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头的由来和典故(建老龙头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建老龙头的故事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名“老龙头”。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之上,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前重修。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所书“雄襟万里”和清乾隆皇帝所书“澄海楼”匾额。楼壁镶嵌有数块历史名人手书的卧碑。自澄海楼南下3层城台有一独耸的石碑,镌刻着“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老龙头传说*
长江有源头,黄河有起点,明代万里长城的头,就在山海关的南海上,名叫“老龙头”。
相传,过去在老龙头脚下,一个挨着一个,扣着无数的大铁锅。
老龙头是蓟镇总兵戚继光奉旨修筑的。它入海七丈,造起来实在太难了。一万五千军工,单等海水落潮,才能抢上去修一回。可是大海无情,三天一涨潮,五天一落潮,城墙修不上尺八高,潮水一冲,砖头石块,七零八落,修一次,垮一回,不知修了多少天,只弄得无数生命葬身海底,戚大人也一筹莫展了。
明王朝,忠良少,奸臣多,万历皇上是个十足的昏君,奸党议论胡说戚继光修三十二关,设三千敌台,铸五千斤一尊的铁炮,是劳民伤财。皇上听信奸党谗言,派太监做钦差到蓟镇监军。这位太监公公来到蓟州,才知道戚继光在山海关南海上正修“老龙头”,立刻马不停蹄,直奔山海关。
全城的乡坤耆老拜见钦差大人说:“敌兵常从海上越境,老龙头千万不能半途而废。”钦差大人说:“圣旨期限三天,金口玉言,谁也改不了。”
戚继光怒气难消,知道限期三天是假,想借口定罪是真。个人如何都无所谓,可这一千三百座敌台,就差老龙头一桩心事未了。想想国家安危,百姓的生命财产......戚大人心中闷闷不乐。忽然门帘一挑,一个老汉进了屋。这打鱼老汉是跟随戚大人的一名伙头军。只见老汉把秫米饭、咸带鱼摆上八仙桌,说了声:“大人不必烦恼,待用完饭后,我再回禀,或许对修老龙头有用处。”
第二天,传令全军,在退了潮的大海滩上搭锅造饭。只见七里海滩,炊烟四起,火光一片。一顿饭功夫,忽然丈高巨浪,铺天覆地涌上岸来,众军士一看,丢锅弃碗,早逃得无影无踪。
过了三天三夜,大潮过去了,海上恢复了平静。戚大人察看城基,竟依然立在原地,心中甚觉奇怪。这时,老汉走过来,指着周围沙滩上一个挨一个的圆东西,让戚大人看,原来是铁锅扣在沙滩上。老汉说:“这锅扣在沙滩上,任凭风吹浪打,不移不动!”
老龙头工程按期完成,但戚继光仍被朝廷明升暗降,调往广东去了。

山海关哪里的一勺之多是什么典故

关于“一勺之多”典故说的最多的是乾隆所写的诗:

我有一勺水,泻为东沧溟; 

无今亦无古,不减亦不盈。 

腊雪难为白,秋旻差共青;

百川归茹纳,习坎惟心亨。 

却笑祖龙痴,鞭石求蓬瀛;

谁能忘天倪,与汝共濯清。 

译文:

我有一勺水,泼下去,化为东边的沧海。

千万年来,无所谓过去,也无所谓现在,

既不减少,也不会增多到无法装载。

腊月雪,也很难能有浪花那么白,

和秋天的天空不同,却一样美丽可爱。

吞掉了大河小溪,百川归大海,

它是险阻,不可逾越,又沟通往来。

秦始皇真是傻得可笑,为了求仙,

竟然用神鞭把石头赶下海。

谁能忘记那天地相连的地方啊,

我愿和你一样清澈,洗去身上的尘埃。

海关老龙头澄海楼前一块碑,上书:“一勺之多”。澄海楼是清代皇帝多次休憩的地方。楼址处原有一座观海亭,是明代早期观海揽胜之所。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1611-1614年),兵部主事王致中在此建澄海楼。初建时为守城箭楼。

清康熙九年(1670年)通判陈天植、乾隆八年(1743年)知县张揩均曾重修。明代为海防所用,清统一关内外后,失去了战略价值,渐渐变为观潮望海的游览胜地。

澄海楼上原有明代大学士孙承宗的手书匾额“雄襟万里”,乾隆八年的御书匾额楹联,匾为“元气混茫”;联为“日曜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又有一匾“澄海楼”,为乾隆五十年(1789年)御书。从清康熙大帝至乾隆、嘉庆、道光等,每逢去东北谒祭祖陵或省亲归来途经山海关,都要亲临老龙头,登楼观海,饮酒赋诗。


扩展资料:

“一勺之多”出自四书中的《中庸》,原文:“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生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鲛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其意思是:

今日的天是由很多明亮的物体组成的,成为无边无际的天空,有太阳,月亮和星系不停的运动。它覆盖着万物。现在的大地,由一小撮土堆积起来的。

但它广大深厚。它载着三山五岳而不觉沉重,振动江河大海也不泄漏,大地上的万物都由它承载。再说这山,是由许多拳头大小的石头垒起来的。

但它高大雄伟,生长着草木,森林。飞擒走兽居住在上面,下面埋藏着丰富的宝藏。再说这水,是由一勺勺的水汇聚起来的。但它却深不可测。各种鲛龙,鱼鳖在里面生息着,并有万物繁殖着。

关于老龙头诗句

1.关于山海关的诗句

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出榆关》——戚继光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

《山海关》——黄洪宪

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

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

《重登山海关城楼》——孙承宗

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

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曰,一剑几经过。

《塞上曲 送王元美》——李攀龙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宿山海关》——函可

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险,危峦空白攒。

乡书万里绝,鼓角五更寒。敢望能生入,回头仔细看。

《山海关》——闵 的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山海关》——魏源

严城当子夜,百道起边声。

岛屿天风起,如闻鸭绿兵。

宁海城边衰草秋,残垒夕阳相向愁。

国旗拔去张欧帜,夷歌互答声啾啾。

哀哉庚子联军来,守将仓皇弃台走。

列强占借驻海军,防敌反为敌人有。

驱吾民众削台平,摧折危楼如拉朽。

山海关与老龙头

戏水赏花寻海鸟,远听涛浪念曹操。

登临龙首关城上,天下游人今似潮。

五律·山海关抒慨

北钥幽燕锁,流云压莽阡。

雄关傲边鄙,豪杰壮烽烟。

血渍寒花艳,史彪忠将传。

铜墙终可破,铁壁赖民坚。

七律·山海关怀古

姿态巍峨第一关,称雄御敌国门前。

倚山傍势鸟难越,卫国安家民畅眠。

池阔城高虽可固,纲沦政弛也徒然。

崇祯枉有榆关在,魂魄无归荡景巅。

七律·重游山海关

依山面海一雄关,历躏沧桑六百年。

浩气长存擎日月,威风仍旧逐云烟。

兵家自古干戈地,雅客而今笔墨缘。

故地重游曾感叹,燕山儿女筑新篇。

浪淘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