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顺序列表简介(大明王朝历代皇帝列表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大明王朝历代皇帝列表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如下所示:

1、朱元璋。庙号:太祖,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

2、朱允炆。庙号:惠宗,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

3、朱棣。庙号:成祖,年号:永乐(1403年-1424年)

4、朱高炽。庙号:仁宗,年号:洪熙(1424年-1425年)

5、朱瞻基。庙号:宣宗,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

6、朱祁镇。庙号:英宗,年号: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

7、朱祁钰。庙号:代宗,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8、朱见深。庙号:宪宗,年号:成化(1465年-1487年)

9、朱祐樘。庙号:孝宗,年号:弘治(1488年-1505年)

10、朱厚燳。庙号:武宗,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

11、朱厚熜。庙号:世宗,年号:嘉靖(1522年-1566年)

12、朱载垕。庙号:穆宗,年号:隆庆(1567年-1572年)

13、朱翊钧。庙号:神宗,年号:万历(1573年-1620年)

14、朱常洛。庙号:光宗,年号: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15、朱由校。庙号:熹宗,年号:天启(1621年-1627年)

16、朱由检。庙号:思宗崇祯(1628年-1644年)

扩展资料:

1、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驾崩。八月初一,皇太子朱常洛即位,宣布次年改元泰昌,然朱常洛在同月就驾崩了,皇太子朱由校即位,“泰昌”年号并未启用。遂决定以当年正月至七月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至十二月为泰昌元年,次年为天启元年。

2、朱由检自缢殉国后,安宗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朱聿键为隆武帝后,上庙号威宗。清朝上谥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庙号怀宗(后除)。后世史学家一般以南明谥号、庙号为主,称崇祯帝为明思宗。(其他庙号也有使用)

3、永历年号在明昭宗在位时共使用十六年,不包括郑成功在台湾沿用的时间。

明朝有哪些皇帝 按顺序

       明朝从朱元璋称帝开始,到崇祯自缢结束,一共276年,一共有16个皇帝。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了其中一支起义队伍。最后,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名为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由汉族人建立的王朝,明朝在中国古代王朝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明朝皇帝顺序具体如下:

  1. 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2. 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3. 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5.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6. 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7. 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年-1457年在位。

  8. 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1464年-1487年在位。

  9. 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1487年-1505年在位。

  10.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

  11.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

  12. 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

  13.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27年-1620年在位。

  14. 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15. 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16. 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

明朝皇帝顺序表是怎样的

明朝共有16位皇帝,年份及年号如下:
一、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 洪武,在位31年(1368年——1398年) 。
二、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 建文,在位4年(1399年——1402年)。
三、明成祖 朱棣,年号 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在位22年(1403年——1424年) 。
四、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 洪熙,在位1年(1424年——1425年)。
五、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 宣德,在位10年(1426年——1435年)。
六、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 正统/天顺,在位14年,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
七、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 景泰,在位7年(1450年——1457年) 。
八、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 成化,在位23年(1465年——1487年)。
九、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 弘治,在位18年(1488年——1505年)。
十、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 正德,在位16年(1506年——1521年) 。
十一、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 嘉靖,在位16年(1522年——1566年)。
十二、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 隆庆,在位6年(1567年——1572年)。
十三、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 万历,在位47年(1573年——1620年)。
十四、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 泰昌,在位1年(1620年)。
十五、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 天启,在位7年(1621年——1627年) 。
十六、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 崇祯,在位17年(1628年——1644年) 。

扩展资料: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

明朝皇帝顺序及简介

 明朝皇帝顺序: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宗(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 -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坖)-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1、朱元璋
  庙号:明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陵墓:孝陵。
  朱元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