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抱来一个男孩说是前朝皇孙,赵匡胤说了一番话,让人敬佩不
发布时间: 2023-07-17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突然之间得重病而死,他7岁的儿子柴宗训在宰相范质的扶持下继承帝位,是为恭帝。对于后周来说,此时的政局极为不稳,出现了“主少国疑”的局面。

当时任殿前检点的赵匡胤准了时机,(“殿前检点”是一个有实权的官职,它是禁军的统领,掌管亲军,下设左右卫将军)与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正在酝酿着一场兵变,这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

此后,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了北宋的开国皇帝。照理说,江山有能者居之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可是赵匡胤世受皇恩,在后周危难之时发起兵变,夺了柴氏的江山,总归有点说不过去。即便是赵匡胤本人也心怀愧疚。

于是,一系列针对后周皇室及贵族的优待条例一一出台,当上皇帝后,赵匡胤就对属下声明:对后周皇帝和太后不得有冒犯之处,对后周公卿也不能稍有欺凌,对京城百姓以及市朝府库不得侵扰,违令者将予以严惩。从这一点上来看,宋太祖赵匡胤也算是一个仁慈之主了。

赵匡胤进宫后,对后周皇室依然很尊敬,为他们安排好了新的出路。但是有一点他还是明白的,既然夺了人家的江山,虽然斩草除根这种事做不出来,但是也得做好必要的防范,以免这些人东山再起。因此柴宗训被封为郑王,迁往房州,以绝后患。

可是,不久后,一位宫女抱来了一个小男孩交给了赵匡胤,并告诉他这是周世宗的儿子。当时,恰好范质、赵普、潘美等大臣也在旁边,他们和赵匡胤一样,以前都是周世宗的手下,如今改朝换代,跟了新的主子。

见到这个男孩以后,赵匡胤的内心是矛盾的,他一时间不知如何处理此事。于是他便问起了身边的几位大臣:“该如何处置这个前朝皇孙?”赵普和范质不假思索便回到道:“不如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唯独潘美一声不吭。赵匡胤觉得奇怪便问潘美如何处置,可是潘美低头不语,不敢回答。

赵匡胤是何等聪明之人,他知道潘美想的是什么,于是也就没有再逼问,只是望了望天,喃喃自语地说:“即人之位,杀人之子,于心不忍啊!”潘美这时赶紧插话了说:“我和您都曾深受周世宗大恩,要是劝你杀了这个孩子,那对不起世宗,若是劝你不杀,您必然怀疑我的忠心。”

赵匡胤觉得潘美说的在理,就顺势对潘美说:“世宗的儿子不便做你的儿子,不如就给你做侄子吧”,潘美赶紧谢恩,将这个孩子带回家中,当成亲生骨肉一般抚养。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赵匡胤的仁慈与智慧,他不仅顺水推舟把孩子做了巧妙的安排,即不用担上“即人之位,杀人之子”的恶名,又因为孩子由重臣潘美监护,不怕他日后兴风作浪。一个皇帝能把这样棘手的问题如理的如此符合天意、人情,是极为难得的。

自从潘美将孩子带回府中以后,赵匡胤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此后一直不闻不问,潘美也从不对赵匡胤提及孩子的任何事情,就好像这个孩子从未出现过一样,君臣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

作为开国皇帝,赵匡胤确实有可取之处,他没有对前朝皇室进行打击,也没有对开国功臣进行清洗,这也正是他没有成为孤家寡人的秘诀。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