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沐,浴,盥和洗有什么区别?古人讲究“三日具沐,五日具浴”,那他们洗澡时还会连头一起洗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在古代,沐,浴,盥和洗有什么区别

在古代,沐,指洗头;浴,指洗身体,相当于今人所说的洗澡;盥,指洗手。洗,表示“用净水给新生婴儿洁身”。此外, 在古代“沐”和“浴”连用的也很多,指“洗澡”

举例:

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列传》) 译文:刚洗过头的人,戴帽子时一定会弹一弹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穿衣服时一定会抖一抖衣服上的灰尘。(振,抖,抖动。)

②至汤寺,浴于汤池。(《游黄山记》) 译文:到达汤寺,在汤池温泉中洗了个澡。

③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侍坐》) 译文:一起到沂水边洗澡,到舞雩台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沂,沂水;风,乘凉,吹风)

④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报刘一丈书》) 译文:晚上披衣坐等,一听到鸡叫就起来洗脸梳头,骑着马跑到相府门口。(盥,本义是洗手,此处也指洗脸;栉,梳头。)

⑤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译文:回到旅舍,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女仆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灌,通“盥”,洗手;沃盥,浇水洗手;支,通“肢”。)

古人讲究“三日具沐,五日具浴”,那他们洗澡时还会连头一起洗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致于做到、澡身浴德树正气,廉洁奉公扬国威。“三日具沐,五日具浴”更为重要!

沐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沐的意思:

  1. 润泽或受润泽

  2. 指洗头发

  3. 古代官员休假

  4. 米汁

  5. 整治

沐拼音mu, 7画

沐,濯发也。――《说文》

予发曲局,薄言归沐。――《诗·小雅·采绿》

共王之沐浴。――《周礼·宫人》

沐则心覆。――《左传》

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公羊传·隐公八年》

夫子助之沫椁。――《礼记·檀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