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众武将中,哪个称得上“拼命武将”战斗勇猛无比?你的家乡话最逗的一句是什么可以翻译成普通话和大家共享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三国演义》的众武将中,哪个称得上“拼命武将”战斗勇猛无比

在整个《三国演义》里面,要说“拼命武将”,能够举出一大堆来。因为,勇猛是一员武将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如果仔细算算,有以下这些人:

曹魏阵营,典韦和许褚,这两个都是曹操的近卫将军,统帅曹操的近卫军。他们两人勇猛无敌,多次在乱军中救出曹操。在张绣叛乱的时候,典韦赤手空拳,一个人独守寨门,为曹操脱险赢得时间。许褚救曹操于渭河之上,战马超于潼关之中。由于勇猛无比,被曹军称为虎侯。

张辽,此人在吕布手下就勇猛善战,归降曹操后,屡建战功。在讨伐袁氏兄弟的战争中,他在白狼山冲入敌阵,阵斩蹋顿,堪与关羽斩颜良媲美。在东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的时候,曹军只有八千人,众寡不敌。张辽带领八百将士突袭孙权大营,杀得孙权丢盔卸甲,最后被迫撤退。在逍遥津又遭到张辽追击,险些被生擒。张辽八百破十万,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庞德,庞德原是马超的部将,后来马超入川,他因病留在汉中。曹操取汉中,他归降了曹操。在关羽攻打襄樊的时候,他作为曹军的先锋救援。在和关羽的交战中,他为了表明心志,抬棺大战。他和关羽交锋不分胜负,还用计射中关羽一箭,如不是于禁嫉贤妒能,险些建功。后来关羽水淹七军,他被俘不降,为关羽所杀。

曹营中还有夏侯惇,单挑吕布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在眼睛中箭后,拔箭啖睛,诛杀仇敌,勇猛无比。夏侯渊,喜欢身先士卒,虽然曹操劝说但是不听,最后在定军山被黄忠所杀。曹仁在江陵城下率领死士直冲吴军阵中,几进几出。徐晃,在与关羽军队交战中,虽然关羽的营寨鹿角十重,徐晃依然冲入关羽阵中,打败敌军,夺取敌营。曹操夸他胆识兼优。

蜀汉阵营。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个个都勇猛无敌。首先是关羽,在万马军中斩颜良首级,这在战争史上是极为少见的战例。在襄樊战役里,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在战役中仍然是身先士卒,多次冲锋陷阵。

张飞就更不用说了。他是整个《三国演义》里唯一一个,不但不怕吕布,还专门蔑视吕布,主动和他挑战的人。关羽说他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在长坂桥头他独退曹操大军,在葭萌关前大战马超。在蜀汉阵营乃至整个《三国演义》,张飞的勇猛应该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了。

赵云,长坂坡救阿斗,在曹军中杀个七进七出。汉水边退曹兵,偃旗息鼓,刘备夸他一身都是胆。

黄忠,虽然发如霜雪,可是依然不服老。跟从刘备入川,屡建奇功。连曹操的左膀右臂夏侯渊都死在他的刀下。

马超,曹操的劲敌。在潼关之战中,杀得曹操割须弃袍,走投无路。曹操对此恨道,马儿不死,我无葬地也。

东吴的战将中,也有很多“拼命的武将。”孙策,他自诩为决机两阵之间,东吴无人可及。他志在中原,争夺天下,可惜被人暗算,壮志未酬。他因为作战勇猛,被人称作“小霸王”。

太史慈,和孙策一战成名。他的武艺不在孙策之下,可是他敢于只带一个小将,就去挑战带着十员骁将的孙策,勇气上更胜一筹。

周泰,孙权的贴身将领。他多次救孙权于危难之间。后来在一次宴会中,孙权让他脱掉衣服,给大家看他浑身的伤痕。每指一处,说出受伤的经过,喝上一杯酒。结果周泰喝得大醉,孙权将自己的罗伞赐给他,以鼓吹送他回营,以是褒奖。

甘宁,原来是江上的强盗,号称“锦帆贼”。先投黄祖受尽歧视,后投东吴。在孙权手下,他带领一百骑兵,夜劫曹营,杀得曹营人仰马翻,归来不折一人一骑。孙权夸他说,曹操有张辽,我有甘兴霸,足以相抵。

