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定国真的很厉害吗?李定国能在短时间内“两蹶名王,震动天下”,而后期却逐渐败退,最终兵败磨盘山,仅仅是孙可望叛变这么简单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历史上,李定国真的很厉害吗

答:李定国的厉害之处,主要在于他在抗清战争中所取得的战绩。

要了解这战绩的含金量有多高,就得先了解他的对手清军的一些情况。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而满族人最初生活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靠渔猎为生。他们穿梭在深山老林之间,擒熊缚虎,一个个都成了与恶劣自然环境斗争的斗士,经努尔哈赤训练成军,爆发出的战斗力是极其惊人的。

后世有史家说:入关前后的清军八旗,乃是同期世界上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队。

反观明朝这边,军队主要由来自耕种之家的农家子弟组成,血腥、凶残、暴力等诸方面都不可与清八旗相提并论。

而从明清双方的交战经过来看,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且看,1616年,努尔哈赤自上尊号建后金,改年,以“七大恨”誓师伐明,率两万步骑出征,不到一个时辰便攻陷抚顺,迫降明游击李永芳,掠人畜三十万。

同年七月,又是这两万人,发动清河之战,屠杀明守军万余。

明神宗万历皇帝忍无可忍,于1619年三月集结起十二万明军,号称四十万,揭开萨尔浒大战的序幕。

非常遗憾,此战的结果是:明军分兵四路,其中三路全军覆没,唯剩一路逃遁,文武将吏死三百余人,军士死四万五千八百余人。

努尔哈赤挟得胜之威,率四万兵马进击东北重镇开原,屠杀了明总兵马林及守城将士;随后,进击铁岭卫,同样尽屠城中军民,劫尽城中财物。

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陷沈阳,尽屠明军七万人。并在浑河南岸尽歼由川中秦良玉训成的石柱白杆兵和江浙戚家军组成的援辽大军。

五天后,努尔哈赤又取辽阳,尽歼明兵数万。

震响之下,明辽河以东大小七十余城闻风降服。

从此,明清交战的战场转移到辽西。

插一句,现在网上流传的一首据说是袁崇焕绝命诗的诗作中有这么一句: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但是,袁崇焕一生都未跨过辽河往东一步,所以,单此一点,有人揭露此诗并非袁崇焕作品,而是后人托名伪作。

1622年正月,努尔哈赤领兵五万直取辽河西岸的坚城广宁(辽宁北镇),沿途血洗哨所西平堡,在沙岭歼灭赶来救援的明军三万余人。

广宁守军不战而溃,而宁远、锦州等地无兵可守,整个辽西尽落入了努尔哈赤手中。

可幸,大明有死士毛文龙,领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横跨海峡,深入敌后,夜袭镇江(即今辽宁省丹东市)成功,尔后退兵皮岛,开设东江镇,从敌后牵制后金。

努尔哈赤一则粮饷难继,二则担心老巢有失,三则兵力不足(也就五六万人),因此弃辽西不要,劫掠了大量牛马人口及财物匆匆东归。

现在,很多人视袁崇焕为大英雄。

袁崇焕为什么能成为英雄?

是因为他在后来宁远、锦州的两场大战中守城不失,扼住了后金军予取予求的势头。

努尔哈赤死,皇太极践祚,后金军的攻击力一如既往。

在袁崇焕蹈海岛斩杀了毛文龙后,皇太极无后顾之忧,振旅西征,其取道内蒙古,自北向南,直奔北京,纵略良乡、固安等,连下迁安、滦州、永平及遵化四城,大败明军,抢掠人畜财物无数。

熟门熟路的八旗骑兵其后又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奔袭战,分别是:1634年的入口之战、1636年的京畿袭扰战、1642年的山东骚扰战,清军在大明境内横冲直撞,穿州过省,残杀明朝百姓,烧杀抢劫财物,无人可挡。

