都看到了火地群岛的地缘位置和价值。

智利和阿根廷在独立伊始,均第一时间表明了对整个火地群岛的主权要求。

1843年,智利政府开始派遣探险队来到火地岛。他们的目的,就是在火地岛西部的麦哲伦海峡沿岸建立永久定居点,智利人开始通过事实占领的方式宣誓火地岛的主权。

如果按照常规的剧本,此时的阿根廷人也应该迅速占领火地岛的西部了。

然而现实总会与剧本有所不同,阿根廷人真正来到火地岛的时间比智利人晚了几十年。

而在阿根廷人来到火地岛西部之前,除了原住民外,这里还住着很多英国人,他们是英国的传教士。现在阿根廷在火地岛最大的城市乌斯怀亚,就是当年英国传教士在火地岛最早的定居点。

十九世纪末,经过多方谈判,阿根廷和智利就火地岛的归属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并于1881年签署了《智利和阿根廷之间边界条约》。

条约规定:在火地岛划一条线,沿着地球经线,北边从圣埃斯皮里图角点开始,南边到比格尔海峡画一条线。线以西属于智利,线以东属于阿根廷。

由此,火地岛的主权归属首次予以明确。

1881年边界条约确定的智利、阿根廷两国在火地岛的分界线

然而,按照条约,虽然火地岛被两国瓜分,但火地岛仅仅是火地群岛中最大的岛。群岛中的其他几个岛屿,如皮克顿、努埃瓦、伦诺克斯的划界问题并没有解决。

两国间围绕火地群岛,特别是比格尔海峡周边区域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19世纪是淘金热的鼎盛时期,一个又一个拥有金矿的地方被发现,成为了当时人们寻求财富自由的目标。

首先是加利福尼亚,然后是澳大利亚,再到南非和加拿大育空地区,这些有黄金的地方都先后成为了一夜暴富的传说。

1884年,一艘法国船只在火地岛东部海岸线上搁浅,当救援船上的水手将这艘船从泥中拉出时,他们在黑色的沙子中发现了黄金。

火地群岛上有黄金的新闻一下子“上了热搜 ,从南美洲传到了欧洲。

类似于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淘金热一样,大批智利人、阿根廷人,以及欧洲克罗地亚等地的商人和矿工纷纷涌向了火地岛,并成立了金矿开采公司。

火地岛的淘金设备

在火地岛淘金热的头几年里,采矿探险者们收获还算丰富。虽然这里寒冷潮湿且多风,恶劣的天气条件使金矿开采的难度变得非常的大。

但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在短短三年内,淘金者们就在比格尔海峡附近的伦诺克斯岛和努埃瓦等地开采到了超过2000公斤的金。

火地岛产的金币

但好景不长,到1885年,火地群岛区域大多数金矿被开采完毕;到1910年,群岛范围内所有的金矿厂都停止了开采。

金矿开采完毕后,大多数矿工返回了自己远在欧洲或中南美洲的家园。但也有一些矿工留在了火地岛并定居了下来,后来他们主要从事捕鱼和绵羊养殖等工作。

火地岛上的绵羊牧场

和很多新大陆一样,大量西方移民的到来也给火地群岛上的原住民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火地岛上的原住民对西方人带来的各种传染病毫无抵抗力,加之在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