凌统,逍遥津力战张辽,解救孙权。丁奉,雪夜奋短兵,大破曹军。这些都可谓东吴的猛将。

到后期,还有一员猛将,文鸯。此人是文钦之子。他们先是曹魏将领,参与了诸葛诞的叛乱。后因为文钦被诸葛诞所杀,文鸯归降了司马氏。此人在当时勇猛无敌,曾经单枪匹马,独退追兵。

以上这些都是《三国演义》里面的猛将,都在战场上有着拼命的战绩。不管他们从属于哪个阵营,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精彩表现,才造就了三国那段璀璨的历史,也使得《三国演义》的故事脍炙人口,深入人心。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你的家乡话最逗的一句是什么可以翻译成普通话和大家共享吗

自行车坏了,拿去修理铺。过了一天,你去取。

问:整正了吗(修理好了吗)?

修车师傅答:正整正(刚刚修理好了)。

正整正,是什么意思呢?前一个“正“是表时间的副词“刚刚“的意思。“整“,是“修理“之意。后一个“正“,则是“好了“、“完成了“的意思。

这三个字,都读dan,但声调不同。它们分别读dan(二声)、dan(三声)、dan(二声变调,或二声)。

这“正整正“三字,读起来特别有有韵律感、有意思,犹如唱歌一般一一即dan(二声)dan(三声)dan(二声)。你若是外地来的客人,乍一听,肯定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以为这里说话真有意思,怎么说着说着就唱起歌来啦?

不知道各位条友,你们家乡话中“刚刚修理好了“怎么说?

(阁片来自网络)

七绝里第四个字拗了能救吗

问题:七绝里第四个字拗了能救吗?

能下句拗了用上句里相对应的字救吗?能用第三句救第二句里拗的字吗?

......

前言

救拗从大类上说分两种,一种是下句救上句,一种是本句自救( 平收尾的句式只能本句救拗,救的是孤平:仄平平仄平)。题主在这里说了三个问题,老街味道分别说一下。

一、七绝里的第四个字可以救拗吗?

上句第四个字是拗体的情况我们可以看看有什么句式

1中平中仄平平仄,

如果第四个字拗体,就是中平中平平平仄。这种句式不是律诗的拗体,是古体诗的句式,在王力的《汉语诗律学》列为28a, 例如唐杜甫《冬狩行》的上句:

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

2.中仄平平中仄平

第四个字拗的的话是:中仄平仄中仄平。也是古体诗句式,类似于王力的12c:平仄平仄仄仄平如李白怀仙歌:

尧舜之事不足惊,自馀嚣嚣直可轻。

3.中仄中平平仄仄

第四个字拗的的话是:中仄平仄平仄仄,类似于王力的26c、26a,例如韩愈的石鼓歌的下句: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韩愈的寒食日出游的下句:

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

4.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四个字拗的的话是:中平中平仄平平,在王力的古体诗句式中是15a、15b、15c、15d四种,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杜甫的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

二、能下句拗了用上句里相对应的字救吗?

没有这种救拗的方式,都是下句救上句或者本句自救孤平。

三、能用第三句救第二句里拗的字吗?

也没有。

第二句是拗体的话(孤平救拗是正格),整首诗就是古体诗了。

结语

大家认可的救拗只有几种,包括可救可不救的三仄尾和半拗体、必须救拗的:孤平救拗、五连仄或者四连仄等大拗。详见《老街诗词闲话11-格律诗怎么救拗?》

@老街味道

上句为仄仄仄平仄仄仄格式,可拗救吗

问题:上句为仄仄仄平仄仄仄格式,可拗救吗?


前言

先回答这位诗友的问题,这种句式一般不被认可为格律诗(近体诗)的拗句,古人有专门的论述,王力先生介绍拗句时,这个句式也被归为古体诗的句式。

不过在唐诗中也有这种句式的用法。

一、平平平仄仄的变格三仄尾

仄仄-仄平仄仄仄,是由“仄仄-平平平仄仄”变化而来。前面两个仄仄没有问题,不需要考虑,我们只看后面五个字:仄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仄,有一个常用变格就是三仄尾:平平仄仄仄,三仄尾在唐诗中被认为是格律诗句式。但是前两个字必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