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字报告拆解:硅谷寒冬,投资人还在哪些赛道烧钱
发布时间: 2023-07-11

划重点:

1.资本逐步回归理性,科技公司聚焦在更有价值和前景的领域。腾讯科技联合位于硅谷前线的创作者硅兔赛跑,总结2022年依旧发展火热的赛道,洞察科技的新风向。

2.回顾2022年的科技圈,Web3浪潮风靡、XR逆势而行、新能源革新升级,AIGC爆发崛起,在这些新兴领域中,技术岗位需求持续增长,风险投资额依然增长强劲。

3.目前“NFT+头像JPEG”成为行业入场者新的造富密码,但正成为过去式。“NFT+”的时代在企业营销、ESG等方面寻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4.XR生态迎来增长拐点,“XR源生游戏“成资本新宠、在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也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5.为了实现减碳目标,氢能、地热能崛起,VC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充电站技术,另外在空运、海运也在探索可行解决方案。

6.目前AIGC在绘画领域火热,但在文字和视频生成方向上的应用也极为快速。

【前言】

对全球科技公司来说,2022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作为面向未来的科技行业,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世界对于经济发展的信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的中国科技公司面临了不小的挑战,美国硅谷也“寒意正浓”,裁员,砍项目也难停科技股的跌势。从2000年科技泡沫出清后的逻辑来看,去掉虚浮无用的扩张后,科技公司反而会聚焦在更有价值和前景的领域。对此,我们就着眼于有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称的硅谷,看看科技公司和投资人们在这波“去肥增瘦”中投注在了哪里。

回顾2022年的科技圈,Web3浪潮风靡、XR逆势而行、新能源革新升级,AIGC爆发崛起,这些无时不刻的吸引着广大用户的关注。在这些新兴领域中,技术岗位需求持续增长,风险投资额依然增长强劲,这正是硅谷的落子之处和他们对于未来的选择。腾讯科技联合位于硅谷前线的创作者「硅兔赛跑」,总结2022年这四大火热赛道的发展,推出《我在硅谷看未来》年终策划行业报告,在2023年的伊始,一起洞察在变化中的科技未来走向。

【联合出品团队】硅兔赛跑成员王子、顾程来,夏维彬对本文亦有贡献,腾讯科技成员李海丹、郝博阳、关皓。

【免责声明】本篇内容并非投资意见,为便于理解,该报告汇总了相关领域的典型企业案例作为参考,但所含相关公司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产品之要约或者建议,只作为一般参考资料用途。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硅兔赛跑和腾讯科技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未来终端赛道】 踩上元宇宙的风口,XR源生游戏成资本新宠

XR(Extended Reality),中文名为扩展现实,是指将现实与虚拟结合起来进行人机互动的可穿戴设备,目前主流的XR包括了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从历史的产品周期看,每10-20年就会出现一次技术迭代带来的产品机会。在经历启蒙、爆发、成熟的周期中,都会诞生出现象级的软硬件公司。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之后,XR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终端设备。

展开全文

回顾产品周期历史,下一代终端的时间窗口已至。根据终端设备的发展规律,有两个关键渗透率数字值得关注—— 20%和80%。20%意味着产品度过启蒙阶段即将被大众认知,如(下图)2010年,iPhone 4的发布,北美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达到近20%。当现象级的产品点燃市场,模仿者纷纷效仿的时候,产品就会进入渗透率持续上升的爆发期。当渗透率达到80%左右,终端就进入了成熟期,此时产业格局基本固化,突破性的创新鲜有发生。同时,下一代终端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图:硅兔赛跑团队制作

根据2021年的数据,北美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88%。最新发布的iPhone 14被业界看作是循例升级的产品。在智能手机领域,除了屏幕变得更大、拍摄质量变得更好、充电变得更快,令人惊艳的产品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当移动互联网终端增长遇到瓶颈,创新匮乏的时候,创业者、投资人和用户都等待着下一代终端的出现。同一时间,VR设备的渗透率已经慢慢的上升到了18.5%。

在2020-2021年,乘着元宇宙风口,XR迎来又一个“元年”。一年前,Facebook改名Meta,宣布了元宇宙优先的战略。Meta认为元宇宙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Meta要打造一个可以让人们工作、游戏、消费和生活的虚拟现实社群。作为这个社群载体的未来终端,一定需要带来互动性更强的体验,显然XR是一个重要入口。就在元宇宙的风口之下,XR迎来了又一个“元年”。2022年以来,除了老牌玩家纷纷推出次世代产品计划以外,不乏有新玩家入场。已经发布和即将发布的产品包括:

