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阅文学CEO千幻冰云接受香港《文汇报》独家专访–牛书评
发布时间: 2023-07-06
发表于 2018年9月25日 Posted in 人物访谈

转载自:2018/9/19 《香港文汇报》徐全

写作的精神既有乡土气质,也有与文字交错互动中形成的内在思考。黄志强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对网络文学、新体裁文学较有研究的知名作家。他看好网络写作的同时,也期待新一代的写作人可以坚持传统汉语文学中的传统,以此让汉字在不同载体的文学呈现中可以持续发扬光大。他更强调,文学创作是需要有榕树的坚持。

黄志强以「千幻冰云」作为自己的网络写作笔名。他的第一本小说是在1995年写的,当时写在笔记本上,然后抄在A3大小的画画纸上,大概五万字左右,后来从事网络文学,发在了翠微居网站。

而从事网络文学创作,他回忆,是在2004年2月,当时网络小说已经兴起并开始收费,在这之前,只是在论坛上写游戏同人类的短篇小说。

他的第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是《灵幻奇侠》,这本书写了27万字,把小说发在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文学网站,包括起点、幻剑、爬爬、小说频道、上砚等近十几个站。

写好玩的故事,跟别人分享,有读者评论,有作者挑刺。不过他坦言,这段时间是他从事网络文学最快乐的日子。

地域气质激发写作

在目前的中国作家协会中,黄志强算得上是在网络文学中比较高产的作家。

2004年,黄志强写了《梦灵》与《仙幻风云录》,此时的他已开始网络小说运营。他回忆说,每天晚上准点上传文字,而当时的台湾正体书市场,被大量的奇幻、仙侠文所占据,《梦灵》是最早的一本在台湾出版的虚拟现实类网游小说,题材新颖,加上内容还不错,就这样在台湾稳稳地站住脚跟。

从2004年到2009年,黄志强用五年时间总共写了近250万字,分别是《灵幻奇侠》27万字、《X修真》70万字、《网游洪荒》58万字、《梦灵》90万字。

2009年开始给一些网络作家进行写作培训,并且把网络文学的创作经验和培训教材,发到网络上分享给其他的作者。2013年担任百度文学副总经理。2014年出版著作《别说你懂写网文》。

黄志强是闽南人,他说,有两种植物在闽南人的生活里随处可见,一种是榕树,一种是竹笋。

在闽南,连墙角(一个标准团有多少人?一个标准团人数通常是1500人左右,是由若干个营(或连)及战斗、勤务保障分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和屋顶都能看到榕树,榕树给他启发的理念是坚持,笔耕不怠这四个字,才是一个作家成功的真正秘诀。

从2004年开始写小说到现在十多年,黄志强见过很多才华横溢的作者,但是十多年后回过头去看,他发现仍然在创作且功成名就的作者,只有一种人:坚持写到现在的人。

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作,但是坚持学习、坚持创作的人,总会比别人更有机会成功。

这就是一种榕树的精神,写作的气质。

黄志强认为,就好像所有的榕树种子都可能成长为大榕树,但是最终活下来的,肯定是那些坚持扎根,坚持生长的榕树,困境不是你放弃的理由,只要你想活下去,上天一定会给你一条活路。

而他也透露,闽南人喜欢竹笋,这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在长出地面之前,需要四五年漫长的时间扎根,竹根在地里延伸到几十甚至上百米,给竹笋供应更多的营养,才会在第五年长出几厘米的小笋芽。但是,从第五年开始却以每天一尺的速度疯狂生长,一个半月就能长到十几米。

黄志强比喻说,网络文学创作,甚至现在的创业,他也是秉承着竹笋的理念:像竹笋一样默默扎根,积蓄能量,等待虽然漫长,但一旦起步将势不可挡,一个作家的根扎得越深,他的未来越稳定。

文学创作,就是需要有榕树的坚持,竹笋的扎根,才能厚积薄发,那种一夜爆发的,不是没有,但永远只是个例。

网文风格植根传统

在文学风格上,黄志强觉得,其实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没有任何不同。

他自己定义说,第一代的网络文学作者是什么人?在1998-2004年之间,拥有计算机,可以上网,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创作的人。他觉得,这批人是标准的社会精英阶层,有老师、公务员、律师、教授、医生等等,这些人,其实就是深受传统文学和经典文学熏陶的一批人,写传统文学作品,其实他们更擅长。

所以说,在先天基因上,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没有任何差异。

但他也承认,是受到环境的影响,网络文学逐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因为读者需要作者每天更新,所以网络文学进化出日更三千、日更六千、日更过万、断更等多种创作状态。

他举例说,读者经常猜测小说走向,所以网络文学进化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剧情大反转、读者猜不中、作者下一步怎样写等多种创作技巧。

