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字政府建设卓越示范案例”名单揭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三所高校联合评审,21位领域资深专家层层筛选,最终30个优秀案例脱颖而出。

自7月12日启动“数字政府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两个多月时间,新京报社从全国20省份43城市共征集到200多份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三大高校联合评审,21位领域资深专家经过层层筛选,60个案例脱颖而出,入围初选。

经过更进一步的调研、答辩,12月23日,在“数治有道——首届新京报数字政府论坛暨‘2022数字政府建设优秀案例’发布”活动上,30个优秀案例正式揭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要继续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2年6月,国务院亦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数字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主要任务。

通过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有效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提炼、总结、推广相关城市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与成果,将有助于引导、启发全国各地城市数字政府建设,助力我国数字国家、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的一体化建设。

以下是此次入选“2022数字政府建设卓越示范案例”的名单。

单位:株洲国投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案例:智慧株洲·诸事达APP

概述:2019年4月9日,湖南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及首批10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表,标志着湖南省正式启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株洲市委市政府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推进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政策要求,方便人民群众和企业办事,要求株洲国投智城搭建智慧管理平台即现在的智慧株洲·诸事达。

展开全文

智慧株洲·诸事达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公共服务三大板块。

在政务服务板块,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接入更多的政府服务,打造政务服务的唯 一手机端入口;在生活服务板块,依托于政务服务办事用户发展起来的,其通过线上发放团购券,吸引消费者到门店消费,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为商家吸引客流。公共服务板块再细分为就业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相应的服务场景,拓展服务功能,以更好满足公众的需要。

智慧管理平台的出现将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让政务服务更符合民意,通过技术上的服务升级,让群众办事的过程更加便捷快速,让群众享受更多数字红利,以智慧政务打通智慧城市建设,在“一件事一次办”中打造政务服务的“湖南品牌”。

评语:智慧株洲·诸事达App以湖南省“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契机,以服务创新为基础,优化政务、生活、公共服务等事项功能,提高App集约化水平,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领域人群的日常生活、工作需求;以技术先进性为支点,提高平台功能的便捷性、稳定性与安全性,为平台后续的进一步提升,打造功能更大服务更强的平台奠定良好基础。

单位:厦门市翔安生态环境局

案例:“智慧环保+高德工作地图”应用系统

概述:“智慧环保”是厦门市生态环境局自建的生态云平台,由厦门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负责建设和维护,该平台汇聚了海量生态环境数据,是生态环境管理的核心平台。

具体而言就是探索“智慧环保+”新模式,在管理实践中导入了高德工作地图(已升级为“地图小程序”),先后将高德工作地图成功运用在入河入海排口整治、污水站点管理、海漂垃圾治理、应对疫情防控、工地扬尘管控等领域,针对“智慧环保”云平台数据指向的环境问题,通过高德工作地图指挥调度,推进整改。

将“智慧环保”平台详实的数据档案同步至高德工作地图后,马上生成一张移动端电子地图。在手机端,通过“智慧环保”App和高德工作地图,可随时随地查看空气、水环境、海洋各类环境要素监测点位及信息,也能找到各类监管对象的点位,并掌握责任单位、责任人、片区网格员、巡查频次要求、监管要求及管控记录内容。

在确保“智慧环保”云平台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工作地图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通过掌上数字地图实现了对管理目标的空间定位、清单管理(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巡查打卡、任务交办、问题整改、信息反馈等功能。

评语:厦门市翔安生态环境局“‘智慧环保+高德工作地图’应用系统”利用高德工作地图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将智慧环保云平台数据应用到水环境管理、海漂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扬尘管控等工作实践中,激发数字赋能作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厦门市生态环境共管共治新格局。

单位:南通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案例: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项目(激活数据潜能创新科技赋能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南通样板”)

概述:在没有成熟样板可以参照的情况下,南通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搭建起了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建成全国首家市、县、镇三级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包含全市域指挥体系。建成1个市级、10个县级、96个镇级指挥中心,形成市级统揽全局、县级实战指挥、镇级一线处置的市域治理现代化联动指挥体系。

为确保三级指挥中心规范高效顺畅运行,市级层面建立了数据共享交换管理办法、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比对上报机制、联动指挥运行管理办法、三大创新应用核查处置办法、分析研判工作办法等52项制度规范。

围绕“全部数据、全量汇聚”的双全目标,该平台推动政务、受理、前端感知、互联网等数据全量归集,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融合应用,持续释放数据共享共用红利。

同时,该平台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构建以数据共享为基础,预警预判-联动指挥-行政问效成闭环的四大核心功能,推动南通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两年来,该平台共产生各类预警22.15万条,其中部门预警7.21万条、综合预警14.75万条、事件预警1858条。

在全量数据汇聚的基础上,南通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会同职能部门持续推进,着力破解市域治理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比如,通过汇聚卫健、公安等职能部门关联数据,在“南通百通”App 、“好通码”小程序上,实现“多码合一”查验功能,有效赋能核酸检测、疫情流调、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评语:现代化城市治理需要有一个技术过硬,运行可靠的指挥中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脑”。对于南通而言,他们是全国首家建成的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南通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摸着石头过河,但仍然打赢了这场硬战。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因此也被誉为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南通样板”。

单位: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案例:“城市大脑”“穗智管”让城市治理更智慧

概述:为加快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和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堵点、盲点,促进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按照“一图统揽,一网共治”总体构想,围绕“看全面、管到位、防在前”核心目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集“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协同联动、决策支持、指挥调度”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下称“穗智管”)。

该中枢通过通过融合社会平台资源,打造扎实数据底座;强化数据汇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一批协同联动的应用场景;建立“人、企、地、物、政”五张全景图和输出能力清单,提升各区各部门数字化治理能力五个做法,夯实了“一网统管”基础支撑,基本实现城市运行体征数据全域覆盖,推进市、区两级平台协同协同联动,赋能城市治理数字化,从而推动实现了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围绕城市运行管理的各业务领域,以“穗智管”为总入口,建成了智慧党建、经济运行、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等24个应用主题,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架构初步形成。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构建了支撑重大活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等9个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联动应用场景。

评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打造的“穗智管”可以说让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政务数字化,广东是先锋,作为省会城市广州的“穗智管”则是其中的典范:如充分挖掘技术潜力,跨越“数字鸿沟”,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单位: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案例:天津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

概述:按照国家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整体工作部署要求,提出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推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使得移动服务快速搭建、高效协同,从而提升民生服务满意度,办事便捷性。

天津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结果导向、应用先行”的原则,围绕便民服务和方便企业办事,搭建移动端网上办事服务便捷渠道,全面推进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指尖查询、掌上通办。

具体而言,一是以智能化推动为民服务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