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中为什么管警察叫条子管古惑仔叫矮骡子?请问,押送林冲和卢俊义的差人为何都是董超薛霸二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香港电影中为什么管警察叫条子管古惑仔叫矮骡子

香港很少管警察叫“条子”,这是一种误解。

但凡看个粤语原声都知道,那些古惑仔从来不喊什么“条子”,他们嘴里不干不净骂的是“差佬”。

香港民间管警察叫“差人”,连警察自己也这样叫。

古惑仔们被便衣查了,见面喊阿Sir,转头就暗骂:“扑街啊!差佬!真系死俾佢睇!”

有的小流氓还会顶着警察狂喷:“食屎啦!差佬大晒!有咩甘巴闭!”

然后警察就会按着裤腰冲上去抓人:“警察!咪郁!企喺度!”

无间道天台的那一幕,梁朝伟对刘德华说的经典台词也是:“对唔住,我系差人”。

只不过这段被翻译成普通话,或者打上字幕后,变成了“对不起,我是警察”。

“差人”、“差佬”有两种解释:

1.早期香港没有警察这个称呼,香港警察也被翻译为“香港差役”,所以民众按对自衙门官差的称呼,唤之为差人、差佬,甚至干脆叫“绿衣”。

2.香港有不少印度锡克族人和廓尔喀人给英国人当殖民地警察,香港民众称之为“亚差”或者“嚤囉差”,后来其它警察也就跟着变“差人”了。

总之,“差人”才是香港对警察的称呼。

因为当年的香港电影将台湾、东南亚作为大市场,所以香港在制作国语影视版本的时候,运用了大量台湾方面的俚语,把警察叫“条子”就是这么来的。

这些台湾腔里,除了喜欢管警察叫“条子”,还有诸如“马子”、“机车”、“肉脚”、“歹势”、“乐色”(垃圾)等词汇,这些一度被认为是香港话。

大陆70、80年代对警察的黑话不存“条子”这种说法,普遍的称呼是“大盖帽”。

而且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称呼,相当繁杂,比如黑猫、黄皮、哨子、铐子、雷子等等。

还有许多更具侮辱性的,为了对人民警察表示尊重,就不写了。

台湾省之所以管警察叫“条子”,其实是受到眷村文化的影响,眷村又受到旧中国影响。

眷村是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给大陆转移过去的官兵家属、普通逃亡民众修筑的临时住宿地,各处眷村里被称为“阿山仔”的大陆人遍地都是,他们自然也带去了大陆各地的文化。

“条子”这种称呼,也是如此被内地居民带去了台湾,然后变成了当地流行的俚语。

如前面提到的“马子”,这其实也是属于旧中国的江湖词汇,它与“条子”一起被泊去了海峡对岸。

据说旧社会时,因为一些警察手中会拿着根执法的“文明棍”,因此人们管街上的巡警叫“条子”。

这种说法还有个变种,过去的旧警察没有手铐,他们往往会挂一根盘起来的绳子,抓人的时候用来捆人,因此被人叫做“条子”。

眷村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因为眷村里鱼龙混杂,治安混乱,早期的管理是宪兵按照军法习俗管理的,普通的犯法问题,他们会直接用棍子、皮鞭解决问题,因此人们都以“条子”称之。

但我询问的另一个台湾人又给出了不一样的解释:过去眷村的警察都是带枪的,他们的枪怕被人抢走,所以有个很长的牛皮手枪绳拴着,于是大家都管他们叫“条子”。

还有些说法认为,“条子”是上海帮派中诞生的黑话,不排除有这样可能性,但上海对警察的称呼其实是“老帕”,甚至还有“老娘舅”这个很可爱的称呼。

“条子”很可能是从北方传过去的,因为它的“子”化音非常重,这是北方黑话的一个特点,比如胡子(土匪)、喷子(枪)、梁子(过节)、秧子(肉票)、窑子(据点)、并肩子(同伙)、绺子(土匪窝)等等。

总之,这是一种属于旧社会、旧中国的东西,新中国建立后,气象为之一新,有些过去的烂俗文化也就跟着消失了,直到后来被港台影视剧又塞了回来。

至于“矮骡子”,我咨询了广州、深圳、梅州、海陆丰、屯门几个地方的朋友,一致表示没这个词儿,粤语直接就念古惑仔了,要么干脆喊混混、流氓。

还是同样的原因,“矮骡子”这个词儿是随着国语话配音而搭配上的台湾腔,它在台湾的意思就是黑社会,是香港当年的电影市场制造了这种港片台腔。

请问,押送林冲和卢俊义的差人为何都是董超薛霸二人

董超、薛霸这两个恶吏都是有寓意的,他们手中的“水火棍”,以及先后押解林冲、卢俊义行凶未果,都是这两个人物的隐喻符码。所以,解读“押送林冲和卢俊义的差人为何都是董超薛霸二人”,首先要破解什么是“水火棍”,再了解林冲、卢俊义究竟是什么人。

那么,“水火棍”究竟是什么棍,林冲、卢俊义又是谁,这些符码又如何能解读董超薛霸呢?

