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可怜是什么意思(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的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的意思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可怜在诗中是可爱的意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可怜九月初三夜的意思是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暮江吟》原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翻译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暮江吟》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暮江吟》赏析

第一、二句写出了傍晚夕阳倒映在江面上的颜色,表现了江面波光粼粼,光色变化的绚丽的景色。“铺”字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诗人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托在景物中。第三、四句是是诗人对“露”“月”的形状描写,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蕴含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诗界有广大教化主的称号。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文学家,文章精切,特别擅长写诗,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于有“老妪能解”的说法。

白居易早年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关怀民生,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须取材于现实事件,反映时代的状况,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文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中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中的“可怜”意思是:可爱。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
《暮江吟》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翻译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可怜什么意思

可怜:在诗中是可爱的意思。现今是【怜悯】的意思,指对遭遇到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此句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全文如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扩展资料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的意思是什么 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指什么

1、可怜:在诗中是可爱的意思。现今是【怜悯】的意思,指对遭遇到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2、此句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全文如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注释: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可怜是可爱。

出处:唐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扩展资料

《暮江吟》赏析:

《暮江吟》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暮江吟》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