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是什么(鼻烟壶是什么东东,干什么用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鼻烟壶是什么东东,干什么用的

鼻烟壶指的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du。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系将烟烘烤、去茎、粉、发酵并加入香料配制而成,用鼻嗅服。

鼻烟壶除了本身的实用性外,还具有着送礼馈赠、身份象征等功能,自清代发展至今虽然只有三百年的历史,因其小巧精致、宜於把玩,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馆及收藏界的青睐,成为中国近代文物的重要项目之一。

扩展资料:

鼻烟壶指的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

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其中鼻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为盛装鼻烟之容器,鼻烟系一种烟草制品,原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中国后,加工转化后成为粉末状药材,吸闻之后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闻鼻烟在各阶层更是蔚为风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国的艺术风格,发展出匠心独运的各式鼻烟壶,在清代美学工艺上大放异彩,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清代的鼻烟壶都有什么样式的

简单举几个例子吧~

鼻烟壶又称闻烟壶,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利用自然资源,精心设计和制作的工艺品。鼻烟壶是盛鼻烟的实用工具,由于工艺雕刻精致,绘画装饰美丽,又成为陈列欣赏艺术品。吉林省博物院现收藏的清代料胎鼻烟壶百余件,本文择其部分精品,就工艺、造型、纹饰等特征略作分析介绍,与大家共同鉴赏。

图1

清乾隆 红套料鼻烟壶(图1)

通高7.3、口径1.5、底径2×1.2厘米。料质,有翠盖。此壶圆口,直颈,胆式扁圆腹,椭圆形圈足,套红色螭虎纹饰。

图2

清乾隆 蓝套料鼻烟壶(图2)

通高5.4、口径1.2、底径1.5×1.1厘米。料质,此壶圆平口,直颈,圆鼓腹略扁,花式足,白地蓝色套料,蝴蝶花纹。

玻璃制成的器物,以一种玻璃为底胎,再热贴上另一种或几种颜色的玻璃,冷却后用琢磨玉器的方法,按各种要求琢磨成各种图案。套料的花式很多,有套一色与套多色之分,有白料为底胎也有其它颜色为底胎的,最常见的品种是白地套红、白套蓝。

图3

清乾隆 红套料三果纹鼻烟壶(图3)

通高8.3、口径1.3、底径2×1.5厘米。鼻烟壶圆平口,溜肩,瘦长扁圆腹,椭圆形圈足,肩部两面饰红料云蝠纹,肩侧面饰红料铺首纹,腹部饰红料三果(枇杷、石榴、佛手)纹,红料圈足。

套料,也称“套彩”,即由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玻璃制成的器物。套料技法有二:一种是在料胎上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料,再于外套料色上雕琢花纹;另一种是用加热后呈半熔态的色料直接在胎上做花纹。套料工艺做出来的纹饰非常富有层次感,看上去有凸雕效果。以上乾隆三件就是白色玻璃做地子套红色、蓝色纹饰。

图4

清乾隆 四色套料八仙纹鼻烟壶(图4)

通高6.1、口径1.2、底径1.8×1.2厘米,质地为料,有盖。此壶蓝、黄、绿、红四色套料,圆平口,直颈,扁圆腹,圈足,腹部两面为暗八仙纹。

这是一件白地套四色的鼻烟壶,单色的料器本身已很美丽,若加套一色或多色,便更见其色彩缤纷。玻璃本身不名贵,料质鼻烟壶的名贵关键在于做工。乾隆时期,玻璃工艺趋于成熟,制作了大量的鼻烟壶,单色玻璃鼻烟壶其造型简单中绽露俊雅,无不精美;套料玻璃鼻烟壶有单色套料,多彩套料等,其中套料玻璃品种繁多,以多彩套料制品最佳,纹饰繁缛,造型多样。

图5

清乾隆 金星料鼻烟壶(图5)

