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的拼音?拗读音组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拗的拼音

拗的拼音niù 、ào 、ǎo 。

拗是多音字,读音ǎo、ào、niù

部首:扌;总笔画:8画;结构为左右结构。

基本字义

1、ǎo:弯曲使断,折:竹竿~断了。

2、ào:不顺,不顺从:~口。~口令。

3、niù:固执,不驯顺:执~。~不过他。

详细释义

〈形〉

(形声。从手,幼声。 ǎo 本义:用手折断) 固执 。

〈动〉

向相反或不顺的方向扭转 。

另见 ǎo;ào

〈动〉

违反;不服从

不顺口,作旧诗时平仄不依常格

〈动〉

(形声。从手,幼声。本义:折断)

同本义

拗读音组词

拗:

(1)【拼音】:ǎo,【解释】:弄弯;使……断,【组词】:拗断。

(2)【拼音】:ào,【解释】:不顺、不顺从, 【组词】:“违拗”“拗口”。

(3)【拼音】:niù,【解释】:固执、不驯服, 【组词】:“执拗”“脾气拗”。

“拗句”、“拗救”到底怎么读五律、七律中有的句子不合平仄规则,就叫做“拗句”

题主对“拗句”概念的认识完全正确。所谓拗句,就是不符正格句式的平仄格式。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字应平而写仄,所以“野火烧不尽”一句便是拗句。而它的下句“春风吹又生”便因此做出了回应,“吹”字应仄写平,这就是拗救。

拗救,顾名思义,对拗句的平仄进行解救。一般分为自救、对救、混合救等形式。说白了,就是对堆砌过多的平声或者仄声进行对冲与削减。以上例句示范的救法是“对救法”,即,对句救出句或者出句救对句。

“自救”是一种本句做救的方法,一般首字如出现“小拗”时,可救可不救。一拗三救(小拗)、三拗五救(第三字拗在五律中是大拗,在七律中则是小拗)、五拗三救(大拗)这些说的都是自救方法。即,第几字拗,然后在另外一处位置上进行拗救。

“混合救”是自救与对救的混合用法。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后句的“烟”字应仄写平,既救了本句的“多”字,又对前句的“八、十”两字进行了对冲,这便是混合救。

对于拗救的概念,既不要把它想复杂了,也不要把它说复杂了。就一句话:相对于正格平仄而言,对多余的平声或者仄声进行对冲和削减,解救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拗救之于格律而言,其实更贴近声律上的变化。也正因为如此,律诗才能得以回归“诗歌”的本质,所以“一三五不论”是不严谨的,格律也不是死的。(这句话看似矛盾难懂,但其实理解起来却非常简单)

最后提醒一点,无论怎么救,不要救出“孤平”、“失黏”、“失替”便好。当然,如果救成了“特拗”这种失替的句子也无可厚非。

对于“拗”字的读法,如果用拼音去读,古时没有niu这个读法。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