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什么意思(《论语》里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详解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论语》里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详解是什么

“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本意,并非是辱骂和不尊重老人的意思。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提到“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大多都认为是指老了还不死的人属于是害人虫,说得简单点,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一句辱骂老人的话。

不过,这句话的本意还真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真的按上述的含义去理解的话,那只能算是“断章取义”,另外,也曲解这句话原本的真正含义了。

那么,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当初说这句话的孔夫子,又是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小故事。

孔子有个故交,名字叫做原壤。

原壤是鲁国人,也就是说,他和孔子属于是老乡,同时又是熟人,因此两人的关系十分不错,没事还经常走动。

这一点,到了孔子成名后也没改变。

既然关系这么好,自然原壤家里的事情,就和孔子自己的事情差不多。

因此,在这一年,原壤的母亲病逝了,孔子就必须要亲自前去进行吊唁,并帮助原壤料理其母亲的丧事等事宜。

不过,就在孔子满怀悲痛,并带着弟子前去原壤家吊唁的时候,却看到了让他极为生气的一幕。

孔子看到了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原壤的家里,杂物等东西堆得乱七八糟,墙壁、桌子上面布满了灰尘,各种垃圾更是让人无处下脚。

具体的情形,就好比一个不爱收拾卫生的宅男,吃了一两个月外卖后,家里四处都是外卖盒子、烟头、饮料瓶以及各种生活垃圾的场景。

看到这些之后,孔子很生气,本来想发作,不过转念一想,认为这有可能是因为原壤失去了母亲,所以过度悲伤,因此才没有注意到家里又脏又乱。

于是,孔子按下脾气,进里屋问原壤,他母亲的棺椁在哪里?

不过,在孔子进里屋并看到原壤后,瞬间又让他火冒三丈。

可能有人会觉得,孔夫子怎么这么大脾气呢?动不动就火大,其实,别说孔夫子,就是换做任何一个人,看到原壤当时的状态后,也会气得当场抓狂。

当时的原壤,正坐在床上,两腿四仰八叉敞开,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脚上,斜靠在床头,大概的造型类似于下图这样:

这种造型,就算是外人看来,都充满了吊儿郎当的意味,活脱脱的就是一个“赖子”。

原壤的这种坐姿,如果按照古代礼仪的说法,因其看起来像一个簸箕,所以也被称作之为“箕坐”。

不过,这种箕坐,在当时是极其不符合礼仪的。

古代人对各种礼仪十分讲究,不管是坐还是站,乃至走路等,都有相应的要求。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坐下来的话,那么应该是采用“正坐”的方式,什么是“正坐”呢?简而言之,就是双膝着地,把臀部压在脚跟上,两脚脚背朝下,同时保持上身的正直,安坐而如钟。

这才是最合乎礼仪的正确坐姿,也是古文献中所说的“正坐”或“匡坐”。

之所以古人会对简单的坐姿要求如此详细,一方面是合乎礼仪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儒家讲究人的身体“正”和内心的“中”,只有坐的端正,才能体现君子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

据记载,孔子在老年之际,自知将死,便“当户而坐”,仍取正坐姿势,以示礼度自守。

总之,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对于一个人的形态要求是很高的,并且,正坐的话,也是对来访的人一种尊重的表现。

而原壤这种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坐姿,瞬间让孔子怒火涌上心头。

当然,孔子毕竟是儒学大家,他也不至于因为原壤吊儿郎当的坐姿,就和原壤大动肝火,再说了,两人既是老乡又是故交,虽说孔子颇有些生气,但想想还是忍了下去。

忍下心头火之后,孔子问原壤,母亲的棺椁在哪里?

原壤给他指了指,而孔子转身一看,当场直呼了无数个“好家伙”。

怎么呢?原壤母亲的棺椁上,同样布满了灰尘和各种污渍,几乎都看不出来原有的颜色了,并且棺椁上堆放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

到了这个时候,孔子其实已经濒临爆发的临界点了,毕竟是个人都有点脾气,更何况身高接近一米九,脾气暴躁,且孔武有力的孔夫子呢?

