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的性格特点(从隐忍到不忍,林冲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从隐忍到不忍,林冲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林冲上梁山后性格发生转变

先回答问题,从隐忍到不忍,林冲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的回答是林冲上梁山后性格发生转变。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社会地位并不算太低,家庭也十分和睦,有一个美丽贤淑的妻子,但是由于高俅的儿子偶然看上了他的妻子,于是一连串的厄运便降临到他的头上。他先是中奸人之计被诱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去沧州途中途径野猪林又险些被害。到了牢城营他本来想在此逃避灾难,可是罪恶的魔爪又向他伸来,陆谦等人火烧草料场,欲致林冲于死地,林冲这才忍无可忍,挺着朴刀亲手杀了仇人,然后被逼反上梁山。

上梁山是林冲性格的转折点,上梁山之前林冲的所作所为读起来令我们感到郁闷,并为之抱不平,但上梁山之后林冲的神勇表现又叫人指手称快。可以说,林冲的性格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林冲性格的转变不是一种“突变”而是一种“渐变”是通过很多细节生动地体现出来的。

第六回,曾两次写到有人调戏林冲娘子的情节,那林冲知道后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次,林冲接到女使锦儿的告急,知道自己的娘子被人调戏后,赶过去扳过调戏自己娘子的那人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话毕,举拳便要打,但扳过来看清了却先自手软了,他为什么先自手软了呢?难道是他打不过这个人吗?他可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原来调戏她娘子那个人是高衙内,是他顶头上司高太尉的儿子,他不敢打,他这一拳要是打下去,绝不亚于鲁智深打死镇关西那三拳,这个高衙内非死即残。他要是把高衙内打残了,他这官还能当吗?非但不能当官可能这命都得丢,那他这个家谁来维持呢?所以为了保住他的性命,保住他的官,保住他的家庭,他没敢打,从这就可以看出林冲的怕。

第二次,林冲的娘子被高衙内关在房里调戏,欲行不轨。林冲知道后赶过去站在楼梯上大叫道:“大嫂开门!”大家看这儿啊,大家有没有发现林冲此时的行为很奇怪,大家想一下,他的娘此时正被人关在屋里调戏,而他林冲非但没有冲进去,还站在门口让自己的娘子开门。如果鲁智深要是遇上这事的话,他肯定会奋不顾身的冲进去,但是林冲呢?他并没有冲进去,那他究竟为什么不冲进去呢?因为这里边有人,这人还是高衙内,是高俅的儿子,这一冲进去,不就把高衙内得罪了么!把高衙内得罪了他还有好日子过吗?所以林冲不敢冲进去,他还是怕!从这两次林冲的行为我们就可以看出林冲胆小、懦弱、没有骨气的性格特点。

接着第七回,林冲因误入白虎堂刺配到沧州,到了沧州之后,算林冲运气好,遇到个熟人李小二,林冲在京城时曾经有恩与这个李小二。李小二初见林冲时十分诧异的问道:“恩人不知何时在此?”林冲答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我们看林冲说这一番话,并非义愤填膺,语调十分平淡!他似乎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但是我们知道林冲妻离子散、充军发配,这一切与高太尉无不密切相关,由于林冲还对于以高太尉为首的黑恶势力还心存幻想,认为高太尉对他会“法外开恩”,甚至可能还会放他一马呢!因而他称自己“恶”了高太尉,这个“恶”字在这里是“冒犯”“得罪”“触怒”的意思。很明显,林冲把一切过错都揽在自己头上,都怪自己不小心冒犯了高太尉,惹得太尉生气,自己以下犯上做得太不应该了,似乎在作深刻的自我检讨!而对自己的冤家仇人——高俅,林冲仍然恭恭敬敬的称其为“太尉”,并没有也不敢直呼其名,虽然高俅此时远在京城。

过了几天,管营唤林冲到点视厅,对林冲说道:“如今我抬举你,去替老军来守天王堂,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林冲马上应到:“小人便去。”大家仔细品味一下林冲说的这句话,林冲他称自己为“小人”,他为什么要贬低自己,称自己为小人呢?因为他怕!怕得罪管营,想当年他可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威风凛凛,而如今连一个小小的管营也不敢得罪了,昔日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威风荡然无存矣!

