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八个人物事迹(中国有哪些展现出『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
发布时间: 2023-07-09

本文目录

中国有哪些展现出『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

中国工匠精神代表“首席技师”邬明华 曾同时给7家公司当设备顾问太仓市高技能突出人才、苏州市高技能重点人才、苏州市企业首席技师……邬明华获得的荣誉很多;把一套“洋垃圾”还原成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攻克一个技术难题获奖一套房,也曾凭着突出的技术,同时给7家公司当过设备顾问……邬明华的故事也有很多。而邬明华说,他只是因为工作比较认真,也爱钻研,才有了这身技术。让“洋垃圾”重获新生1979年,邬明华高中毕业,进了当时的二棉厂当一名工人,那时候高中生很受重视,他被厂里送到了上海的国棉十四厂学习机修技术。邬明华说,当时的国营大厂对技工的培养很严格,一年学习,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除了有扎实的基础,邬明华还特别爱钻研,工作认真又执着。一般的年轻机修工,一旦机器修不好,马上就找老师傅,而只要不影响生产,邬明华通常都会先自己反复钻研。很多机修工,修完了设备就不再管了,而邬明华过一阵会再去问问操作工,设备运作怎么样,和修理前有没有区别,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从来不嫌麻烦,并且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几年后,邬明华就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1987年,二棉厂花了很大力气从英国引进了一台机器,当时全国也就3台,邬明华被派到深圳去接收,结果大吃一惊,原来是3台英国企业淘汰的设备,不仅没图纸,“简直已经散了架,好多零件都掉在机箱里,根本不知道安装位置。”厂里把机器的修理任务交给了邬明华,过硬的技术加上一个月的苦干,他硬是把机器修好了,“虽然是人家淘汰的设备,但在当时,确实是国内先进的。”把换电机变成换电刷邬明华在二棉厂另一个“传奇”故事是获奖一套房。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三枪集团特别有名,很多棉纺厂都想成为它的供应商,但三枪的技术要求特别高,哪家公司织出的布能达到要求,才能获得订单。邬明华又开始攻关,最后用两个月时间,把一个工艺的精度从国标的8丝调到了3丝,二棉厂终于成了三枪供应商,因为贡献重大,厂里奖了他一套110多平方米的房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二棉厂也成了历史。但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邬明华为不少企业解决了难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现在的邬明华是维艾普新材料的设备主管,但他依然爱钻研,比如公司原来的制袋设备频繁出现断袋现象,邬明华通过研究,给这两套设备加装了一个装置,就解决了问题。今年,公司的生产特别忙。有一次,一台美国产的裁床发生了故障,厂方派人检查过后,表示要换两台电机。这样的裁床公司只有3台,一台停产意味着全厂产量要减三分之一,而换电机不仅要花3万多元,而且要等电机到货、等对方技师上门,会影响订单交付。虽然以前没有修过这种电机,但邬明华的执着钻研劲又上来了,他决定先自己修理,拆开机器仔细研究分析后,他找到了故障原因,最后只换了电机中的电刷就解决了问题。

大国工匠8位人物事迹是什么

1、王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钟表修复师。

2、高凤林:航天科技集团一院211厂特种熔融焊接工。

3、徐珺: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西区局静安分局一线线务员。

4、孟剑锋 北京工美集团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錾刻师。

5、崔惠峰:海尔集团冰箱装配工。

6、邹峰: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红林公司数控机床车工。

7、魏红权:中国兵器武重集团研磨钳工。

8、邹志平:鄂菜大师、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

“工匠精神”火遍了大江南北,迅速遍及了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互联网行业等众多领域;这一年,它被列入“2016年十大流行语”,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热门;这一年,人民网IT频道与八位大国工匠相逢,品味他们的匠心故事,走进他们的2016。

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迹是什么

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迹:

1、司马光

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枕头,用来惊醒自己,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发明家爱迪生工作起来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2、匡衡

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学习。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

3、牛顿

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请朋友来家里吃饭,饭菜做好了,可朋友还没到,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因急于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鸡骨头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时,牛顿做完实验,准备吃饭。但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哈哈大笑地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就吃过了。

4、司马迁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动》花了3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2年:弥尔顿写《失乐园》花了21年:伟大的马克思写《资本论》整整花了40年的功夫。

5、安培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脑子里考虑到一个题目,就向前面一块“黑板”走去,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上演算起来。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动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题还没有做完,他不知不觉地追随在“黑板”的后面计算。

“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追不上了,这时候他看见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发现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的马车车厢的背面。

工匠精神名人事例

工匠精神名人事例

工匠精神名人事例,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为的是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以下关于工匠精神名人事例

工匠精神名人事例1

郭剑英——从事金相工工作41年,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开发晶间腐蚀温控装置,解决晶间腐蚀微沸问题;开发钢管内壁研磨轮,提高制样速度十几倍;开发低倍腐蚀温控装置,解决手动控温不便问题等。曾多次在国家物理测试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在冶金工业产品脱碳层深度的检验,脱碳层式样制备;测定脱碳层深度划分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编写金相分析相关培训教材,在全国培训120多名金相检验人员。作为技术专家,为17家冶金企业提供实验室咨询服务,曾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李建国——从事烹饪工作40年,在创新机关食堂烹饪技艺技法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干一行,爱一行”,留心大锅菜烹饪方法的探索和总结,组织编写了《热菜卷》、《凉菜卷》、《自助餐副食卷》等中国大锅菜系列图书,收录656道菜谱。在注意菜肴烹饪中色、香、味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了菜的营养,把大锅菜做出“小炒”的滋味来。注重节能减排,对大锅灶进行设计改造,节能效果达到37.6%,每年节约燃气近1000立方米。曾荣获中国烹饪大师、国家机关首届烹饪金牌、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工匠精神名人事例2

1、彭祥华

彭祥华,男,汉族,群众,初中学历,籍贯重庆铜梁,1969年6月出生,中铁二局二公司兴泉铁路项目部副经理、高级工。

2015年,彭祥华参建川藏铁路拉林段,他所在的标段是其中最难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