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什么

1、朱高炽

朱棣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

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

2、朱高煦

朱棣次子,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纵使私兵劫掠,僣用乘舆器物。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强令就藩乐安州,但仍不悔改。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明宣宗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后与诸子相继被杀。

3、朱高燧

朱棣第三子,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封为赵王,藩地为彰德府,时年22岁。受封赵王以后,永乐帝命其据守北京,令有司将一切政务先交由赵王朱高燧过目。

朱高燧在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过世,终年五十,葬安阳县寿安山,今属安丰乡李家坡村。谥号简王。

朱棣一生共有四个儿子,那么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趣历史网

说到明成祖朱棣,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的一位,他在位的时候发动了靖难之役,这场战役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那么关于朱棣有几个儿子呢?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棣有四个儿子。

  1.朱高炽: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1378年出生母亲是文皇后徐氏。在朱棣死后朱高炽继承皇位,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明仁宗。

  2.朱高煦:朱高煦是朱棣的第二个儿子,和朱高炽是同一个母亲,朱高煦最开始被朱棣封为高阳郡王,但是朱高煦不肯去高阳就一直留在南京,想要篡夺太子的位置。在朱高炽死后明宣宗继位朱高煦起兵造反失败最后被贬为庶人。

  3.朱高燧:朱高燧是朱棣的第三个儿子,和朱高炽还有朱高煦都是一个母亲生的,被朱棣封为赵王。但是最后因为和朱高煦一起造反被捉拿,最后被罢免爵位在宣德六年去世。

  4.朱高爔:朱高爔是朱棣的第四个儿子,但是在出生的一个月以后就夭折了所以没有被封任何的爵位。

  朱棣长子叫朱高炽,因为朱元璋非常喜欢他,后来被朱棣立为太子,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年号洪熙,他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明仁宗。

  朱高炽性格比较内敛,端重沉静,不喜欢运动,喜欢读书,但他身体不太好,可能是因为缺乏运动,他身体很肥胖,而且脚有毛病,行走不便,经常需要两个人搀扶着。

  勇武的朱棣看见朱高炽病恹恹的,不像自己,所以不太喜欢他,但因为朱高炽是嫡长子,所以,最后还是被立为太子,最终继承了皇位。

  然而,朱高炽福大命薄,当皇帝不到一年,还没过瘾就挂了,因为他得了重病去世了,年仅四十七岁。朱高炽死后,他的长子朱瞻基继位,就是明宣宗。

  朱棣的次子叫朱高煦,朱高煦最初被封为高阳郡王,后随其父朱棣起兵靖难,因为作战勇猛,立下了不少战功。这家伙打仗很厉害,很有其父的风采。

  朱棣即位为帝后,封朱高煦为汉王,到云南就藩。但是,朱高煦一直不肯就藩,他嫌云南偏远,一直赖在南京不走。朱高煦不仅不走,还有很大的野心,想搞掉太子,自己取而代之,这家伙性格不好,桀骜不驯,野心勃勃,多次犯错,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强令他就藩乐安州,但他仍不悔改。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朱高煦觉得机会来了,便学其父朱棣,起兵造反,然而,很快失败,朱高煦被迫投降,被废为庶人,遭到囚禁。

  后来,皇帝朱瞻基去监狱探视朱高煦,不知道朱高煦发了疯还是脑子进水了,居然故意伸腿绊倒了皇帝。这一下,朱瞻基大怒,下令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罩住,谁知,这朱高煦力大无比,居然一下将大缸顶起来了。朱瞻基一看,压不住他,接着,又下令在铜缸周围点上炭火,把朱高煦活活烤死在铜缸里。这还不算完,随后,皇帝下令,将朱高煦的几个儿子全都杀死,斩草除根。

  《国朝献征录·汉庶人传》: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并死。

  朱棣的三子叫朱高燧,永乐二年(1404年),被封赵王。朱高燧恃宠,多行不法,他和二哥朱高煦关系很好,两个人经常密谋夺嫡,时刻想把太子朱高炽搞下去。他们两个经常为非作歹,干尽坏事。

  朱棣知道了朱高燧做的坏事太多,大怒,为了杀鸡儆猴,诛杀了他的长史顾晟,褫高燧冠服,后来,多亏太子朱高炽出来求情,才被赦免。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朱棣病重,这时,护卫指挥孟贤等人勾结钦天监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伪造遗诏,打算趁机毒死朱棣,然后废掉太子朱高炽,让朱高燧即位。一个叫王瑜的人得知消息,立刻报告了朱棣。不久,孟贤等人被诛杀。

  朱棣很生气,质问朱高燧,这都是你做的吗?朱高燧非常恐惧,吓得说不出话。这时,太子朱高炽为他辩解说,这都是下人做的,他不知道。因此,朱高燧躲过一劫。

  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谋反被抓,尚书陈山建议捉拿朱高燧,因为他和朱高煦谋逆很久,如果不抓朱高燧,日后他也可能谋反,但是,朱瞻基没有同意。

  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朱高燧去世,终年五十岁。

  朱棣的四子朱高爔,出生一个月内就夭折了,因此,未封爵位。

  朱棣的四个儿子,数次子朱高煦死的最惨,被放在铜缸中被火活活烤死,不过,他也是不懂得收敛,自寻死路,咎由自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朱棣的三个儿子为什么会被朱允炆放走了,之后是什么结局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采用“削藩”的政策,加强集权,最终逼反了朱棣,朱棣起兵打着“靖难”的旗号,经过四年的征战,攻进了南京,然后,皇宫起火,朱允炆下落不明,或许就在大火中丧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朱棣起兵造反之前,朱棣的三个儿子,王世子朱高炽及其弟朱高煦、朱高燧都在南京,而建文帝朱允炆不但没有扣押他们做人质,没杀他们,反而放走了他们,可以说,建文帝实在是下了一步错棋。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

试想,如果当时建文帝朱允炆扣押了朱棣的三个儿子,或许朱棣起兵,也会投鼠忌器,不敢肆无忌惮,至少做出举动前心里得掂量掂量。

那么,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要放走朱棣的三个儿子呢?

朱棣靖难之役,他的三儿子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成功地阻挡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进攻,保住了北平城。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跟随朱棣征战,屡立战功,多次在危急时刻,救了朱棣的命。

令人不解的是,建文帝朱允炆为何走了这一步错棋呢?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据说当时朱棣“装疯卖傻”,以燕王病重,想见三个儿子最后一面为由,派人向建文帝朱允炆恳请允许他三个儿子回去,以便交代后事。

而建文帝朱允炆本来就是一个很孝心的人,父亲病危了,做儿子的当然要见父亲最后一面,这是人之常情,他没有多想,便批准了,因此,放走了朱棣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