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里面说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你是如何理解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儒家经典名言,该怎么理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礼记》里面说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你是如何理解的

《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易》、《春秋》、《尚书》、《诗经》,并称为儒家五经。在《礼记》的《礼运》篇中.,全文借孔子对旁边的子游“喟然而叹”,论述了五帝三王时代“大同“与“小康“的治理方法,进一步阐明了“礼“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性。

我曾说过解读古文不可“断章取义“或者是“望文生义“,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全篇贯通才行。那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话是针对“大同“说的,这是上段。再看下段针对“小康”说的,原文是这样的:“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其实孔老夫子就在《礼运》全文当中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的理解是:只有天下为公,康庄大道才能够真正推广实行。什么是康庄大道呢?用我们今天社会发展的话讲,就是走正确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那么要想真正实现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文明、最伟大的目标,“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各人顾各人,自私自利,甚至损人私己,损公肥私,是不行的。那样子只能是和“大同世界“背道而驰,越走越远,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几千年前的孔子都能看透这些道理,为什么我们今天有些人还不能觉悟呢?难道面对历史,面对人民,面对苍天就不觉得问心有愧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儒家经典名言,该怎么理解

您好谢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之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实现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里。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不断向前,充满光明,人人得到幸福。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