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什么意思(《罗曼蒂克消亡史》中什么消亡了又是什么时候消亡的
发布时间: 2023-07-06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什么消亡了又是什么时候消亡的

“罗曼蒂克”就是精致浪漫,这部电影背景选在歌舞升平的上海,《罗曼蒂克消亡史》其实就是精致浪漫的思想和生活的消亡,其实上海只是一个代表,往更大了说是战争下人的生活和思想的消亡,这种消亡的开始其实就是1937年的日本侵华。举例子说吧:

1.交际花小六在1937年以前过的是纵情声色、肆意放纵的生活,但是在被送往北方的途中,渡部看到日本人进城起色心把小六带回上海囚禁在地下室,小六成了被囚禁的性奴。这个过程中,她所有的光彩和骄傲都化成了虚无,有的只是绝望。特别是和陆先生的见面,之前小六甚至会“调戏”陆先生,而战后陆先生找到她时,她竟然在惊讶感动之余,对陆先生微微鞠了躬,这是以前的小六不会干的事。
2.再说陆先生,在战争发动之前,一家子人还在餐桌上吃喝打趣,但在他拒绝和日本人合作之后,立马被灭了全家,这何尝不是精神和生活的消亡。
例子就不一一说了,战后的上海再不是色彩斑斓,而是堆满了战后废墟,看起来满目疮痍。

这部电影就是以这样一种展现小人物命运悲剧的形式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片尾曲是唱给谁的,有什么意义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片尾曲是《罗曼蒂克消亡史》,由陈耳作词,郭思达作曲,尚雯婕演唱。歌词“当听到你的过往,你其实没有歉意,你甚至没有记忆,大概就是这样了吧,有差别,又没差别,他终于将情爱抛弃,跌落回他的原形,他是没有留恋,他甚至没有记忆。你在我心中回想,本来可以活得更久,本来可以离得更近”。感觉“他”是妹夫。“情爱”而不是爱情,指的是最后没有杀死小六,把她放走这件事。“跌回他的原形”指从伪装的上海人变回日本人。“他是没有留恋的,甚至没有记忆。”个人觉得就妹夫对自己妻子的态度,他对除了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以外,他对上海,对过去,对小六都是没有什么留恋的,甚至在最后那个镜头,他让小儿子跑去日本人战俘营说的日语,然后小儿子听不懂才无奈说了上海话,一个细节是曾经上海话很流利的妹夫说的磕磕碰碰,这大概是“没有记忆”的佐证。“你”和“我的身份纠结了一小下,感觉“你””是小六。“我”是陆先生因为我觉得陆先生一路走来是有记忆的,记忆深刻,而且“我”对“你”的问候更像是一种关怀的口吻,很像陆先生的那句旁白“后来我会想到你,你大概是在北方”的感觉。(还有“你在我心中回想”)而为什么说没有记忆的应该是小六?不知道为什么想起后半段小六被虐待吃饭虐待吃饭那一段生无可恋的表情,感觉那时候对她来说应该不算生活,只是活着,也不存在什么记忆,只是机械的一切。“本来可以过的更久”大概只是为了反衬结尾基本团灭的结局的一种叹息,一种悲鸣,个人认为和航拍一样属于上帝视角。

罗曼蒂克消亡史有些地方太艺术过头了反而让人觉得有些不自然

我觉得与其说罗曼蒂克消亡史“艺术过头”,不如说剪辑手法太差导致观众一头雾水。首先这是一部定位为商业片的电影,那么最简单的要求是“让一个普通观众知道导演讲了些什么”。正巧最近诺兰的《敦刻尔克》在国内上映了,我觉得可以把《罗曼蒂克消亡史》,《敦刻尔克》和《致命魔术》三部电影进行对比。

一直以来一部分电影被豆瓣评为“高智商电影”,比如《禁闭岛》,《致命魔术》,《恐怖游轮》,《穆赫兰道》,《盗梦空间》等等。这些电影的共同点是第一次看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很多细节,在第二次看的时候会对电影有新的感悟。而电影的结尾又会留给观众一个模棱两可的悬念猜测,比如禁闭岛的最后男主到底想起来什么没有?盗梦空间最后的陀螺有没有停?

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观众在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就能够获得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不会一头雾水。拿最新上映的敦刻尔克来说,三条时间线交叉进行,分别是一天,一小时和一周。但是对于完整的故事完全没有影响:敦刻尔克大撤退里面的法国士兵和英国士兵,为了保护士兵撤退的飞行员们,和开着渔船去救士兵们的老兵。

再来看致命魔术,诺兰也是把时间线交叉,但是观众们对两个魔术师之间的恩怨了如指掌,而看完电影也能够恍然大悟:原来导演在这里就暗示我们一些信息。

而我们回头来看《罗曼蒂克消亡史》就只有一个“乱”字。第一段以葛优拒绝和日本人银行合作,在妹夫的小餐馆和日本人枪战,回家发现全家被杀最后撤退回重庆结尾。第二段开始讲日本妹夫和章子怡之间的故事,穿插了妹夫为视角作为间谍的心路历程。而第三段讲战后的故事。

如果看过原作的朋友们会发现,原作是由八个故事组成的,互相之间除了时代背景以外没有强烈的关联性。而程耳把他们编织进一个电影里面是一件很有野心的事情。很多角色比如阿娇,霍思燕只出现了五分钟,但是给观众们留下了印象,这是成功。但是这些人物却没有帮助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甚至把故事线打的更乱了,这是失败。

很强烈的对比就是诺兰的《敦刻尔克》,也是一部没有“主角”的电影,但是人物精简,每个都特别有代表性,可以代表一系列的人,也可以只是作为他们自己。每个人物都能够让让人产生“共情”的感觉,在没有用过多语言和细节交代角色,却能够让观众通过氛围自我代入角色里面。

所以说,《罗曼蒂克消亡史》并不是“艺术过头而看起来不自然”,而是真的生硬的不自然。但是话说回来,可以看出导演的野心和努力,程耳也还年轻,期待他更好的作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