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后来怎么样了(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为啥不告诉我们后来的事情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为啥不告诉我们后来的事情

不是不敢,而是没有必要。

你也说了,这是语文老师的讲课,讲的是成语典故,而不是匡衡的历史人物故事,不需要展开,也没有时间给大家展开,耽误大家的时间,影响大家的知识点认知。

这种成语典故在于让大家明白成语的出处和含义,明白我们要学习的重点是什么,是这种学习和求知的精神。

你的不敢确实有点冤枉老师了,教学留白也是让想有更多求知的同学自己去探寻了解这典故主人的故事,加深印象。

抓住学习的重点是方法也是效率,毕竟我们是应试教育,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才是重点。

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

凿壁借光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故事的主角匡衡简直是励志的代表,那么他后来怎么样了呢?

刻苦学习的匡衡在学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擅长解读《诗经》,当时的人曾经说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这里的匡鼎指的就是匡衡,意思就是说匡衡解说的《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匡衡对《诗经》的了解程度可见一斑。然而,这样厉害的匡衡的入仕之途并不顺利。匡衡几次参加博士弟子课考试都没中,最后才中了一个丙科,并被授予了“平原文学”的官职。匡衡名声在外,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匡衡的才华和他所担任的官职不相匹配,还有很多人向汉宣帝上书希望皇帝能够重用匡衡。汉宣帝一度派人考察匡衡,但最终仍没有重要他。不过匡衡的名气倒是越来越大了。

汉宣帝去世之后,汉元帝继位,匡衡逐渐受到了重用。前面说到过匡衡学问做得很好,这也成为了他的政治优势。匡衡经常引经据典,使人诚服。汉元帝永光二年(前43年),常有日食、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在“天人感应”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上天的意志和统治者仅仅地捆绑在一起,自然灾害通常被认为是上天对做错事的统治者的惩罚。于是汉元帝询问群臣是否是自己做错什么事,上天要惩罚自己。这时候匡衡上了《上政治得失疏》,认为灾害的出现并不是皇帝的错,错就错在臣子没有发挥榜样作用带坏了老百姓,社会风气恶化,致使上天发怒。匡衡还进一步提出朝廷应加强对人们的道德教化,官员应该发挥带头作用,提高百姓的品德。汉元帝对匡衡的奏疏十分满意,逐步提升他的官职。

建昭三年(前36年),匡衡代相,赐封安东侯。身居高位之后,匡衡曾欲推行新政策,但终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匡衡选择了明哲保身,曲意逢迎。当时朝廷中有一个名叫石显的宦官,权势熏天,一句话就可以要了重要官员的命。很多人都很惧怕他,匡衡也不例外。石显的种种恶行匡衡一清二楚,但他最终选择了视而不见。这就引起了一部分官员的不满,他们认为匡衡和石显实为一丘之貉。匡衡真和石显同流合污尚有争论,但其放任石显做恶确是事实。

汉元帝驾崩后,汉成帝继位,很多人包括匡衡在向新皇帝上疏言明石显罪状,石显最终被打倒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官员弹劾匡衡,指责其为虎作伥。汉成帝一开始并未理会这些奏疏,反而保全匡衡。之后,匡衡的儿子酒后杀人锒铛入狱,匡衡请求皇帝责罚自己,但皇帝也没有把他怎么样。但当匡衡私自侵占土地法违法行为被揭发的时候,他终被罢官并被贬为庶人。

当初意气风发发少年最终变成这幅模样,匡衡的人生经历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参考资料:

马燕然:《汉儒相匡衡研究》

观博海:《匡衡从偷光到盗地》

“凿壁偷光”的励志少年匡衡,后来官居丞相,却留下不齿的骂名,这是为什么

匡衡出生贫寒,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但学有所成,而且在仕途上一路飙升,一直做到丞相的高官。匡衡一生两次做“贼”,第一次“偷窃”使他名声大噪,成为一位名垂千古的人生励志典范,第二次做贼让他丢了官,成为被人耻笑的对象。

匡衡自幼家境贫寒,但他本人喜好读书。家里买不起书,他就跑到一位有钱人家做雇工,他提出做雇工不要工钱,就一个条件,可以随便读主人家的书。对这样的一位青年,雇主自然无法拒绝,于是匡衡白天打工,晚上如饥似渴地读书。可家里穷啊,买不起灯油,他就当了一次“贼”,把墙打了一个洞,从邻居家“偷光”夜读。

就是凭着这股勤奋劲,匡衡的学问突飞猛进,终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尤其是他对《诗经》的解读,既精深又精彩,史书说:“匡说诗,解人颐。”解颐就是开颜欢笑的样子,匡衡解说诗经,总是能让人开怀大笑,现代版的易中天教授,总能把深奥的大道理用精妙的语言说得很透彻。

