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何为三宫,何为六院”皇帝真的只有72个妃子吗?皇帝如何在故宫的前三殿和后三宫游

 

2023/7/7 16:48:43 ('互联网')

本文目录

“何为三宫,何为六院”皇帝真的只有72个妃子吗

三宫六院是以故宫的建筑而命名的。三宫六院都在故宫的内廷。三宫指皇帝居住的乾清宫、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以及乾清宫和坤宁宫中间的交泰殿。取自易经。有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六院,其实是十二院。三宫东、西两侧各有六宫。东路六宫”即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和延禧宫;“西路六宫 ”为:永寿宫、翊坤宫、 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太极殿(启祥宫) 。因各宫均为庭院格局建筑,故称为“东六院”和“西六院”。

北京故宫是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的皇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的中心点。是中国最伟大的建筑物。以三大殿为中心。分外朝和内廷。

外朝的中心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称三大殿。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内三宫。是皇帝皇后居住的正宫。

皇帝是不是只有七十二个妃子。每个皇帝都不一样。有的还后宫佳丽三千呢。按清朝制,后宫共分8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其中皇后1人,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固定人数。按每个皇帝不同情况而定。

历史上妃子最多的皇帝,秦始皇的后宫号称超过万人。《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先帝后宫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这数量就不少,最后估计都陪葬了;汉武帝,后宫数万人。汉武帝曾说,可一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晋武帝,开始怕老婆。老婆死了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全国停止一切事物,选妃。有隐瞒不报,一律论罪。相传后宫也余万人之众,因为妃嫔众多不知道该临幸谁,就采用了雨露均沾的方法。坐着羊车,羊走到哪里吃草就到了那临幸嫔妃;唐玄宗,白居易写先帝侍女八千人,白居易写后宫佳丽三千人,其实元朝这个数目。李隆基的后宫高达4万人。玄宗一朝长安城内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和东宫大内、上阳两宫。有宫女达4万人。远远超出72嫔妃的数目。

李隆基杨玉环。

当然,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只有一个老婆。那就是明孝帝朱佑樘。只有皇后张氏。一生无妃嫔。可惜英年早逝。明史评价其恭检有制,勤政爱民。

朱佑樘

皇帝如何在故宫的前三殿和后三宫游走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宽泛,其实皇帝在宫中,被人“抬着”走的时间比较多,如果他想去前朝或者后宫某位妃子的寝室,坐轿子比较多。

现在有些清宫剧把皇帝去太和殿上大朝写成这样(如下图)

其实这是错误的,拿脚趾头想想都知道皇帝不可能这么踩着上去。

那么,皇帝如果想去三大殿,尤其是最重要的太和殿上大朝时会怎么去呢?

一般来说,会从乾清门这出来(如下图)

然后由太监抬着他,“飞行”在保和殿后面的这块大的云龙石雕上,飞上三大殿的台基,然后再进入到保和殿、中和殿和太和殿。

如果是举行大朝礼,皇帝会在中和殿稍事休息或者换换衣服。

你们看这座中和殿,它四面都可以开启,就像一个亭子一般。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就喜欢大雨时来到这座中和殿,然后把四面的隔扇门全打开,看着三大殿台基上这些螭首吐水,千龙吐水,自嗨一会儿。

“皇帝在后宫游走”

皇帝在后三宫的通行在史料里并无明确记载,毕竟这宫里就是他的家,他想去哪都可以,不过有一点,妃子们居住的东西六宫正殿里都会放一把御座(如下图)

其实就是等着皇帝过来坐坐。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两朝皇帝有一位比较特别的——溥仪。

那时,自行车传入中国,他也在宫中搞了一辆到处骑,为了骑车方便,他还把后宫很多宫殿的门槛给锯了,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古代皇帝都有‘三宫六院’,哪位达人给说明下是哪三宫核哪六院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流传着皇帝后宫里“三宫六院”的说法,那么是哪“三宫”、“六院”呢?

三宫,指的是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据考证,其实,民间一直说的三宫六院,这只是明、清以后的体制。

最早的三宫,是指诸侯国的夫人所居住的处所。而天子的后、妃所居之地被称为六宫。

《礼记》里载:“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周礼?天宫内宰》言:“王后帅六宫之人。“郑玄注六宫曰:“正寝一, 燕寝五,合为六宫。“

由此可见,六宫原先指的是皇后居住的处所,因此一般用六宫代指皇后,就像后来的小说、影视作品里专门用“中宫”比作皇后是一样的道理。

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诸侯国的消亡,三宫的含义又有了一些演变。

汉朝的时候,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有时候又把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称为三宫。

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宫太后与皇后合称为三宫。后来,又有明确的说法,三宫指的是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

至于说“六院”,原来称为六苑,意思是用后妃所居住的宫院(苑)专门用来代指后妃。后来又有了六宫这个说法。到了唐朝的时候,已经变成专指皇宫里的嫔妃了,把皇后从里面剔除了出来。

历史上人们说的六院,具体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翊坤宫、景阳宫和永和宫;除了东院六宫,另外,还有西路六宫。它们分别是: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和重华宫。

李贺有《贝宫夫人》诗:“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诗句。两位大诗人诗句里所说的“六宫”,指的都是后宫里的嫔妃,而不是专指皇后。

到了明朝以后,把后宫的后妃统称为“三公六院”。

除了“三宫六院”,还有七十二嫔妃的说法。其实,这都是说明后宫体系庞大,皇帝侍寝的女人人数众多而已。历朝历代的后宫体系大致相同,但在数量上、名目上又都各不相同。其实,后宫何至于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呢?

据考证,早在诸侯国时期,各国国君的妻妾就已经很多了。秦汉时期,延续了周朝时期的后宫制度,专门建立了后妃制,就是以皇帝为中心的一套制度。

皇帝的母亲,被称皇太后;皇帝的祖母,被称为太皇太后;正妻,也叫嫡妻,被称为皇后。

由于秦朝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其实皇宫里真正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情况,实际执行于西汉时期。

汉代的后妃爵列一共有八品:分别是1.皇后,2.夫人,3.美人,4.良人,5.八子,6.七子,7.长使,8.少使。

后来,从汉武帝、汉元帝开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他们分别是:1.昭仪,2.婕妤,3.(女圣)娥,4.容华,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长使,11.少使,12.五官,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东汉时又把这种复杂的体制稍微简化了一些,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了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三国、魏晋时期后妃体制又有了新的变化。自夫人以下,魏国把爵秩定为十二等。魏太祖在王后以下定为五等:夫人、昭仪、 婕妤、容华、美人。

文帝时又增设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的时候,又增设了淑妃、昭华、修仪(除去了顺成)三等。两晋的时候,又参照汉魏的后宫体制,在皇后下面,设了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同时又设了淑妃、淑媛、淑仪、修华、 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还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嫔以下。

后来,这种后宫体制又出现了许多变化。因为每一个皇帝登基,都有选秀行动,故此,后宫人数越来越多,除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以外,还有许多普通宫女,她们没有任何头衔,有人甚至都从来没有见到过皇帝长什么样。正如杜牧《阿房宫赋》里说的那样:“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由于后宫体系、人数的增多,队伍无限扩大,后宫又出现了许多的女官,专门管理后宫。

这里只说一个例子。明太祖洪武五年,因为觉得唐朝以来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数太多,开销太大,朱元璋把六局二十四司拆撤成六局一司。

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总管六局事务。一司为:宫正,掌管戒令责罚。品级皆为正六品。宫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减少一百四十多人。

总之,民间所说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