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强城市:谁是常青树,谁是新贵,谁是流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中国十大城市最强,是过去几十年发展的璀璨明珠,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先行者。他们谁是大都市的常青树,谁是历史的后起之秀,又反映了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上海

上海名称起源于1292年,当时元朝将上海市与华亭县分开,设上海县。

上海从1843年开府开始,开始了一场巨变。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全球经济时代,上海地处中国最发达的江浙地区与长江流域的交汇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条件。

1843年以前,中国是农业社会,封闭社会,上海只是边缘地带,无计可施。

1843年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上海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最重要的枢纽。这种优势是无与伦比的。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这有点奇怪。元明时期,广州、泉州、宁波都是东方的主要港口。为什么不是上海?当时,是什么限制了上海的脱颖而出?

北京

历史上第一次闪耀光芒的北京,是在战国时期。战国七杰之一的燕国迁都冀,成为今北京的燕京地区。秦灭六国后,北京成为历史的常态。

北宋时期,金国又在北京地区建都。后来元朝建立,迁都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在那之后的将近一千年里,除了很短的时间,北京一直是中国的首都。

一个大国的首都是著名的,非常光荣的。北京注定是一棵常青树,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是最好的之一。

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位列前两名,中国其他城市再雄心勃勃也只能争夺第三名。

深圳

“深圳”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历史记载中是在1410年。

展开全文

城市崛起的起源是1979年,当年撤销宝安县,成立深圳市,设立经济特区。在国家政治和香港经济的推动下,大鹏展翅翱翔。人气火爆,逼近了京沪“双子星”。

北京是千年古都,上海是百年港口。只有深圳完全属于这个时代,才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杰作,是这个时代飞速发展的最好展示窗口。

深圳、广州、香港共同构成中国最密集的一线城市群,珠三角在全国的地位上升到历史高峰。

重庆

重庆的名字起源于1189年,当时宋光宗赵盾先封恭王,后即位,号称“双喜临门”。恭州是他驻扎的地方,所以改称恭州为重庆府。这是中国大城市最庄严的名字。

1890年,重庆开埠。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被国民政府设立为四川省管辖的二级二线城市,地位并不高。

1937年,重庆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这是重庆历史上最为明显的时期。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

重庆历史悠久,一直是西南重镇。其在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凸显,曾在重大历史节点发挥核心作用。

重庆作为长江水道的起点和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地位得天独厚,优势明显。与成都组成西南地区最耀眼的“双子星”,引领国家腹地发展。

广州

广州自秦始皇时代起就是岭南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其地位几千年来从未动摇过。

广州的兴衰,始终与海联系在一起。

从汉代到南北朝,广州一直是东方的重要港口。隋唐时期,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宋元时期,广州仍是东方的重要港口。1522年后,广州成为明清政府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经济持续繁荣。

广州于1843年开埠,至今仍是中国与世界贸易的重要口岸,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改革开放后,广州经济发展迅速,正在逼近北京、上海,一度成为内地第三大城市,跻身一流城市之列。

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中心和珠江流域的出入口。堪称小上海。正如上海的希望寄托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广州的希望也寄托在珠三角和珠江流域。

只要珠三角保持繁荣,中国的大门是敞开的,珠江流域继续快速发展,广州的位置就有保障。

苏州

有天堂,就有苏杭。

几千年来,苏州一直是中国繁荣的象征。自战国以来,吴国就是东南大都市,闻名于世。东吴深耕江南,江南经济发展迅速。东晋时期,衣帽传入南方,进一步推动了东南的发展。

隋唐时期,江南已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地区。宋代有“口熟,人间满”的说法。明清两代,苏州的繁华程度一直居中国之首。就目前而言,它也是一个繁荣的地方,也是一个顶级趋势。

如果说江苏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省份,那么苏州就是江苏最发达的城市。

背靠长三角,徜徉长江,面朝太湖,紧邻上海,江南水城,鱼米之城,苏州难富难美。

成都

都江堰的建设是成都繁荣的起点。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称“天府”。

汉代,成都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经济中心。

西汉末年,成为全国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工艺品贸易城市。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隋唐时期,以成都为中心的“剑南西川大道”是全国最繁华的地区,素有“扬州第一,成都第二”之说。五朝之前,蜀宋之后,成都的繁荣再次达到了顶峰。北宋初年,成都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

东接江浙,西接巴蜀和一条双头大河。作为中国本土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成都拥有数千公里的沃土,从古至今富饶富饶。

现在是全球时代和海洋时代,东海岸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成都地处内陆,重庆是西部的“双子星”。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四边形。伟大的意义。

武汉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素有“九省要道”之称,是千余年繁荣兴盛的基石。

武汉的地方制度始于西汉,隋唐时期成为长江沿岸的贸易中心。宋、明、清时期均为国家机关。

明末清初,汉口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天下齐聚”,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并称“四大名城”,成为“楚国最繁华之地”。

近代,武汉开城很早。1858年,汉口正式开埠,成为西洋运动的重镇。

1911年,1911革命首先发生在武昌。武汉成为革命中心。

1927年,武昌、汉口、汉阳三市并入京兆区。作为中华民国的临时首都,它被命名为“武汉”。

如今,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省会城市。其区位、水土、科教均优于长沙、郑州。它是中部地区最令人期待的城市。

杭州

和苏州一样,杭州是江南美景的主要代表。

610年,江南运河开凿,彻底改变了杭州的命运。杭州已成为整个钱塘江下游的交通枢纽,著名的东南新区正式腾飞。

晚唐时,杭州被誉为“江南之省,余杭之大”。从杭州征收的商业税占政府税收的近4%。

五朝十国时期,吴越国定都杭州,为杭州建都之始。杭州已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的聚集地。南宋时期,杭州再次成为帝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

明清两代,杭州一直是东南的繁华之地。近代是最早对外开放、发展工贸的城市之一。近几十年来,这里也是东南沿海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杭州的发展并不奇怪。奇妙的是,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田”之称。大部分是山区,但经济发展很均衡。

平原上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经济不算发达,但温州、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等地也发展得很好。

南京

南京的崛起,始于三国。

229年,孙权在此建都。依次是东晋、南宋、南齐、南梁、南陈。南京因此有“六朝古都”之称。六朝时期,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百万。

五朝十国时期,南唐在此建都。70多年来未曾打过大战,使南京成为商贾云集之地,经济文化十分繁荣。

宋朝时期,南京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宋末年,南京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明初,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南京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迁都北京后,南京仍然是明朝的首都。

在整个明朝,南京是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南方的军事和政治中心。清朝时期,南京仍是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民国时期,南京长期为首都。建国以来,南京一直是江苏省省会,经济发展持续亮眼。

总结

长三角是大城市最密集的地方。

江南是最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地方。只要环境稳定,无论经历怎样的动荡和挫折,都一定会重新繁荣起来。

苏州、杭州、南京自古繁华,最晚的杭州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长三角良好的地势、地理、光、水、热条件,自然更有利于农业、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只有农业科技才能把江南变成田地,江南无忧。

近代上海的崛起,给江南地区带来了惊喜。

珠三角拥有大城市数量第二多的地区。

珠三角平原仅11000平方米,远逊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甚至不如关中平原、河套平原、成都平原、汾河。通常。

珠三角今天的发展成就,完全得益于全球化时代。这是中国继长三角之后最适合全球贸易的区域。

仅论地势和地理,山东和辽宁就有资格与广东抗衡。两者地势平坦,区位优越,基础牢固,但北方各省的问题都有。广东温度更高、雨量更多、河流更密、文化更开放包容,更适应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发展。

珠三角的地缘和区位优势,让它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