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常州别样哭——三哭常
发布时间: 2023-07-06

常州是怎样一个城市?

这个问题,在市规划局今年的地17期通报中是这么来回答的。

城市性质定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制造业基地,文化旅游名城。”

常州将发展为:“现代制造业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的经济强市;历史文脉彰显、现代科教先进的文化名市;联东接西、承南启北的区域性枢纽城市;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

在给城市的性质定论时,该通报是这么说的:“2002年6月,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分为专题研究、规划纲要、规划编制三个阶段。在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高校院所共同参与下,完成了”常州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城市综合交通“、”城市生态与景观规划“及”现代制造业基地布局“等四项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并于2003年11月通过了部省级论证。”

在给城市性质定论中,准确些说的话,应该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逐渐不重要的中心城市、加工业基地、以文化衰败为经典的旅游名城。”

至于她将发展成如何风貌的城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愿望,而愿望总是美好的。不管怎么说,在对将来的期望中没有再写进“特大型城市”这样的口号,还算是托着下颚在说话。常州近年两个莫名其妙的口号,一个是“建设学习型城市”,另一个就是“把常州建设成特大型城市”。这两句话的本质是什么呢?苏州无锡人给了两句切中要害的评论,说常州人是:实事虚做;虚事实做!

不无道理啊。

稍微有头脑的人就觉得可笑:何为学习型城市?

不管怎么说,这么一个极其荒唐可笑的口号,居然使前任市委书记得益诸多,全国党代会期间,还专门安排出时间和房间来,让他做“学习型城市”的经验介绍。可看看周遍的兄弟城市,人家没有提口号,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一直做得比常州好。常州人的脑子用到哪里去了?李的任虞,一到常州,在完成了他的整人运动之后,便来了个“我为常州添光彩”活动。当时常州一个写影评的傅志泉就撰文在日报周末说过,添与争的区别。常州要的是争光彩,因为你没光彩啊,所以要努力啊;嘿,虞的心计很好,钦定为“添”,那意思就是他给常州带来了许多光彩了,在此基础上,添些即可。虞还真有两把刷子,真的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啊。结果呢,虞在任内便被省委组织部一个电话,让他旁边稍息了,李走马上任。虞便去了人大,与都了数年的孟一起混余生去了。

如果说“学习型城市”还勉强能理解的话,要把常州建设成为“特大型城市”就完全把常州人给懵住了。

什么是特大型城市?

上海、北京、广州算不算?

如果算,你能把一个三江三角洲上的弹丸之地建设成它们那样?这多少有点癞蛤蟆打哈欠,口气未必太大了吧?如果这些城市还不算,那就更不好说了。这么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痴人说梦,皇帝新衣,居然还是常州弄出一套套方案来了。

建大学城便是一例。

迄今为止,常州有一所拎得出手的大学吗?好象没有吧?

你凭什么就能把国内一流的大学教授弄到你常州来?你凭什么就能让国内一流的生源报考你常州的大学?你有经济实力?还是有文化资源?两手一拍,连个屁都没有。那这样的憧憬也就是屁话一句了。明知道是某个人吃饱了撑不住了,溜出来的一个屁。常州人居然把它当成了一台戏,有招有式有模有样地唱开了。报纸和电视,跟在后面天天起哄,当然这也是有人指使所为啊,有难言之隐。但报社搞言论的虞博士也像煞一回事情地跟着渲(性格特点有哪些?性格特点包括无力性格、不适应性格、偏执性格、分裂性格以及爆发性格等。)染,咱们不说他是否有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那个要求太高。他连起码的基础的常识都匮乏。要不说如今的博士不值钱呢,可见一斑。

理论上的东西俺也说不清,文化俺也不说了,那就不说。还是逛逛常州城,看看这个城市的眼光和胸怀吧。

既然文章的开头是引用了规划局的通报,不妨再多引用些,凑凑文字,“5月12日,局领导张东海、沈小勇、顾春平带领有关人员前往常州纺织工业园进行了现场办公。张局长表示,我局将本着”三个按照“的原则,按照总体规划对常州纺织工业园的定位,按照国家强制性规划技术规范要求,按照建设”全省第一、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纺织工业园的定位,全力支持园区的发展建设,对常州纺织工业园控制性详规进行适应性修改。张局长还对纺织工业园规划管理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天宁分局供稿) ”

全省第一、国内一流、世界著名能不能建成姑且不去怀疑,但是建成之后呢?它的命运将会遭遇何种窘境?

常州亚西亚影称就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子。

建造当初,那可是亚洲一流的电影城啊。当初是何等的辉煌,国家领导人来参观,外国游人来参观,进去走走看看,还要买一张观摩票,如今呢?连鸡肋都不是了,除了亏本,还是亏本。

是谁把亚细亚影城搞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自影城开业至今,就没有一个够资格与影城想匹配的经营管理者;二是政府对它不仅不扶持,客观上是扼杀了它的生存。

最为明显的是影城门口的那座桥,规划者简直是用屁眼想出来的。

如果哪座桥索性从运河下面通过呢?