此外,读者参与小说修订和建议,所以网络文学进化出把读者加到小说里、读者写同人文、作者你不写我来写等多种创作方式。

黄志强也提及,读者花钱订阅打赏投票,所以网络文学进化出卖萌求订阅、受伤努力码字、打滚求打赏等多种创作激励读者付费模式。

读者的口味追新求变,所以网络文学从最开始的西幻、科幻、奇幻、玄幻到网游、灵异、悬疑、末世、穿越、重生等多题材的挖掘。

总之,在他看来,环境促进变化,网络文学现在会变成数百万人创作,日更新数亿字的全民创作盛况,就是因为有无数人愿意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使得作者不用在闷头摸索;就是因为网络开放的环境,使得网络文学有了足够多的成长空间。

因此,从黄志强的角度看,这也就是中国网络文学可以同美国荷里活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奇观」的真正原因。

主流不否定新文学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黄志强对主流文学界如何看待网络文学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主流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界定和评价,其实可以用「吃螃蟹」三个字来形容。

他风趣地对记者表示:“一只张牙舞爪的不明生物,突然间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害不害怕?答案一定是害怕。害怕完之后,听人说螃蟹挺好吃的;又有人说螃蟹性凉,对身体不好。很多人跃跃欲试,但是没人敢上去吃,怕被咬到。有人终于忍不住,大胆的上去吃了,被螃蟹咬了。有的人通过观察思考,最后发现螃蟹应该要先煮熟了才能吃。于是有人尝试着煮螃蟹,开始吃,发现原来螃蟹这么好吃。”

在黄志强看来,这就是主流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地去适应去修正。

因为网络文学本身就是主流文学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因为网络而发展兴起,网络的便于传输及沟通,在主流文学里产生了一个新的支点而已。对于新事物,有的人选择抗拒,有的人选择漠视,有的人选择接受,这个是在所难免的。

2016年,黄志强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并以网络作家身份参与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跟各级作协的传统作家们接触,黄志强感觉他们对网络文学还是持以接受的态度的。

固然,网络文学和主流文学界,还是会有一定的距离,但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作家及中国作协等共同努力,这个距离将不复存在。

文学创作的核心技术,其实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变化,有变化的只是表述形式的不同而已。黄志强对此深信不疑,也因此专门出版了如何进行网络写作指导和教学的专著《别说你懂写网文》。

他认为,网络文学变成数百万人创作的文艺盛况的原因很简单–不藏私。

他回忆说,自己在做写手创作小说的时候,得到了很多人在网络上发布创作经验的帮助,他们无私的奉献,让自己有了一门谋生的技艺。因此,在自己有所得的时候,也是无私地把经验、感悟分享给所有人。

今年5月《银河英雄传说》作者田中芳树先生,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讲座的时候,黄志强有幸陪同并聆听,他把田中芳树的小说构思经验分享出来–找宝贝,旅行和途中的伴侣。

他告诉记者,文学的繁荣发展,就是需要有很多先行者把他们的经验教训总结分享,才能有足够多优秀的作品出现。网络文学需要总结的经验很多,不过千言万语,黄志强凝聚成这些话: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写读者猜不到的故事;以情致胜用心动人,要感动读者先感动自己。2014年1月,黄志强在香港与倪匡见面,其“小说就是要好看”,这句话就是网络文学最应该值得铭记的经验。

未来前景值得关注

网络文学创作,在经过了长达二十年的野蛮生长后,逐渐规范起来,有一些禁忌题材和不当描述,都会被时代的潮流给冲走。黄志强说,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前景,将会有以下几种变化:

首先,从篇幅上,会逐渐从以前的爆更长篇开始缩减为稳定更新中长篇,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从内容上,现实主义题材和正能量题材成为主流。从产品衍生上,以网络文学为核心,影游动漫有声周边同步开发的模式将成为常态。从写手来源上,高校学生将成为网络文学创作者的重要来源之一,企业和高校合作联动,挖掘新一代人群创作队伍。

而从写手规模上,以前单枪匹马的独立创作将会被集群作战取代,网络作家生态村,网络作家工作室,网文原创公司等多种形态的创作产业链条逐步形成。

从海外影响上,网络文学将会逐渐蔓延到华语区以外的地方,以各语种的翻译开始,到各语种原创,形成一股网络文学创作热潮。影视永远缺乏题材,阅读永远缺乏作品,网络文学写作的发展前景,会一直存在并逐渐扩大。

东方题材更重道德与传统

■黄志强与倪匡在一起。

中国的网络文学创作,受限于华人圈的道德观社会观及相关法律,在题材和内容上会有比较多的限制,外国的限制会比较少。

而中国更关注以东方社会人文为背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