通高5.1、口径1.2、底径1.3厘米。此壶圆平口,胆式腹,平底假圈足。

图6

清乾隆 金星料鼻烟壶(图6)

通高5、口径1.4、底径1.9×0.8厘米。圆平口,束颈,圆鼓腹,椭圆平底。

此鼻烟壶通体光素无纹,遍体洒金,搭配宝石蓝料,色泽深邃高雅。金星玻璃生产于欧洲,法国传教士、玻璃技师纪文曾在内廷玻璃厂受命烧造过这种玻璃,颇得乾隆皇帝喜爱。纪文返欧之后,玻璃厂不再烧造,大部分金星玻璃均为广州进口的舶来品。整器以随意点染的金星构成图案,绚烂夺目,自然雅趣。

图7

清乾隆 珐琅彩料胎鼻烟壶(图7)

鼻烟壶为扁方瓶式,直颈,圆口,椭圆圈足。铜镀金錾花盖连象牙匙。黄绿色玻璃胎上绘珐琅彩。器身四面作拱形开光,腹部两面均饰西洋母子半身像,侧面饰西洋山水图。器底蓝色珐琅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该鼻烟壶所绘西洋母子形象为宫廷画家模仿西洋画法的作品。壶体花纹绘制精细,色彩鲜艳,构图优雅,寓意玉堂富贵,具有吉祥色彩。

玻璃胎画珐琅工艺是清宫造办处研制成功并取得卓越成就的新型工艺品种,始自康熙朝,盛于乾隆朝,是由铜胎画珐琅发展而来的。玻璃胎画珐琅是各种画珐琅中工艺难度最大,烧制成功率最低的。这是因为它是二次烧成,先把玻璃烧成某种器型,再用珐琅来绘画,之后再烧,温度高了,玻璃就碎了;温度低了,珐琅颜色出不来,所以清代玻璃画珐琅的产量少。尽管它艺术性很高,深受帝王的喜爱,但由于制作难度大,因此数量稀少,尤其是流传于世的则更少,可谓凤毛麟角,稀世之珍。该鼻烟壶做工考究,精美异常,为同类作品中的代表作。

过去的鼻烟壶怎么用里面装的是什么啊

装的是鼻烟,鼻烟是将烟草磨成极细的粉沫,从与麝香等名贵药材一起装入鼻烟壶,使用时用手指粘上直接涂在鼻腔内,刺激鼻粘膜有提神、解乏的功效

好的鼻烟用料十分考究,内有冰片、樟脑等名贵药材,用高级富有油分且香味好的晒烟叶、磨成粉未,装入密封容器,待经一定时间陈化后方可使用。如果患感冒,头昏鼻塞,吸点鼻烟,痛打几个喷嚏,立通关窍,呼吸畅通;如头昏疲倦,吸点鼻烟,即可醒脑提神,确有独到的妙用。据史书载,鼻烟从明朝万历九年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进中国,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中国朝野上下皆嗜鼻烟、被视为当时的时髦。裕固族吸鼻烟也是从清朝时候开始的,一直流传到今天。虽然现代化的卷烟、雪前,使吸纸烟者遍及肃南各个地方、各个阶层,可裕固族人吸鼻烟者也还大有人在

这个鼻烟壶是什么年代的鼻烟壶的收藏价值前景怎么样

从画风上看,我认为就是雍正朝的,不过是民窑的。我收藏了一些晚清民国料器的。

小的时候看到的一些诡异事情,到底是真还是幻觉呐

我来说一个真实的事情吧,说真实的事情肯定就不是杜撰出来的故事。

我有一位女同事,她同我讲了很多她小时候经历,称其小时候能看到什么什么东西等等,我当时一乐就只是当做了一个笑话听听而已,根本没当回事。但是她后来讲的事情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她讲的这些事情有时还在我的脑海中不时的浮现。其中她讲的第一件事情是在她下乡时与自己的同班男同学在青年点谈恋爱时发生的一件事,那是在一个有月亮的雪夜里,两个人一前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