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觉得,进口乳胶漆就是最好的吗
发布时间: 2023-07-11

早些年谈起墙漆,通常大家只会想起两个品牌:立邦和多乐士。

近几年,突然热衷起购买进口墙漆,还有小伙伴问起海淘的事情。

漆类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不能走普通的海淘路线,无法像美妆食品一样上亚马逊下个单就往国内运。

而且国内也能买到进口漆呀。

即便如此仍然执意要代购,让我很匪夷所思。

因为我自己住的房子也刷过墙,用的立邦二合一,属于中等价位的款。

刚刷完确实有一些能够接受的气味(和传统油漆那种非常刺鼻的味道完全不同,气味很轻),刷完第三天干燥后什么味道没有。

即使在没有干之前,在屋子里呆着甚至还比不上某些汽车香水座,有些车内的香水座一坐进去就让我浑身比舒服,头晕恶心,但墙漆并不会有这种感受。

展开全文

乳胶漆是水溶性的,相比起老式油漆,使用水做溶剂,取代了污染性最大的脂族烃,乙酸乙酯,乙二醇醚和丙酮,已经足够环保。

剩下主要污染物是TVOC(有机挥发类污染物的总称),例如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游离甲醛。

根据国家强制标准GB 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需要查的这几项,都有明确的标准。

除开甲醛之外,TVOC大部分是强挥发性的,刷上墙那么薄薄的一层,数小时内直接完全挥发,也不存在类似劣质板材源源不断释放超标甲醛的问题。

在国标之上,还有中国环境标志认证,logo上有十个圈,简称“十环认证”。

比起国标,十环的要求又更高一些。

但国内几乎所有主流墙漆都在外包装上印有十环认证标志。

非常成熟的技术、双重国家认证,这么难以出现危害的东西,又是两大外资品牌牢牢把握市场,直接面向C端客户出售,完全不像之前讲过的板材这种主要供应下流厂家、零售容易出问题的材料,怎么还那么怕?

抱着这个疑惑,我们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购买样品、翻遍外网和国家标准搜集资料,并在后文做了一系列测试。

国产:斗不过外资的自主品牌

立邦和多乐士虽然是国内墙漆的巨头,可这两个牌子都是国外的,用汽车来做比喻的话,更像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

立邦的英文nippon,就是日语的“日本”,日本的漆器非常有名,取这个名字也是借光。

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为了照顾到民族感情,就另起了一个更中性的译名,并且在Logo中隐掉了英文。

而多乐士是荷兰阿克苏诺贝尔集团旗下品牌,不过不是亲生,是2007年收购英国帝国化工公司“送”的,但在此之前已经入华多年。

▲ 多乐士1990年海外版广告,品牌前标注的是老东家帝国化工公司ICI的标志

立邦漆1883年建立,1951年就进入了新加坡市场;

多乐士1931年创立,最早在60年代就开始在澳洲市场广告中用到了那只著名的古代牧羊犬形象,两者都是有一定年头和历史沉淀的品牌。

这两个品牌进入国内最早,互相杠了很多年,所有产品全部是国产,也做了很多国产化设计。

▲ 2000年代多乐士大规模投放的电视广告:多乐士家丽安墙面漆离家出走篇

而类似汽车中吉利、比亚迪之类的自主品牌,是三棵树、华润漆等,零售市场占有比非常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

进口:原装与原版之争

目前国内销量和知名度最高的两个主打进口乳胶漆的品牌是芬兰芬琳和德国都芳,丹麦福乐阁主要在从黑板漆这个品类弯道超车,乳胶漆的品类比较少。

曾经广受好评的美国PPG集团大师漆,因为一些内部原因,声势大不如从前。

剩下的一些品牌,虽然在国外知名度很高,但国内就不主流了,销售渠道也非常有限,不太容易购买。

漆这个东西跟汽车很像,主流基本全部是国产,不是国产也是国内专版。

所谓国内版的意思是,这款产品并不在其原产地销售。

都芳的产品体系很全,分国产款和进口款,进口款在其德国官网上都单列在“国际产品”清单中。

芬琳旗舰店在售的漆中,有5款在其官网芬兰地区下没有相同名字的产品。

福乐阁是全系原装原版,其北欧国家官网上的在售款和国内是完全一样的。

大师漆是PPG集团在国内独立注册的品牌,只在国内出售。

但这些产品确实都是进口的(部分是国内灌装,因为海运时间比较长,金属罐子不耐腐蚀)。

▲ 芬琳有几款是和北欧相同的包装

这很容易诞生新的“华夷之辨”:为何要买这些为国内定制的进口货,而不去真正购买外国人在使用的墙漆?

