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藩属国,趁着中国有难,独立称帝,还向中国挑衅!结局不要太
发布时间: 2023-07-11

众所周知,明清两朝,在东亚世界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很多东亚国家、东南亚国家都是中国的藩属国,譬如朝鲜、琉球、安南等国。

明清易代之际,有些国家在文化和种族认同上发生了焦虑,对于勃兴于白山黑水的清帝国并不认同,认为其是“建虏”,朝鲜就以小中华自居,对满清王朝不大看得上。不过,后来在清朝强大的军事压力面前,也只好承认事实,成为清朝的藩属国了。

在近代中国,大清王朝被西方列强打得自顾不暇,传统藩属国也被列强各国瓜分蚕食。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就是因为日本在朝鲜的侵略扩张与清朝在朝鲜的传统宗主国地位发生冲突,矛盾不可调和,只好打一仗!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也有中国为了保护朝鲜王国而战的意思。但是,朝鲜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一直认为臣属清朝二百余年是国家的耻辱,是国家不独立的象征。在中日两国即将开战之际,朝鲜王国竟然私下与日本政府签订了攻守同盟协议,甲午一战,其实是中国对日本和朝鲜两国之战!

展开全文

在甲午战前,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和朝鲜外务大臣金允植签订了攻守同盟,

清朝政府要筹划对日作战,也算是抗日援朝,那边朝鲜政府竟然私下与日本达成秘密协议,这是多么阴险的藩属国!

1895年1月7日,中日甲午战争还没有正式结束,朝鲜国王李熙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世子及宗亲百官拜谒宗庙,奉告独立誓文及《洪范十四条》,宣布要“割断依附清国虑念,确建自主独立基础”,还要效仿日本,搞现代化改革。

以前朝鲜是清王朝的藩属国,朝鲜王室国王和王后的称呼应该是“朝鲜国王殿下”和“王妃殿下”,现在也要改称为“大君主陛下”和“王后陛下”,“王世子邸下”也要改称“王太子殿下”,总之,“依据天子之国家所使用之尊称,以示独立自主。”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朝鲜终于获得了“独立”。但是这种“独立”是一种表面的独立,甲午战争中建立起来的亲日政府使得日本控制了朝鲜的政权。但是朝鲜希望能够获得一种真正的独立,弱小的朝鲜又想引入俄国势力来抵制日本人,结果日本人干脆于1895年10月发动政变,杀了亲俄的闵妃,是为“乙未政变”。

老婆被杀,国王李熙,不,应该是大君主李熙陛下,逃进了俄国使馆躲起来,一住就是一年多,这次叫“俄馆播迁”。

既然独立了,朝鲜国内就有人说要改国号,要称帝国嘛!1895年11月15日,朝鲜政府宣布改用公元纪年,定年号为建阳,以1896年为建阳元年。

直到1897年10月12日,朝鲜的大君主李熙陛下才举行祭祀大典,宣布称帝,同时追谥闵妃为明成皇后,册封王太子为皇太子。称帝之后,李熙也把国号改了,他从历史上高丽王朝曾经吞并“辰韩、马韩、弁韩,是谓统合三韩”的历史找了出处,宣布废除“朝鲜”这个有藩属国色彩的国名,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改元“光武”。

为啥说“朝鲜”国号有藩属国色彩呢?“朝鲜”本是古国名,最早是西周初年,箕子受封时用的,后来朱元璋册封李成桂,也选择了“朝鲜”这个国名,所以有点藩属国色彩。

面对朝鲜王国变成大韩帝国,清朝政府肯定很不愿意,但也只能渐渐接受事实,1898年11月,清政府也向大韩帝国派出了公使,算是承认了他们的独立自主。当然,谁都知道,这个独立太不真实了!

时间到了20世纪,咱们知道中国国内发生了义和团事件,进而引发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入侵,外患真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这个时候,很多人都知道,沙皇俄国乘机在中国东北蚕食领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所谓的“大韩帝国”也趁机在中国东北搞事情!

朝鲜与中国东北接壤,数百年来,都有朝鲜边民越境私垦土地的事情,中朝两国也有不少纷争,包括领土争议。

从1900年起,大韩帝国利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之机,频频在边界制造事端,还和沙皇俄国签订秘密协议,公然将鸭绿江、图们江北岸中国边境地带视为自己版图,非法任命管辖中国这一地带朝鲜垦民的官吏。

这些官吏招募壮丁,组织武装,对中国境内的朝鲜垦民征租收税,并对当地中国民众肆意烧杀抢掠,袭击中国地方官府和军队,气焰一时甚嚣尘上。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