施耐庵为何发明“水火棍”

查阅资料,在《水浒传》之前,是没有“水火棍”的,即便衙门中有这样器械,名称也不叫“水火棍”。水火棍在《水浒传》中,也是一件兵器,属于“棍棒”之列。同时,又是一种“杀威棒”。杀威棒是“太祖武德皇帝”发明的,但凡新到犯人,都要打一百杀威棒。

元杂剧中,早就出现了杀威棒,但是,把杀威棒安到太祖武德皇帝的头上,也是《水浒传》的独创。太祖武德皇帝是谁?书中说,霹雳大仙赵匡胤就是太祖武德皇帝,该皇帝“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杀威棒就是这条棒,太祖武德皇帝的棍棒就是“水火棍”。

然而,查阅历史,赵匡胤的谥号并不是“太祖武德皇帝”,而是“啟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显然,“太祖武德皇帝”也是一个虚构的名称。施耐庵为何要虚构这样一个皇帝谥号呢?其真正的用意是要在赵匡胤的背后,隐藏朱元璋。朱洪武的谥号如懒婆娘的裹脚: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这个同样是又长又臭的谥号中,既有“太祖武德皇帝”,又隐含着“道君”皇帝。因而,施耐庵的《水浒传》是借北宋的事,隐藏明朝的事,明写赵宋,实写朱明。

也就是说,“水火棍”是朱洪武的兵器。那么,这件兵器为何以“水火”二字来命名呢?

水浒、水泊梁山,是“水”,大明王朝的火德运是火,这就是董超薛霸手中的“水火棍”。《水浒传》中的水泊好汉不断在书中放火,史进火烧史家庄、陆虞侯火烧草料场、鲁智深火烧瓦罐寺、晁盖火烧晁家庄、石秀火烧祝家店、解珍解宝火烧祝家庄、宋江火烧曾头市、吴用火烧翠云楼……,诸如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黄门山、以及少华山、芒砀山,等等山寨,都被好汉们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开篇引首”故事中,施耐庵以《宋史》、《明实录》写了北宋、明朝三个皇帝的出世,他们都是“红光满天”的纵火犯。大明王朝火德运四处纵火,到了朱允炆这代“火字辈”,那就得被水克亡了。走水也是失火,大明皇宫的一把火烧成了历史疑案。水火不容,大明王朝大火漫天,必定得大水来克制,这就是“水浒”。

由此,施耐庵发明了“水火棍”。解读了“水火棍”,为何是董超薛霸押送林冲、卢俊义的疑问,便迎刃而解了。

董超薛霸为何是《水浒传》中有名有姓的解差

古代押送充军犯人的人叫做防送公人,也叫解差。《水浒传》最先出场的两个防送公人,就是董超、薛霸,而且,他们是书中少有的有名有姓的解差。除了董超、薛霸之外,押送宋江的解差也有名有姓,他们是张千、李万,这两个防送公人也是有寓意的,此处只讲董超、薛霸,其余搁下不表。

《水浒传》中有大量的古代谶纬学知识,施耐庵以此暗藏了诸多谜团,隐藏真实历史,董超、薛霸这两个人名就是两则字谜。

董,草字头,与清风山“红巾军”所住的草房、聚义的草厅是同一种隐喻,说的就是草寇。“董”的声部是“重”,赵九重、朱重八的“重”。在伏魔之殿的大门外,施耐庵详细地描述了伏魔之殿,以及盖着朱印的重重迭迭的八九道封皮,暗藏了赵九重、朱重八。

超,就是超越,从“走”。赵匡胤伪造的《推背图》,“赵”就是“走小月”。《宋史·太祖本纪》清楚地记载,赵匡胤以赵宋为“火德王”运。朱洪武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大明王朝也是“火德王”运,但他是要超越的。所以,朱元璋的谥号中就有“高皇帝”三字,朱洪武不仅要超越赵宋“火德王”,还要与汉高祖比肩——大汉也叫“炎刘”。

说白了,“董超”暗喻的就是朱洪武。

薛霸,那就是削掉霸王。削,就是削掉“董”的草字头,这与武松、石秀杀嫂的故事吻合。潘金莲、潘巧云的“潘”,就是“藩”削去草字头,这两段故事隐藏的就是“薛霸”,也就是削去藩王。明朝九大藩王,以朱棣为霸。建文帝先削掉了非嫡出的五大藩王,削到“藩霸”燕王朱棣时,靖难之役爆发。《水浒传》的核心故事,讲的就是靖难之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