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羡鸳鸯不羡仙神回复(“只羡鸳鸯不羡仙”,它的下半句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只羡鸳鸯不羡仙”,它的下半句是什么

这句话没有上下句,是根据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长安古意》中化来的俗语。原句为:得成比目何属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翻译: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愿做凡人不羡慕神仙。比目和鸳鸯真是值得羡慕,只是君看不见他们成双结对。

“只羡鸳鸯不羡仙”是什么意思

平时大家说的一般都是下面这首诗里的一句: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借问吹萧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
其意思是:只羡鸳鸯不羡仙,宁愿像鸳鸯一样恩恩爱爱在人世间活者,也不愿像神仙一样,孤单的存活于天地间。

只羡鸳鸯不羡仙下一句

只羡鸳鸯不羡仙下一句是: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选段: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译文:

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愿做鸳鸯不羡慕神仙。比目和鸳鸯真是值得羡慕,只是君看不见他们成双结对。最恨帐前绣着孤鸾,愿将门帘贴上双飞的绕着花木梁的燕,帷幔和翠色的羽被被撒上郁金香料。

出处: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诗歌赏析

七古中出现这样洋洋洒洒的巨制,为初唐前所未见。而且更好在感情充沛,力量雄厚。它主要采用赋法,但并非平均使力、铺陈始终;而是有重点、有细节的描写,回环照应,详略得宜;而结尾又颇具兴义,耐人含咏。它一般以四句一换景或一转意,诗韵更迭转换,形成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

在宫体余风尚炽的初唐诗坛,卢照邻“放开粗豪而圆润的嗓子”,唱出如此歌声,压倒那“四面细弱的虫吟”,在七古发展史上是可喜的新声,而就此诗本身的艺术价值而论,也能使他被誉为“不废江河万古流”。

只羡鸳鸯不羡仙对下一句

十里平湖霜满天, 寸寸青丝愁华年. 形单影直对相望 只羡鸳鸯不羡仙. 出自 卢照邻的 《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