如果从影城门口到早科坊这一片是一个广场呢?

如果影城周围的区政府搬迁出来,另找地址,把这里开发成娱乐区域呢?

如果影城周围不做房地产开发呢?

那不仅仅使亚细亚影城能激活,还能激活运河边上的梳篦巷仿古一条街。还可以带动常州的娱乐行业。而那座怀德桥的建造,不仅没有缓解常州的交通,反成了缺德之桥了。既然说到桥了,那就不得不再问问规划局的领导同志,怀德桥、广化桥,同济桥,你们是怎么规划出来的?当然你们可以把责任推给设计部门,建设部门,但就真的与规划部门没有关系了?上桥红灯,下桥红灯;桥这边是十字路口,桥那边也是十字路口。倒也正是杰作啊。

“4月7日,孙国建副市长召集市相关部门及城市建筑专家召开”城市建筑与城市景观“问题座谈会,与会人员针对城市建筑特色及城市景观设计等问题各抒己见,为常州城市建设出谋划策。张东海局长在座谈会上指出,营造城市特色首先要追求建筑功能的合理布局,对常州市建筑景观从建筑高度、建筑造型、建筑色彩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通报13期》”

会议全是好会议,但结果呢,似乎很少能看见好的结果。

常州最不要脸皮的建筑在哪里?

在原先的老体育场里。

最为无耻的建筑是谁家的?

建委的。

当年老体育场拆出之后,这里应当是一个很好的广场啊,因为常州市里从来没有一个空旷之地供人小歇。如果在这里规划成为一片绿地,花花树树,城市的面貌会为之改变,品位也随之提高。想当年,“中吴要辅”的牌坊就是竖在老体育场与三职高之间的。本来在老体育场让出之后,那里是可以成为常州一个很好的景点之地,谁知道建委捷足先登,在那里建造起自己的办公大楼了。这与市公安局在青果巷头上造大楼,成为犄角之势,同样彰显出权力淫威。

再转到西瀛里看看,那里有新建造的明城墙,花了上亿的资金。据说那是常州保存、开发文物的得意之作。

沿运河开发成绿化带,无疑是该值得肯定的,恢复常州江南城市固有的名节。但在西瀛里把本来烂香蕉一段的城墙,扩建成现在这种颇有气势的仿古建筑,既不能与梳篦巷的仿古建筑有形成情趣之势,又不能辅之以商业繁荣。反而破坏了人们对古运河眺望的视线,使运河之流长源源到了这里,忽然就断了一截。本来沿运河和市河开发绿地,一路通畅,到了这里却弄出一段盲肠来。如果你要保存历史,把原先的城墙加固、修复,也就足够了,如今弄出这么一段东西来,谁不知道是怎么弄来的?被外人所见,反倒觉得常州在自己编造故事呢,时兴造假,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都是这般的虚伪着。

有那笔钱,你去把马山埠黄仲则的故居修复一下啊。写出“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常州清代诗人,活着的时候,穷困潦倒,“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为了生计,在外奔波,终究在35岁那年,病死于山西运城的一座破庙里,幸得好友洪亮吉护送尸体回常州,要不也是遗尸于他乡野外啊。而今,洪亮吉故居修缮一新,对外开放,而在清代诗坛上出类拔萃的黄仲则故居,摇摇欲坠,反而是多少人,觊觎着那块地皮,准备一掀了之,另做他用。“黄仲则的诗歌,在风雨飘摇的旧时代,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如瞿秋白、郁达夫等都是黄的崇拜者。郁达夫的旧体诗,就很像黄的风格,清丽兼有豪情。”

“黄仲则名景仁,又字汉镜,江苏武进人。他是清乾隆时一位杰出诗人。”如今又有几个人知道黄仲则呢?瞿秋白也有“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之叹。

常州人啊常州人,在对待洪亮吉与黄仲则两人的故居上,就可以看出咱们的厚黑之心了。洪氏是学者,更重要的是朝廷官员;而黄氏呢,仅仅是个鼎鼎大名的诗人。那么,回过来说,洪氏假如仅仅是学者,而不是官员呢?厚此薄彼,良心鲜见。再说黄仲则毕竟还是黄庭见之嫡传后代啊。极具讽刺的是,在西瀛里草丛中,居然还有在小石块上镌刻着黄仲则的诗句,还真是黄仲则一再遭遇常州人之遗弃之写照: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行文至此,怅然若失。我们把一切归咎于体制之时,终究根源,乃是文化之结啊。俗语所言是及:没有文化,走遍天下。不写了,不写了。如此哭诉常州,结缘亦深。但如秋白在《多余的话》前引言,知我的人知道我心为常州所忧,不知道我者,真的怀疑我另有所求。还是再引黄仲则诗句做结束语吧:万古秋心吟不得,倚栏凄绝夕阳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