图:硅兔赛跑团队制作

从各大厂商的动作来看,与2016的火爆非常相似。不同的是,5年前的VR空有概念,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应用都无法支持其描述中的非凡体验,充满愿景的故事和资本的泡沫被迅速戳破。而这一次XR重回大众视野,除了赶上元宇宙的风口外,在底层技术、内容生态、用户基数上都有了不少的积累。

根据数据显示,北美每月至少使用一次VR设备的人数达到了6150W,渗透率达到了18.5%。其中,Meta在Quest 2上使用的低价扩张策略对于整个VR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正如2019年,扎克伯格在Oculus Quest 发布会上所说的,1000W的用户是一个生态即将爆发的关键节点,截止目前,Oculus Quest 2已经卖出了近1500万台。

(图片制作:硅兔赛跑团队)

如果将iPhone和Oculus Quest的销量做一个对比的话,在数量级上存在一个相似的增长率。如果能出现一款现象级的产品达到亿级的销量,那么XR就将进入快速增长的爆发期。从产业的发展、投资者的布局和创业者的动向来看,已经有人在为之准备了。

趋势一:“XR源生游戏“成资本新宠, XR生态迎来增长拐点

回顾XR的发展历史,它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相互促进的过程,任何一端的落后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进程,同时,任何一端的迭代创新都会催生出另一端的行业机会。

XR设备最核心的环节是芯片和显示模组,它们的发展主要依靠大厂和主流供应商的持续研发和技术突破。对于创业者和投资者而言,这一领域的创新难度较高、回报周期较长。然而,随着新一代设备的上线和全球设备保有量的上升,基于集成了新一代XR专用芯片、近眼显示技术、渲染处理技术和交互感知技术的新平台,XR源生的内容厂商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2020年以来,XR词条下大量的内容厂商获得了资本的关注,覆盖了游戏、教育、医疗、影视、音乐、娱乐等诸多领域,其中游戏是硅谷早期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正如游戏投资领域的知名基金BITKRAFT对于游戏的投资逻辑:“游戏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很多前沿技术的出现最初都是用来提升游戏体验的,比如高性能显卡(目前被大规模用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和行为树(成为现代机器人技术的基础),有望成为下一代终端的XR设备也会以游戏为入口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然后逐渐渗透到更多的领域。”

同时,在XR千万用户规模的生态中,仍未诞生出像Riot Game、Blizzard之于PC端;Ubisoft 、CD Projekt之于主机端;腾讯、Zygna之于移动端的现象级厂商。因此,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BITKRAFT、Makers Fund和Breyer Capital在内的多家硅谷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布局了多家XR游戏工作室,押注XR生态中的下一个米哈游。

除了投资人的关注以外,以Meta为首,包括Google、Valve、Pico在内的厂商和平台方也开展了对于优质内容的并购。以Meta为例,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已经披露对于9家游戏工作室的收购,其中包括现象级游戏《节奏光剑》背后的工作室Beat Game、移植《生化危机4》的工作室Armature和《钢铁侠 VR》背后的工作室Camouflaj。对于Meta而言,拥有这些工作室等于拥有这些优质内容的分发权。

对于内容的控制,将一定程度上保证Quest的市场占有率。比如《钢铁侠 VR》原本是Armature为PlayStation VR打造的独占游戏,在Meta完成收购后该游戏便登录了Quest平台。同时,由这些优质游戏开发者组成的内部开发团队,能为Meta平台持续提供XR源生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吸引新用户加入,延长用户使用时长的关键。最后,Meta向XR生态内外的游戏开发者传递出了其对于XR生态投资的决心,收购成为了优质内容和团队可以遇见的退出路径。这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早期投资者关注游戏工作室的原因之一。

(图:硅兔赛跑团队制作)

根据观察,硅谷知名投资机构对于XR游戏相关的投资主要集中XR源生的游戏工作室。市场空间、社交属性以及新技术的契合程度是机构投资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市场空间主要取决于游戏类型,以体育游戏为例,2022年全球体育类游戏的收入预计达到120亿美金,其中美国市场的收入将达到了30亿美金。其中以篮球、足球为首的球类游戏,每年的版本更新都能为厂商带来巨额收入并催生出了EA Sport(FIFA系列)和Visual Concepts Entertainment(NBA 2K系列)这些成功的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