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成语故事(草船借箭是什么成语还是寓言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草船借箭是什么成语还是寓言故事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草船借箭”既是成语也是典故。这个典故让我们感叹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同时,殊不知,故事的背后却危机重重!下面我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一、“草船借箭”出处和含义

【草船借箭】,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

赤壁之战前夕,为了攻打曹军,周瑜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表示只需三天。立下军令状后,诸葛亮向鲁肃借来二十只裹着青布和捆着草把的船。前两天里诸葛亮十分悠闲,没有任何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诸葛亮见江面大雾,便邀请鲁肃一起去曹营取箭。在船队接近曹操的水寨时,诸葛亮让士兵将船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并让士卒擂鼓呐喊,制造出进兵攻击的声势。由于看不清江面情况,曹操便下令士兵朝江面射箭。箭纷纷射在了草把和青布之上,等到船的两面都插满箭后,诸葛亮便下令回营。

二、“草船借箭”背后危机重重

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周瑜对诸葛亮是嫉贤妒能,想方设法要除掉诸葛亮,所以“草船借箭”的背后是一个大阴谋,可谓杀机重重!

1、诸葛亮限期三天造箭十万,并且立下军令状,我们说,按照常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况且周瑜暗自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时间短,材料不齐,造箭任务肯定完不成。如果完不成任务,诸葛亮只能被任意处罚。这是危机一

2、诸葛亮草船借箭,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据说是83万),如果曹操没有射箭,而是采取的其他进攻方式,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即使曹操射箭,如果射的是火箭?(带有火把的箭),结果就更不乐观啦。在我们看来诸葛亮就是在玩命。这是危机二。

三、感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1、诸葛亮是忠臣与智者合而为一的优秀代表,集全才于一身,至少获称“五大家”。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今山东)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2、尽管危机重重,但我们不得不说诸葛亮是一个有勇无谋有准备的大咖。我们说一个伟大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成功案例就是最好的诠释,“料事如神”,名不虚传

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能够算出第三天江面必起大雾,有利于隐藏自己,同时可以迷惑敌方,这是天时地利;接下来就是“人”的因素,他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同时还懂得心理学的知识,可以识人性。其实他早已识破周瑜的阴谋诡计,为了联吴抗操的统一战线,所以他先不揭穿,而是沉着应对;他也太了解曹操的多疑性格,面对大雾天气,他令士兵敲锣打鼓呐喊助威,造成全面进攻的气势,曹操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几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一时间箭雨齐发,在大雾散去之前快速返航,最后草船是满载而归。

四、“草船借箭”给我们的启示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比我们优秀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我们要虚心向人请教,要向诸葛亮学习,学习他的心胸开阔;而不是像周瑜那样,嫉贤妒能,最终得不偿失,害的是自己。

2、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他是一个全才,一个有准备有计划的人,他通晓天文地理(气象条件),懂得识人看相(对手的性格);他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他能够成功。我们要做一个全面的自己,就要多学习各种知识,博采众长,积累经验,沉着冷静,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抓住有利时机,一举成功。

以上就是我对“草船借箭”这个成语兼典故的一些理解和看法。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谢谢!

声明:以上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本人公众号!我会及时删除!谢谢!

草船借箭有什么故事

草船借箭只是一个计谋故事

 

草船借箭之事,不管是确有其事,还是小说家罗贯中的杜撰,总之,这个事情值得玩味,诸葛孔明谈笑间蒙住周瑜、欺骗曹操,可谓是瞒天过海之计的上乘之作。

  话说赤壁大战即将开战,周瑜用反间计杀了曹军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不料此计被诸葛亮识破,因此,周瑜断定诸葛亮日后必是东吴大患,非要除掉诸葛亮不可。但是得有借口,不然无故杀掉是要被人耻笑的。找什么借口呢?经过深思,想出了让诸葛亮监制十万支箭的损招。如果孔明完不成,则杀之有名了,定下军令状啊。好,就这么办。于是请来了孔明,让孔明担当监造十万支箭的重任,孔明没办法,实际上胸有成竹,答应不消十天,只用三天即可。当然要把军令状立了。

  老实人鲁肃不忍心让孔明受害,所以前来探望,并责问孔明为什么答应三天,为什么立军令状,孔明请鲁肃帮忙,借二十只船,并准备军士约六百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船边排满草人。当然这件事一定得瞒着周瑜,不然周瑜一捣乱,诸葛亮计策不成,小命休矣。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不仅要防着曹操还有防着周都督。

  前两天都不见孔明造箭,快到第三天早上了,如今日再不交货,就算是违令了,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孔明密请鲁肃,同往取箭,当然鲁肃不知情,跟着去吧。于是20只船用长索相连,趁天不亮,径往北岸进发。将近曹操水寨时,孔明教军士擂鼓呐喊。鲁肃害怕了,问:“曹兵齐出,如何拒之?”孔明笑道:“我料曹军于大雾之中必不敢出。我等只顾饮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果不出孔明之料,曹军怕中埋伏,不敢轻动,先拨三千弓弩手乱箭射之,后来又填兵助射,射箭者约有万人,那真是箭如雨发,射的也比较准,都射到船上草人身上了。船的一边接满以后,孔明又命掉转船身,另一面也开始接箭。接满以后,孔明命船上军士大喊,“谢丞相赠箭!”等到雾散,曹操也知道是中计了,也只有后悔的份了。

诸葛亮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已得十万余箭,周瑜只得服气。

草船借箭到底是不是成语

草船借箭是成语。草船借箭 拼音: cǎo chuǎn jiè jiàn简拼: ccjj 解释: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