林冲并没有糊涂到透顶的地步,当李小二告诉他陆谦等人可能已到沧州,并有可能对其下毒手时,林冲大怒道:“修要叫我撞见,便叫他骨肉为泥!”可见林冲内心深处的反抗意识还是比较强烈,只是这种反抗意识可能还处在一种萌芽状态而已。

林冲来到草料场交割后,身上觉得寒冷,便想去买些酒来吃。林冲离开草料场时,作者对林冲的动作有一段精细的描述:“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而去。”这里的几个动词“盖”“戴”“拿”“带”“拽”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林冲此时的小心谨慎。看护大军草料场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灭顶之灾,这一点林冲非常清楚,因此他先将火炭盖上,以免发生火,然后自己穿戴好,把门紧锁上,特别是不忘了带“钥匙”。

林冲回来后发现,两间草料房已经被大雪压垮了,林冲侥幸逃过一劫,不得已,只好到古庙里权且歇一晚。真的是阴差阳错,陆谦等人放火烧了草料场后,又戏剧性的跑到林冲歇息的古庙前。这三个人肯定有病,烧了草料场后不赶紧跑,还到处瞎逛悠,口出狂言。算他们仨倒霉,他们说的一切都被林冲听见了,长期郁积在林冲身体里的仇恨,此时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面对阴险的仇人,林冲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一句话有如晴天霹雳,把陆谦等人吓得魂飞魄散。清醒过来的林冲开始举起手中的利刃向统治阶级进攻了,他不再畏缩不前,不再把自己当做一个卑微的人! 因此,面对陆谦的“求饶”,他大骂:“奸贼且吃我一刀!”愤怒的谩骂中显露出“血债须用血来还”的反抗精神。 此时的林冲与先前简直判若两人。

林冲杀了陆谦等人后,来到一间草屋,屋内有酒,林冲觉得寒冷就想喝酒,但屋内的庄客们却道:“好意着你烘衣裳向火,便来要酒吃!去便去,不去时,将来吊在这里!”林冲怒道:“这厮们好无理!”把手中枪,看着块火柴头,望老庄家脸上只一挑,那老庄家的髭须烧着了,众庄客都跳起来。林冲把枪杆乱打,庄家就都走了。这个情节比较容易被大家忽视,认为这只是一个闲笔,其实这个地方很重要。在此之前,别说用火炭烧人胡子,林冲就连骂自己的仇人一句都不敢,而这正反映出林冲的性格的的确确发生了转变。

最后林教头变了,林冲 从一个心存幻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人彻底转变成了一个与统治阶级势不两立、殊死拼搏的英雄人物,完成了其性格的彻底转变。

林冲是什么角色人物有何特点

林冲是《水浒传》中不可取代的角色,没有林冲的《水浒传》艺术特色要大打折扣。

《水浒传》最深刻、最本质的内容,就是揭露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而这种揭露是通过一系列曲折、复杂的传奇故事和形象生动的英雄人物来实现的。

在这些英雄人物及故事中,林冲这个人物形象以及围绕他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成为“官逼民反”的代表和象征。这个结论,无论是一般读者,还是专家学者,都没有疑问。

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属高级技术人员,妻子贤惠美丽,家庭幸福美满,社会地位较高。按照常理,这种人是不会造反的,偏偏却铤而走险,走上梁山,凸显了作者施耐庵表现“官逼民反”这一重大主题的高超艺术技巧,

林冲在《水浒传》全书中所占篇幅并不算多,主要在第七回至第十回,但人物形象呼之欲出,鲜明生动:

  1. 安分守己,随遇而安:明明自己是“受害者”,明知高俅“生事陷害”,并不特别气愤、痛恨,尤其是“火烧草料场”中,到了草料场,一步步走向危险,大难已经临头,却想“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安安稳稳过下去,以图将来。
  2. 忍辱负重,逆来顺受:老婆被人调戏,他能忍;误入白虎堂遭人陷害,他能忍;连路上两个解差的刁难虐待他也能忍。
  3. 正直善良,扶危济困:遇到失足青年李小二,慷慨解围,帮人帮到底。直到沧州,巧遇小二,还“把些银两”给小二“做本钱”。
  4. 刚猛激烈,嫉恶如仇:听小二说是陆虞侯追杀到沧州,勃然大怒,“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山神庙亲耳听闻真相,手刃仇人,走上反抗道路。看不惯王伦心胸狭窄,火并王伦,更是他嫉恶如仇性格的大爆发。

总之,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成书以来,也是无数读者比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