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年华”是民谣吗?我们来听点不一样的…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最近,“水木年华”上了一档音综节目,争议很大。这种争议不仅仅止于舞台上,甚至也延伸到了舞台外,即有很多的声音怀疑他们到底是不是一个民谣组合。

这个事情说来话长,因为在我们的音乐环境里,似乎一直有些不一样的认定,所以也才有了伪摇滚、伪民谣这些发明。

而如果单纯从音乐技术和表达来讲,虽然从2001年组建至今,走过22个春秋的“水木年华”,有过几次成员的调整,也有很多音乐的变化,但其骨架始终就是标准的民谣。包括有很多作品,“水木年华”都以吉他为主线条,并且辅之以漂亮的和声,音乐文本也涉及了故乡、山川、理想、爱情、生死等人文主题,但怎么就不是民谣了呢?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而我的理解呢,可能因为“水木年华”出道即巅峰,并且因为《在他乡》和《一生有你》这样的作品迅速出圈,从一开始,他们被认知就是在更多的主流舞台,于是反而给人一种“水木年华”并不在民谣圈,他们是主流组合的印象。

当印象成为标签,当标签成为印象,乱说乱说,愈说只有愈远……

其实,与其面红耳赤争议是不是民谣,不如从“水木年华”历年的作品里寻找答案。而在这里,我也想另辟蹊径,在盘点“水木年华”历年专辑时,绝不挑那些大热的、每次大型活动都必唱的所谓金曲,而是介绍那些最冷门的作品。

告诉你一个秘密,有时候你要知道一个歌手(乐队或组合)是不是足够优秀,或者他们真正的本色和本质,从冷门作品入手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案。而且是越冷门越不为人所知越好,因为当一个歌手(乐队或组合)连冷门歌都能唱(写)的很好,做到作品质量的无死角,那才是真的好。

《墓志铭》By《一生有你》2001

这是“水木年华”的第一张专辑,不用说,这张专辑的焦点之作,一定是《一生有你》,而我要推荐的,是《墓志铭》。

《墓志铭》是卢庚戌词曲的作品,这首歌曲其实是对于卢庚戌来讲很重要的作品,甚至是奠定他创作根基的作品之一。这首歌非常简单,只有两段八句词,歌词的意象很简单,把爱情与生死划上了等号。

展开全文

而以墓为主题,是八十年代白衣飘飘的时代,很多诗人选择的方向,因为一个诗人只有读懂生死,也才能体现出诗歌背后那些文字穿越时空的力量。从这一点上来讲,卢庚戌显然是受到了诗歌的影响,并将诗唱成了歌。所以,唱诗也成了“水木年华”创作和表达的某种根基。

可能是因为墓这个意象,对于主流大众终究不太吉利,所以《墓志铭》这首歌并没有大范围的传播,但我觉得这是“水木年华”早期很重要的一首歌。“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见你”。浪漫死了,也美死了。

《当我老了》By《青春正传》2002

《青春正传》里的《当我老了》,需要注意一下歌名,这并不是好后赵照在《中国好歌曲》唱红的、根据诗人叶芝作品谱曲的《当你老了》,《当我老了》是卢庚戌词曲、李延亮编曲的作品。

《当我老了》可以说是一首民谣的不能再民谣的作品了,无论是吉他伴奏的结构,还是歌词的文本内容。这首歌曲讲述的就是未来的孩子和老了的我之间的关系,是假设、是猜想,也是想象,一切就和《未来的主人翁》、《未来的街头》等华语经典歌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我老了,孩子却在遥远的国度,是一种浪漫的忧患,放到现在这个越来越老龄化的社会,同样是一种现实主义的预言。诗歌,有时候并不仅仅是幻想,也是现实。

我特别喜欢旋律中加入的“梆梆梆”的唱段,而且很巧妙的融入了前苏联或者前南那些东欧地区的民谣元素。这其实也是中国当代民谣的养分源头,这种无形的融合,也实证了“水木年华”的民谣源头。

《新年快乐》By《3》2003

《3》其实是“水木年华”的一张新歌+精选集,但这张专辑对于“水木年华”却有很大的意义,除了有《在他乡》这样一首经典之外,新成员缪杰和姚勇的加入,也开启了“水木年华”的第二段旅程。

这张专辑只有三首新歌,《在他乡》自然不用多加介绍,而我要推荐的则是另一首不算大热的《新年快乐》。

叫《新年快乐》的歌曲有很多,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大众型的题材。而“水木年华”的这首《新年快乐》,其实是很能体现出民谣音乐的创作视角的。

这个视角的体现,就是细腻又细微,强调对街头、对小人物,对那些纤细情绪的感触。整首歌曲充满着市井气息,歌者是孤独的、世界是喧嚣的,而他看到的却是更多平凡的人、平凡的生命。

