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寡而患不均(道德经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你认为这是对的吗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道德经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你认为这是对的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观点是孔子提出来的,记录在巜论语》中,我认为按今天的社会现实看,虽不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孔子指出“不患寡”,有些欠妥,一个国家要发展,要进步,就应极大地丰富物质财富,否则,落后就要挨打。只“患不均”不全对,人与人,户与户之间,做到均衡很难,但贫富悬殊太大,也是社会问题。既要鼓励多劳多得,又要通过一定的手段缩小太大的差距,达到缩小贫富悬殊的目的,如征收个人所得税等。

民不患寡患不均是什么原因

心理学。怕脱离群体。

人类十大基础心里需求,也叫“心理本能”,其中之一,是社会群体需求,并有着被排斥的恐惧。这个心理不仅存在于人类,很多动物也一样,怕离群。

怕离群,就要让自己尽量符合群体所要求的标准,避免被排斥。

群体所要求的标准,那就不一定了。不过很多社交活动,其基础都是建立在物质条件上的。不具备这个条件,你就参加不了社交活动,不参加社交活动,早晚还是个被排斥的命。

也因此,人们追求物质。

寡,不怕。大家都寡,群体标准并没变,还是很容易进入到群体中去,顺利成为群体的一份子,没离群。

不均,可怕。你少他多,你就害怕群体标准提高,你的标准不够,你就进入不了群体了,被排斥了。你怕的就是离群。

所以,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说到底,这就是基于人类心理本能出现的一个情况。这种情况所反映的,是人类这种动物的物种习性之一——群居性。

如果有人可能影响到群体标准,最终可能导致你离群,怎么办?那就只能干掉他。

也因此,不均,就容易导致群体的不稳定,影响群体的正常运行。

儒家提倡“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主张事事都要平均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并不是说平均,儒家文化讲的是天地规则,要符合天道人心,怎么办?维护社会公正,这个公正是给贤能者以发挥的空间,自然给他们以回报,同时要给弱势群体以关照,体现人类的关爱。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反复强调的是“龢”,什么是“龢”,就是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不患寡而患不均,准确的意思是什么出自何处

出自《论语 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意思: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

如何品评《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怎么评判《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第一,只能回到孔子的时代来判断;第二,必须完整把握他的思想来确认。

概括地说,孔子这个话,讲的是周代处理贵族阶层相互关系的政治准则和行为规范;核心思想,是反对“礼崩乐坏”局面,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政治秩序。

那么,就不能按照后世,尤其不能以现代的认识来理解、套用。

孔子上面这句话,语出《论语.季氏》。全篇十四段话,核心是前三段,这句话在第一段。

首先,必须注意孔子这段话的前一句,已经框定了他所指的范围。

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后面接着说了题目中的话。

所谓“有国有家者”,西周,诸侯称国,大夫称家。

天子,是西周等级最高的贵族,“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诸侯是周天子分封“享国”的亲戚,齐鲁燕晋等皆是,西周开国,一下子分封了七十一国。诸侯,是西周的二等贵族。

诸侯之下,是大夫,大多是诸侯的臣属。《周官》,后来叫《周礼》,里面详细讲述了诸侯国内的官员配置。大夫也有封地,称“采邑”,亦称“家”。这些大夫,是西周第三等级的贵族。

孔子,祖上曾是诸侯宋国的大夫,属于三等贵族。后来家境没落了,举家搬到了鲁国。

总之,本题目的孔子这句话,是针对诸侯和大夫这样的贵族而说的。

其次,必须按照孔子此话的原义去解读。

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这句话里的“寡”、“不均”、“贫”和“不安”,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

据称为三国何晏所著的《论语集解》中,引孔子十世孙孔安国在《论语》此话下注解曰: “国,诸侯也;家,卿大夫也。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治之不均平也。”

这个“政治之不均平”,指的是春秋以来,周王室衰微、诸侯失国。“不均平”,也就是不均衡,是没能“允执厥中”。

所以,《论语.季氏》篇的第三段——“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云云。

这是说,鲁国诸侯失去对国家政权的控制,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手里,有四代了。

宋代大儒朱熹,在自己的《四书章句集注》中,亦对《论语》的这段话做了注解。其曰:“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

朱熹和孔安国的解读是一致的。这个解读,应该说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孔子的愿意。

再次,孔子这句话,既反映了春秋以来的局势,也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

西周初年,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是为周公,亦称鲁侯。周公先后辅佐武王、成王,其子伯禽继为鲁公。

鲁国,堪称西周的姬姓嫡国,十分重要显赫。

但到东周,鲁国迅速衰落。鲁公失权,庆父作乱,到鲁宣公时,申孙、叔孙、季孙“三桓”擅政。

这才有了本题目所说的,“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季氏,嫌自己控制的地盘和人口太少,准备把鲁国的附属国颛臾的版图和民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孔子的学生冉有、季路在鲁国为官,就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

于是,孔子说了这句话,大意是,作为享有“国”和“家”的诸侯、大夫,不应该为自己的土地大小和所辖人口多寡而患得患失,而更应该为现在“政治不均平”的局面忧虑;不应该只琢磨自己财富太少,而必须为目前的社会不安定忧愁。

顺带着,孔子还把他这两个在鲁公室做官的学生数落了一顿。

总结几句。

孔子对申孙、叔孙、季孙“三桓”,早有不满。

这三家,在祭祖完毕时演奏天子之歌《雍》,孔子气哼哼地说,你三家的庙堂可也配!(《论语.八佾》)

季孙氏在自己庭院里用天子规格的六十四人奏乐舞蹈。孔子气愤至极,说,如果这样的事情可以容忍,那还有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