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淄博街头曾矗立巨幅雷锋画
发布时间: 2023-07-11

22岁的年轻生命,铸就了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他有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雷锋。

今年的3月5日,是《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0周年,也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日”。近日,记者电话连线以创作聊斋连环画而闻名全国的著名画家孙雨田先生。闲聊中,我们的话题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大家熟知的名字——雷锋。

电话那头,孙雨田老先生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50年前的1973年。那一年,年仅24岁的他受上级指派,绘制了一幅近4层楼高的巨幅雷锋肖像,供市民瞻仰学习。我们的谈话,因“雷锋”而展开,孙雨田老先生心底尘封多年的记忆闸门,随之开启。

1973年夏天,孙雨田在自己绘制的巨幅雷锋肖像前留影纪念

担当大任,绘制雷锋肖像

1973年“学雷锋日”来临前夕,时任淄博市展览馆美术教学部主任的孙雨田,突然接到市委宣传部安排的紧急绘画创作任务。为配合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组织的“纪念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10周年”活动,上级决定要在短期内赶制一块巨幅雷锋油画肖像,矗立在张店城区的中心——现在的淄博饭店门前供市民瞻仰学习,绘制任务由市展览馆负责。馆里决定,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孙雨田来完成。

当年,孙雨田先生年仅24岁,领导之所以安排他来完成这项时间紧、任务重的献礼工程,是因为他是当时我市少有的擅长油画技巧且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他有过这方面的创作阅历和军旅生活体验。

1969年,即将从山艺毕业的孙雨田,被上级有关部门选派至济南军区坦克某部,参与王杰烈士纪念馆的筹建。在部队这个火热的熔炉里,他多次下连队参加艰苦的军事训练、体验生活,身心得到了深刻的洗礼和锤炼。

在部队创作、实践的那段岁月里,他结识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军旅油画专家何孔德、崔开玺和中央美院戴泽等老师,并工作、生活在一起。由此受到很深的影响和感染,加上自己刻苦的学习和拼搏,油画、水粉画的创作水平飞快提高,创作了多幅表现王杰烈士英雄事迹的作品,为部队政治建设作出了贡献。随后,他又参加了济南空军及淄博驻军部队的政治建设任务,绘制了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大幅宣传画作品。

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奠定了孙雨田的正向人生观和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激发了他勇攀艺术高峰的巨大动力,也成为他勇于接受绘制巨幅雷锋肖像的重要原因。

展开全文

孙雨田上世纪70年代初绘制的油画

激情似火,画成淄博“地标”

接到任务后,孙雨田的内心非常激动。他决心发挥好自己的一技之长,以雷锋精神为动力画好“雷锋”,按时完成这项巨大的政治、文化工程,让英雄的形象鼓舞、感染更多的人。

搭建、焊接完高大的画壁、画架,距全市学习雷锋事迹展览开幕只有暂短的五天时间,上级要求必须按期完稿,只身一人完成这样宏伟的油画巨制谈何容易!从备料、刷底色、打格、起稿、放大,从局部到整体、人物造型比例、英雄形象的刻画、服装道具、色彩、背景处理等等,诸多的画面要求需要画家付出大量的心血、体力和时间去处理。

时间不等人!孙雨田拿着画报上的雷锋肖像,冒着料峭的春寒,攀爬上10米多高的脚手架,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当中。那几天,孙雨田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喝水,忘记了吃饭。他每天从太阳升起一直干到日落西山。为了确保绘制效果,他需要从高高的脚手架上反复上下;需要一遍遍从远处观看,再一遍遍爬上脚手架上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在绘制中,因近距离很难观察出整体效果,他常常忘记身处高空作业的境地,在习惯于退身仰看画面效果时,有几次差一点从高高的脚手架上摔下,每天都是满脸满身的油彩,筋疲力尽。至今回想起当时的景象,孙雨田先生还是感慨不已!

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火一样的艺术创作激情,经过数天的连续奋战,孙雨田终于如期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头戴棉帽,身穿绿军装,胸前佩戴着奖章,手握卡宾枪……当近4层楼高的巨幅彩色雷锋油画肖像矗立在张店街头后,一下子引起了轰动。这是因为,这么大的雷锋肖像在山东乃至全国也不多见,非常震撼;另外,孙雨田先生绘制的雷锋肖像,栩栩如生、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看了让人倍感亲切和鼓舞。一时间,众多市民竞相前来参观,一些群众甚至风尘仆仆从周边的区县赶来,专程到雷锋肖像前瞻仰参观、留影纪念。那一年夏天的一天,孙雨田也悄悄来到雷锋肖像前,站在10几米远的土堆上,乐呵呵地与自己的作品合影,从而留下了珍贵的照片。

学习楷模,甘做一颗螺丝钉

也就是从那年起,一些绘画爱好者开始慕名找到孙雨田,向他请教绘画技巧。孙雨田热情地接待每一位造访者,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培养了一批爱好绘画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的后来成长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知名画家及工艺美术大师。

当年成功绘制雷锋肖像后,孙雨田先生名声大振。此后,他又先后应邀为驻军某部及有关部门绘制多幅毛泽东画像,尽管当时其奖品只是一本《毛主席语录》或一套《毛泽东选集》,但孙雨田非常满足。他说:“在那个年代,我严格按照雷锋精神,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始终把无私奉献作为人生准则。”

干一行,爱一行。多年来,孙雨田先生潜心于中国人物画创作与研究,兼作花鸟画、山水画及书法艺术的实践与探索,成就斐然。其作品先后参加第六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多次荣获“全国美术作品展山东省展一等奖”。《案头画范:孙雨田画猴》等著作入选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

退休后,孙雨田老先生依旧笔耕不辍,辛勤探索,并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绘画领域忘我耕耘。

满纸黄页寄过往,一场春风老少年。屈指算来,距离当年绘制巨幅雷锋肖像,已过去了整整50个春秋,孙雨田老先生也过了古稀之年。

孙雨田先生近照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电话里,有关《雷锋日记》中的闪光话语,老先生依旧熟稔于心,倒背如流。孙雨田先生感慨地说,几十年来,雷锋的名字妇孺皆知,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润泽人心、永不过时;多年来,家乡淄博涌现了一大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道德模范人物,彰显了淄博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新风范,厚德齐地让人欣慰。孙雨田先生说,作为一名艺术家,要带头弘扬雷锋精神,永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负新时代的使命,为人民、为社会奉献更多的精品力作。( 淄博日报记者 姜乾相 )

来源:淄博日报 博览新闻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