因此作为对照,特别挑的是美国本土最受设计师和施工承包商欢迎的Sherwin Williams 宣伟漆,后面我们也用它做了实验。

但它在国内知名度不高,经销商少,我们都是从上海买回来的。

腻子:技术长城

之所以不直接把国外在售漆进口到国内销售,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腻子。

国内的砖墙,标准施工工艺是在砌墙后抹一层水泥,不但可以保护墙体,也能修正砌墙时的歪斜。

水泥层仍然非常粗糙,需要用腻子粉精找平并打磨(抹灰层是开发商做的,做的比较马虎时还得用石膏粗找平才能刮腻子),在腻子层之上再涂刷墙面底漆和墙面面漆。

相当于从砖到墙漆之间,还额外会有2~3层材料。

目前墙体两种结构占主流:轻钢龙骨或木龙骨石膏板墙,砖砌/混凝土实墙。

石膏板(就是我们做吊顶的材料)本身表面足够光滑,用它来做墙的话,国外就只用腻子和防裂牛皮纸胶带处理石膏板之间的拼缝。

然后直接往石膏板上刷墙漆。

▲ 在国内,这一步骤后还应刮腻子,但欧美会直接跳过腻子涂刷乳胶漆

而对于砖墙来说,欧美人工费高昂,像我们一样全屋额外做两三层找平太贵了(每间100㎡的房子光刷腻子就需要个1工人2~3天工时),干脆在砖墙上贴石膏板,同样只处理拼缝。

这些地区完全不会全屋使用腻子,所以欧美的墙漆压根就不是刷在腻子层上的。

▲ 在国内,全屋石膏板吊顶仍然显得奢侈,更别提用石膏板满铺全屋墙面了

相比起国产墙漆,原版进口漆非常黏稠,兑水率低。

进口漆的力道和涂刷方式都和国产漆不同,对工人师傅会是新的挑战。

腻子层和石膏板不同的质感,更加重了涂刷难度。

而且这些墙漆的兑水率普遍比国产漆少,即使是国内版的进口漆仍然兑水率要求比较严格,若工人按现有方式去刷,非常容易把墙面刷花。

兑水率低,相比起来就更费漆,国产可以做到4桶漆兑1桶水,进口漆却额外多要一桶漆的价格。

而且因为国内用腻子打底,漆面也不需要像国外那么厚,随便刷刷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国外的漆用在国内,也有一定“杀鸡用牛刀”的浪费。

国产漆省钱又省力,自己和工人都是双赢。

更别提欧美当地主推的蛋壳光、丝光等光泽款的漆,想要得到光泽效果,不但墙面基底要求非常平整,还需要使用无气喷涂方式或价格昂贵的高级滚筒。

过高的技术要求、很少使用的冷门施工工艺,都是进口墙漆入华需要面对的难关。

一旦选择原版原装进口的欧美墙漆,就得把欧美那一整套墙面施工工艺全部搬回家。

因此,无论是最早的立邦、多乐士,第一个提出原装进口乳胶漆的PPG大师漆,或是现在风头正好的都芳和芬琳,不是直接国产就是原产地生产国内版后进口。

只有国版的乳胶漆,才最适应国情。

戳这里,找到不贵又环保的都芳漆刷墙

认证:巧妙的数字游戏

虽然任何一款乳胶漆想要上市都必须经过国标认证、拿十环标志,但确实这两个标准在全球并不是最严苛的要求。

除开国内认证外,以上几个品牌都会提供额外的国外认证,分别是德国蓝天使Der Blaue Engel(都芳)、芬兰M1认证(芬琳)、欧盟之花EU Ecolabel(福乐阁)、美国绿色卫士Greenguard(立邦、多乐士)、法国室内空气排放物A+认证(多乐士)。

不但进口漆有国外认证,立邦、多乐士的国产高端系列一样会拿到国外的认证。

从这一层来说,进口漆也未表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其实,光看国内认证已经足够。

TVOC未检出,虽然还不能达到蓝天使认证(德国国标标准),但已经低于国标标准60倍,超过美国加州标准、欧洲之花认证了。

因此,从环保角度而言,国产乳胶漆已经足够,除了有蓝天使认证的都芳进口系列,大部分国外乳胶漆并没有“远超国内品质”。

而芬兰M1认证和法国A+等级与大部分认证的方式不同,也并无可比性。

为了环保性去购买进口乳胶漆根本就是伪命题,最环保的乳胶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

实测:国产和进口差多远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高价和低价区间,我们挑选出共4个知名品牌的6款内墙乳胶漆(面漆),并标注出了它在本品牌零售渠道范围内的价格位置。

另外再用宣伟这个美国头部品牌的美版原装进口漆作为比较。

立邦是把乳胶漆概念带入国内的品牌,系列划分非常清晰明确,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