而在正面战场,皇太极兵围大凌河,迫降明将祖大寿,再围锦州,尽歼来援的十三万明军,俘获明统帅洪承畴……

讲真,入关前,清军除了在面对袁崇焕的两场战斗只未能得志外,其他所有战斗,全都攻必克、战必胜。

李自成趁着明军与清军展开生死搏杀,不断坐大,进而在明廷奄奄一息之际,袭取北京,迫死了大明崇祯帝。

彼时的李自成内心迅速膨胀,雄视四海,自以为天下无敌。

但是,是骡是马,遛过便知。

山海关外一片石,李自成与吴三桂决斗不下,难解难分。

多尔衮率清军八旗杀出,李自成全军败如山崩。

李自成不服,骂清军是暗中偷袭。

不服?不服再来。

清军追杀李自成至西安,端掉了李自成的老巢,又撵着李自成的尾巴打,终于使李自成窜入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亡命于牛迹岭。

曾经煊赫不可一世的大顺政权就此死亡。

清军兵锋南指,过泗州(今江苏泗洪县),克扬州,占南京,取江阴,屠嘉定,下杭州,遍拾取绍兴、温州、台州等地……

一句话,清军兵锋所指,无不望风披靡。

再补充一件趣事:江阴攻略战前夕,明李成栋已率部降清,其手下有四名士兵装扮成清满洲勇士,前去弹压抗拒剃发令的江阴军民,嘴里叽哩瓜拉操满语,吃生猪肉,席地睡觉,很是吓住了城中军民。后来有人大胆向这四人发起攻击,发现是伪满洲,虚惊之下,越加愤怒,将这四人杀死撕碎。

由此可知清八旗军在明朝军民中的震慑力。

再从金声恒、李成栋等军的战斗力也可感知这一点。

金声恒、李成栋等军降清为清廷效劳时,追杀南明军非常犀利,怎么打怎么有;但是,当他们反正归明,打着明军的旗帜和清军开战,就成了豆腐军,被清军蹂躏得不成样子。

了解过上述背景,再来说说李定国。

李定国原是张献忠的部下,张献忠死后,他率军转入滇、黔,旬月之间即破交水、曲靖,占领昆明。

随后,连克呈贡、师宗、通海、河西、蒙自、临安等地,悉平迤东;并于永历二年(顺治五年,1648 年)破沙定洲所据大小三百余寨,平定全滇。

时逢乱世,天下汹汹,李定国以春秋大义自许,倡议举滇、黔、蜀三地归就明室,诚心辅佐,恢复旧京,荡清海内。

永历六年(顺治九年,1652 年)三月,李定国率师东出,不一月,便连下沅州、遂卫、蓝田,、靖州,走马取武冈,进逼宝庆,真可谓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负责镇守湖南的清续顺公沈永忠胆碎心寒,弃宝庆北遁,先奔至省会长沙,再逃至岳州。

沈永忠如此狼奔豚突,则清朝在湖南设置的许许多多道、府、州、县官有样学样,一窝蜂跟着逃窜。

于是,李定国跃马横刀,于俯拾之间就几乎遍复湖南全境,可谓英雄盖世,豪气冲天。

六月,李定国兵出祁阳,直取广西门户全州,尽歼清李养性之众,至榕江大破清镇南王孔有德,乘胜取桂林城,迫死孔有德,进而平定广西全省。

不得不说,李定国真是牛!

其自五月底出兵,到了八月中旬,攻无不克、战无不捷,横扫湖南、广西两省清军,真正的雷霆万钧、气吞山河,震撼天地。

顺治皇帝大惊,令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两广,自江宁移赴长沙,另派敬谨亲王尼堪,统十万之众,南下增援湖广。

尼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第三子,亦即多尔衮的侄子、顺冶帝的堂兄,身经百战、谙于战阵。

然而,在衡州城北草桥、香水庵一带,李定国亲自率军与尼堪的八旗精兵展开决战,大获全胜,割下了尼堪的首级。

“东珠璀璨嵌兜鍪,千金竟购大王头”!

此战过后,天下无数忠于明室的官绅百姓精神大振,交口同称大明中兴有望。

黄宗羲曾神采飞扬地说:“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以来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功垂成而物败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屈原所以呵笔而问天也!”

不过,明清易势,非李定国区区一名武将可以扭转,大明终于江河日落,大清最后坐拥了天下。

但这并不能掩没李定国善战、敢战之亮色。

李定国在大势已去的背景下,败走磨盘岭,巧施拖刀计,差点砍杀吴三桂,尽歼吴三桂追兵。

李定国入缅救主,以两千精兵攻缅都,把缅王吓得魂飞魄散。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