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过望打唐诗五言(丸药(五言唐诗句一):机毁人亡(五言唐诗句一):高见(五言唐诗句一):放学路上别贪玩(五言唐诗句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丸药(五言唐诗句一):机毁人亡(五言唐诗句一):高见(五言唐诗句一):放学路上别贪玩(五言唐诗句一)

丸药(五言唐诗句一):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机毁人亡(五言唐诗句一):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高见(五言唐诗句一):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放学路上别贪玩(五言唐诗句一):意恐迟迟归。(唐*孟郊《游子吟》

中国古诗中什么是五绝

中国古诗中的五绝和五律怎么区分?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绝句只有四句,五绝就是五言绝句,也就是每句五字一共四句的诗,而律诗是八句,以及多于八句但还是遵守律诗格式的排律,五律就是五言律诗。

不过,五绝和五律容易识别,却不容易用三言两语说清其特征和格律要求,以下几个问题就不好回答:

一、绝句和律诗都一定要讲究平仄、押韵严格吗?

按通常的定义,绝句和律诗都属于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格律诗是初唐才成型的诗体,其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绝句和律诗一般是要讲究平仄和押韵的。

二、五绝的出现早于七绝吗?

七绝是七言绝句,初唐时并不多见,盛唐开始才有所变化,贺知章、李白、王维和王昌龄都有七绝留世,其中王昌龄甚至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但五绝的出现明显要早于七绝,初唐四杰和宋之问等人都有五绝名篇,比如宋之问这首《渡汉江》就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三、绝句一定用平声韵吗?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绝句的起源本来就有争议,有人认为绝句就是“截取律之半”,也就是截取律诗的其中四句成诗,也有人认为绝句来自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

根据这两种说法,绝句的格律要求自然也就有两种:

1、律诗之半:有人称为“律绝”,这是格律最严格的绝句,讲究平仄,押韵严格且用平声韵脚,但不要求出现如同律诗颔联、颈联那样的对仗。

2、古绝:不符合“律绝”平仄要求,以及用仄声韵的,被有些人称为“古绝”,《唐诗三百首》在分类时,也有九首仄韵五言诗被分入五言绝句的,比如柳宗元的这首《江雪》,就运用了入声韵: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对于绝句的格律要求,六甲番人认为,对于古代的诗歌,我们可以尊重习惯分类,比如《唐诗三百首》的分类,但如是今人创作,那么还是应该尽量遵守“律绝”的格律要求,因需要运用仄声韵的,最好注明“仄韵绝句”,如果由于诗意表达无法兼顾平仄的,那么干脆注明是“古诗”好了。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