后来,匡衡参加了射策甲科。射策是汉代的科举,以经术为考试内容。主考官提前将数个问题写在“策”上,字面向下覆盖于案头,由考生从中任取一题作答,称为“射”。射策分甲乙丙三科考核,也有说考试不分科,只是根据成绩好坏分成甲乙丙。甲科考生一般会被聘为郎中,未来的三公九卿储备人员;乙科考生一般会被作为太子舍人;丙科充当文学掌故,未来的前途大多只能是耍耍笔杆子了。

匡衡很不幸,射策甲科“不应令”,落榜了(有资料说,匡衡直到第九次射策,才中了丙科)。按匡衡的经术水平,他不应该如此,大概他也是个“上场昏”,不适应考试。因为“不应令”,他被任命为平原郡文学,郡里的管教育的官员。

这时发生了一件很玩味的事,很多学者都推荐匡衡应该到京师任官,在地方太埋没他了,甚至京师的学生们很多跑到平原郡拜师匡衡。这事引起了汉宣帝的重视,他特地让当朝的两个大学问家:萧望之和梁丘贺考察匡衡。回来后,萧望之如获至宝,说匡衡精通经学,“有师道”,已经自成体系了。时为太子汉元帝刘奭非常欣赏匡衡,可奇怪的是汉宣帝刘洵很冷漠,让匡衡回到平原郡继续“支教”。

不是汉宣帝认为匡衡的学问不够深,实际上就学问来说,汉宣帝给匡衡提鞋的资格都没有,而是汉宣帝一眼看穿了一个问题:匡衡只是个夸夸其谈的学者,于治国,他就是个百无一用的腐儒!皇帝选拔的不是花瓶,是帝国的栋梁,匡衡只能靠边站。

汉元帝很不赞同父亲的说法,他选拔官员的第一准则就是,一定要有足够深的经术水平,学问不够深,对不起,靠边站!

随着汉元帝的继位,匡衡很快发达了,在大司马史高的推荐下,匡衡逐步迈入朝廷中枢。匡衡发挥了他学术水平高的优势,每当给皇帝提建议,都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非圣贤话不说,非圣贤事不谈,把汉元帝搞得只有瞪眼流口水的份,于是一路高升直至做了丞相。

不过,作为丞相的匡衡行政能力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正如汉宣帝预言,匡衡除了守着道德文章,跟皇帝大谈圣人之道外,实际政务能力一无是处,甚至连国家大义轻重都不分。曾经有个官员叫陈汤,他为调动国家一兵一卒,甚至没花费国家一粒粮食,仅仅调动屯田兵和西域各国武装,就奔袭几千里,斩杀了危害大汉十几年的郅支单于。只是陈汤害怕他的军事计划得不到朝廷支持,采取的办法是“矫诏”,立了大功,但是事先并未请示朝廷。对此,匡衡强烈要求严厉惩处陈汤,理由就是陈汤的行为是对朝廷法纪的严重藐视。但众多有识之士的力保下,陈汤被免于处罚,但到手的奖励也因为匡衡的一再弹劾而丢了。

陈汤矫诏行事固然有错,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重要的是,陈汤斩杀郅支单于的结果是,整个西域震动,把频临失控的西域局面不花一文钱就恢复了,如此大的功劳是有汉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当时就有人说:“对立下这种不世之功的人,不应该追究小节上的过失!”,但书呆子匡衡认准了圣人之言,不识时务,不分轻重,三番五次弹劾陈汤,害得陈汤一生凄惨。腐儒空谈误国,在匡衡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汉成帝时期,有位官员曾经上疏要求赶紧修缮黄河,以防水患。匡衡不知所以,错误地听信他人之言,拒绝修缮工作,结果导致黄河泛滥,十几个县,几十万人受灾,令国家和人民饱受伤害。

不光如此,他还投靠宦官石显,和石显沆瀣一气,残害了朝中正直大臣萧望之、周堪和张猛等,虽说匡衡投靠石显有形势所迫的成分,但匡衡缺乏正义,为私利害公义的奸佞嘴脸还是暴露无遗。当石显倒台后,匡衡为了洗刷自己的耻辱,第一时间跳出来弹劾石显,本想表达自己与石显势不两立,但他这种投机的小人行径为朝中大臣所不齿,当时就有一位叫王尊的大臣弹劾匡衡,吓得匡衡满头大汗,脱帽认罪。

幸亏汉成帝很宽容,没有追究匡衡的责任,甚至还保留了他的丞相之职。但匡衡自己很不争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