不过呢,孔子最终还是没有爆发,而是强压怒火,招呼一同前来的弟子,开始清洗原壤母亲的棺椁。

不得不说,孔子的脾气虽说火爆,但并没有失态,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孔子真的是一个有涵养的君子。

而接下来原壤做出了一个动作,让孔子更为无语了。

他干了什么呢?他从床上下来,走到了母亲的棺椁之前。

然后,他拍着母亲的棺椁,说了一句让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的话。

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

什么意思呢?大意就是说,我好久都没有唱歌了。

你没有听错,原壤在孔夫子濒临爆发,并且在孔子带着弟子帮助他清洗母亲棺椁的时候,仿佛没事人一样,拍着母亲的棺椁说自己好久都没有唱歌了。

列位,如果你是孔子,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你面前,你会作何反应呢?

答案不言而喻,而原壤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反而在说完这句话后,开开心心地唱起了自己喜欢的歌谣。

如果当时他唱一些悲伤的歌谣,那也可以理解为他因为母亲去世而伤心过度,因此用唱歌来抒发情绪,但是他没有,他唱的歌谣内容,让在场的人一度惊讶无比。

唱了什么呢?我们先看原文:

“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原壤

这两句歌词的大概意思,就是说狸猫的脑袋上有好看的斑纹,摸起来十分柔软,那感觉,与摸着一个女子的小手是一样一样的。

我估计,当时孔子的内心不仅无语并且崩溃,甚至还有当场把这个故交弄死的想法。

不过,孔夫子毕竟是孔夫子,他在听完原壤唱歌后,并没有和他一般见识,反而是装作没听见,一转身,继续清洗原壤母亲的棺椁去了。

只不过,当时跟在孔子身边的弟子看不下去了,直接问了孔子一句话,说,老师,您能不能和这样的人绝交呢?

“子未可以已乎?”

孔子听到弟子的问题之后,沉默许久,半天才开口,他说,还是算了吧,亲人终归是亲人,故友也终归还是故友。

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以上便是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这件事在《礼记》中记载得十分详细,而“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则是记录在《论语》之中,算是上述这件事的后续故事。

料理完一切后,孔子坐下来与原壤,这次他没有忍耐,而是掏出随身携带的拐杖,“以杖叩其胫”,就是拿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一边敲一边说: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所以,从《论语》中的这个记载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其实前面是还有两句话的。

而加上前面两句话,整体的意思则是,你(指原壤)年少的时候张狂不懂事,长大之后又一无所成、碌碌无为,你这样的人,将来老了也是个很坏的榜样,是个祸害社会的人。

这就是孔子说这句话的真正意思,说得更直白一点,孔子这是对他的故交原壤“恨铁不成钢”。

只不过,由于后世的以讹传讹,以及断章取义,将完整的一段话,仅截取了最后一句,也就是“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一句,用来辱骂老年人,并且还标榜这是孔夫子说的“真理”。

而孔夫子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这句话,会被曲解成与原话含义相距十万八千里的另一种意思。

这就好比,某甲对自己不知上进的好友某乙说,你不应该颓废下去,而是应该努力工作,好好学习,不然一天天吃了睡,睡了吃,这样的人生,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多年后,某甲成了名人,有人就拿他说过的话来引用,但没有引用全部,而是只引用了最后一句。

即: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你看,原本一段鼓励朋友的励志话语,就这样被断章取义改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句对生活充满失望的负面话语。

所以说,断章取义真的要不得。

因此,孔子当初说的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话,整体的意思是在斥责好友的所作所为,借助这句话,来劝导他上进,而并非是后世所传的那种辱骂老人的意思。

古人读文言文需要“注释”吗为何

注释在古人读书时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时代、地域和文字形式的阻隔,人们只有通过注释才能理解古代典籍的内涵。

注释的形式丰富多样,传、注、笺、疏、故、训、章句、集解……各种类型的注释中包含了大量典章制度、名物典故和史实人物等文史知识,它们与原书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国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