但歌曲本身又不是灰暗和绝望的,轻盈的吉他和小打的律动,让整首歌曲又非常的温暖和具有生命力,而且从音乐动态上,也很有一种走唱民谣的质感。

《逃亡列车》By《70 80》

《70 80》是一张音乐和题材都相当多元的专辑,除了因为高旗、卢小旭、李延亮、讴歌、刘文泰和Funky等顶尖摇滚乐手的加入,让专辑变得非常摇滚和硬朗之外,专辑也跳脱了国内民谣风花雪月的主题,呈现出非常文学性的一面。

像《垮掉的一代》、《少年维特的烦恼》和《二十二条军规》,就都是以世界名著为蓝本创作的作品,而我在这张专辑里要推荐的歌曲,则是《逃亡列车》。

《逃亡列车》是一首探讨家庭暴力问题的歌曲,在当年的中国内地,这种类型的歌曲其实是挺少的。其实,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水木年华”的人文精神。而且,他们并没有把这种人文精神,当成一种固化的模式和套路去延续,只是保留了一些梦想和远方等空泛的概念,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的关注,也让“水木年华”的音乐,同样具备了摇滚乐的批判精神。

当然,批判精神同样也是真正民谣的内核之一。

《生命之诗》By《生命狂想曲》

《生命狂想曲》是一张当年拿了很多奖的专辑,这也是一张在音乐技术及多元化方面,达到“水木年华”巅峰的专辑。而且,当年真的有很多人,因为《完美世界》这首歌,知道了《完美世界》这款网游。

这就是音乐的延伸魅力之一。

这张专辑用了很多高规格的交响乐配置,所以音乐听起来也有很强的史诗气质,更有一种史诗摇滚的味道。

这里特别推荐《生命之诗》这首歌曲,女高音歌唱家杨明明的开场,真是叫人惊艳,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谣作品的纬度,让诗歌因为与古典音乐的结合,成就了从听觉到精神的多重震撼,真正做到了生命之诗般的壮阔。

而卢庚戌在这首歌曲里的创作,也是对《墓志铭》的某种延续,只不过格局更大了,音乐气场也越来越强了。

《水仙》By《双重幻想》

《双重幻想》同样是一张高水准的专辑,而这张专辑里用到的元素也很有意思。

《莫斯科的黄昏》虽然采样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元素,这一点倒是非常具有中国民谣的传统,但“水木年华”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们将俄罗斯元素和金属音乐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史诗民谣摇滚的篇章。而《夜风里的玫瑰》则融合了拉丁元素,让民谣有了异域的风情。

我要推荐的则是一首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的作品:《水仙》。

《水仙》是“水木年华”曲库里非常另类的一首民谣,甚至在中国民谣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一首民谣。从题材和氛围来讲,这是一首很“丧”、很暗黑的民谣。但“水木年华”的演绎,则把这首歌曲在情绪和技术两端处理的非常平衡,以至于有了一种艺术民谣的效果。

作品的编曲非常简单,只有一把箱琴从始至终如倾诉般的弹奏着,从泛音到和弦,简约却不简单。而卢庚戌则用高低音声部的纵深演绎,再结合对位的和声,更是把骄傲、冰冷、死亡等意象,呈现得极具立体线条,既有共情度极高的痛感,又有艺术层面的华彩,在众多的中国民谣经典作品中,都算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最好的年华》By《启程》

经历了《生命狂想曲》、《双重幻想》等专辑的大开大合、多元融合,“水木年华”在《启程》专辑里,又回归到了民谣的原点。

这张专辑的《启程》实在是太出圈了,也成为了后“水木年华”时代的代表作,在校园民谣几乎已经消亡的时代,“水木年华”的这首《启程》,无疑是传承了这一脉的香火,其中的清新清爽、悦耳动听和意气风发,真是少年最好的模样。

这张专辑我想要推荐的是最后一首《最好的年华》,这同样是呈现“水木年华”最好一面的歌曲,尤其是卢庚戌和缪杰的和声,也是最大限度发挥出了男声二重唱的魅力,而男声二重唱在民谣世界里,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这首歌曲也让人想到了早年的台湾现代民歌运动,那种质朴、唯美,也是音乐最好的年华。

《像青春一样怒放》By《怒放之青春再见》

这张专辑既是“水木年华”的专辑,也可以说是当时电影《怒放之青春再见》的OST,而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卢庚戌。

《怒放之青春再见》是青春片、是文艺片,也是一部音乐大片,而收录在这张专辑里的作品,更是首首都像主打歌。

除了《青春再见》之外,这张专辑有很多歌都很出圈,像《为梦而生》、《Hi自由》,而我要推荐的是专辑最后一首作品《像青春一样怒放》。

很多时候,国内的民谣总被认为是小众音乐,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确实如此。因为有时候很多民谣创作者在创作时,都比较注重自我和周遭,所以立意和呈现都会显得比较小。

而《像青春一样怒放》则是一首有着大歌气质的民谣作品,它更像是在一个更高的纬度,俯瞰青春,清新的旋律因此也有了壮阔的效果。

《坦白书》B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