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奇思妙想,我们应该怎么做?你在小时候有哪些突发的奇思妙想,对自己后面的人生有指导或者信念作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面对孩子的奇思妙想,我们应该怎么做

家里有个爱奇思妙想的孩子,首先要恭喜你:你们家中彩了,而且是大奖无价,没事就偷着乐吧!

但是也不能高兴太早,关键在于家长的正确鼓励和引导,引导的好就是条龙,引导不好可能变熊。许多大科学家小时候都爱奇思妙想,比如大发明家爱迪生,曾学母鸡去孵蛋,如果家长看见去责怪他就没有后来的科学巨匠了。

俗话说,童言无忌。小孩子说话常常是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说哪,但却能表达他们内心的愿望,对一些“奇思妙想”,应加以积极引导。

一次,笔者到朋友家做客,他6岁的儿子手拿一支铅笔伏在书桌上发呆,朋友见他不写作业就想骂,我连忙摇手说,让我和孩子谈谈。

我问小孩:“你在想什么呀?”他歪着脑袋说:“做人一点意思都没有,天天有做不完的作业,没有一点自由。”我问:“那你想做什么啊?”小孩子答道:“想做小鸟,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多自由啊。”

我说,你想做小鸟的想法好啊,但鸟类有很多种,有麻雀、画眉、大雁、啄木鸟……你想做哪种鸟?孩子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这时正好电视里有《人与自然》的节目,我就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莽莽苍苍的亚热带丛林里栖息着许多鸟,可是栖息在大树上的小鸟常常被同类异类吞食;缠绕在树枝上的蟒蛇等着小鸟落入它的嘴;还有乌雕、秃鹫等这些猛禽也把小鸟们当作猎物……看到这些镜头,我对小孩说,做小鸟也不容易哦!你看,大自然里都是这样,弱肉强食,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我们人类也有相似的地方,你现在不认真学习,知识就会比别人少,将来就业和生存的机遇就会比别人差,你说是不是?小孩似懂非懂地说:“还是做人好,在家有吃有穿,还有电视看。”我和朋友都笑了。

又一次,同事一年级的儿子嫌天气冷仍赖在床上不肯起床去上学,哭闹着说:“做人真是不好,那么冷还要去上学,还是一些动物好,冬天可以冬眠,人要像动物那样可以冬眠,不吃不喝睡大觉多好!”

我便问他:“人是不是动物?”小孩说:“不是。”我说:“人也是动物,但是高级动物,那些小蚂蚁、小青蛙是低级动物,你愿意做高级动物还是做低级动物?”孩子说:“当然是做高级的好吧?”我问他:“那你知道高级动物和低级动物的区别在哪吗?”孩子摇了摇头。我对他说,人会劳动,会思考,会创造财富,所以叫做高级动物;小蚂蚁、小青蛙不会这些,所以是低级动物。你看,你算是高级动物,会学习,会读书,还有许多好玩具,你说是做小动物好还是做人好?孩子回答:还是做人好。

我继续引导他:那么做人就不要去和低级动物比,对不对?做人就是学会去劳动和学习。你现在是小孩子,正是学习阶段,如果你不上学读书,不是和那些小动物一个样吗?再说那些小动物冬眠一个冬天,等到春天来到才醒,看不到外面雪花飘落,没法像小朋友们一样玩雪球、打雪仗,多可惜呀!孩子听后来了兴致,说:是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些呢?还是做人好呀,我去上学喽!说完就起床了。

通过这两个事例可以说明,大人面对孩子的一些想法,不要武断地斥责他们,而要耐心地和孩子交心,以聊天的方式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慢慢悟出道理,心悦诚服,从而自觉地去做事。

这样做长大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你们说是吗?




你在小时候有哪些突发的奇思妙想,对自己后面的人生有指导或者信念作用

我小时候的心愿就是如愿已尝参军穿上了绿军装,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在解放军的大溶炉里经受了锻炼和改造。毛主席的教诲使我的人生观有了根本转变。退伍后乃至改革,也没动摇我对毛泽东思想信仰,这就是我的人生观的取向。

什么故事适合写梗概写400字

早些年间,坊间曾传说一个故事,我梗概一下。

一个猎户,进山打猎,意外地遇见一只狐狸被一群野狗追杀,狐狸已经穷途末路,只有仰天长叹,眼见得就要被野狗分尸,关健时刻,猎户出手鸣枪,惊跑了野狗,救下狐狸。

狐狸为了报恩,指点猎戸山中一古墓,古墓中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猎户按照狐狸的意思,拿了一点,这叫“事不能做绝,见好就收。“

猎户回到家中,用钱置办了牛羊,盖了房子,从此衣食无忧。

这件事他只偷偷告诉妻子,谁知隔墙有耳,被邻居听到了,记在心里。

第二天一大早,这个邻居就上山,开始寻找古墓,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晚上,终于在大山深处找到那座古墓。

邻居顿时忘记了疲劳,象疯了一样窜进古墓里,见东西就拿,后来,他就看见那只大狐狸。

大狐狸躲在古墓深处,它全身雪白,只是在额头上多了一撮红毛,看上去象三只眼。

邻居一眼看中狐狸皮价值不菲,绝对是皮毛中精品,顿时心生歹意,瞅准狐狸冷不防想下狠手,大狐狸也察觉到危险,毛发竖起来。

一人一物在墓室里追逐,最后,邻居竟被大狐狸诓进棺材里,一下子盖上,变成了活死人。

后来猎户得知这件事,特地赶来,发现古墓已塌陷,夷为平地,过了一年,这里长起杂草,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

大家都说说自己小时候的奇思妙想吧

小时候我家在火车站附近,爸爸回家探亲就是从这个火车站下车、再上车,前后左右几十个村子只靠这唯一小火车站出行。火车让我知道了世界应该不止村子这么大,但我特别好奇:这唯一的一条火车道尽头到底多远,只有这一条火车道,迎面开来的车不会相撞吗?

如今我虽知道了火车、公路、飞机航线、宇宙飞行器轨道都有无数条,像树杈一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谁都数不清,我仍像那井底青蛙,对地球外的世界依然充满好奇:宇宙到底有无边缘,到底有多大?我们能抵达那里吗?期待早点知道答案。



是因为什么而撑过了高三

我是吴刚作文。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是什么让你撑过高三,我给你提出以下三个原创观点仅供参考。

一、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撑过了高三。

一个人一生学习占的时间是最长的,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一直持续到高三。而这一阶段是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衔接的阶段。

很多人在高三的时候就已经撑不住了。他们认为非常累,而且前途渺茫,看不到方向,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因为每一个人到了高三,他都有一种局促感,因为他要面临一种最大的人生考验。这个人生考试叫做高考。高考能考什么样,考什么样的学校,决定她的一生,决定他的前途。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考到什么样的学校?因为考试是无常的。

对自己负责。这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的学习时间,到最后的冲刺,为什么不坚持下来呢?最后的冲刺为什么要半途而废呢?最后的冲刺为什么止步不前呢?所以对自己负责实际上就是撑过高三的最关键的信念。

二、是对父母对老师负责的态度撑过了高三。

孩子从小学一直到高三的期间,付出最大的是父母,因为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可怜天下父母心。只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才是无私奉献的,才是没有要求的,因为他们只希望孩子能够考到理想的学校,能够完成自己理想的学业最后走向社会。这是父母无怨无悔的要求,也是父母无怨无悔的希望,而这个希望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望着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望着父母充满深情的双眼,你有理由不去为她负责,有理由不撑过高三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