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延安市是个什么地方?延安有多少年历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请问延安市是个什么地方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 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扩展资料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无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也好,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也好,关键都要靠实事求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了实事求是,才能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延安

百度百科-延安精神 (革命精神)

延安有多少年历史

椐史料记载,夏,今延安市属雍州。商,属鬼方。西周,为犬戎与猃狁领土。
  春秋时,本境为白翟部族所居。战国初期,中部和北部属魏,南部属秦,后全部为秦。
  秦统一六国(前221)后,本境属上郡。
  汉仍为上郡。
  北魏,在本区南部设北华州和中部、敷城、义州、乐州4郡,北部设东夏州和遍城、定阳、上郡、朔方4郡,以及夏州的金明郡。西魏始设延州、敷州、丹州。
  隋开皇三年(583),撤遍城、文安、中部、敷城、丹阳、乐州、金明7郡,仍设延州、敷州、丹州。大业三年(607),废州制,设上郡和延安郡。隋义宁元年(617),增设丹阳郡。
唐、本区属关内道。武德元年(618),撤上郡、延安、丹阳3郡,设鄜州、延州、丹州。武德二年(619),增设坊州。天宝元年(742),废州制,设延安、洛交、中部、咸宁4郡。乾元元年(758),又废郡制,复设延州、丹州、坊州、鄜州。
宋,本区属永兴军路,仍设延州、鄜州、坊州、丹州。宋初,西北部被西夏占据。收复后,设保安、定边2军。庆历元年(1041),设鄜延路。元佑四年(1089)延州升延安府。
  金仍设鄜延路,初辖延安府、鄜州、坊州、丹州、绥德州(辖地在今榆林地区)及保安、定边2军。皇统六年(1146),撤定边军。大定十一年(1171),降保安军为保安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保安县为保安州。
  元置延安路,领鄜州、葭州、绥德州(后2州在今榆林市区)。
  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延安路改设延安府。
  清雍正三年(1725年),鄜州升直隶州。本区有两个省辖行政建置延安府和鄜州。
  民国2年(1913),撤府、州,属县改隶榆林道。民国9年(1920),道治迁置肤施城。民国17年(1928),废道,诸县由省直辖。
  民国23年(1934年)建立陕甘边和陕北两个苏区。
  1935年11月,陕甘边和陕北两个苏区改称陕甘省和陕北省。1936年5月,合为陕甘宁省。西安事变爆发后改称中华民国特区。1937年9月6日,改称陕甘宁边区,11月10日改称陕甘宁特区。1938年1月,复称陕甘宁边区。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5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9月6日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
  1942年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新建吴旗县,隶属三边分区。 11月,设延属分区。
  1943年1月,成立延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延安市和延安、子长、延川、延长、固临、甘泉、富县、志丹、安塞9县。
  1945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迁往西安市,11月5月,改为陕北行政区。
  1948年1月,黄龙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辖洛川、黄陵、宜君、宜川、黄龙、澄城、韩城、合阳、白水、富平10县。
  建国后,1950年5月改设陕西省延安分区,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称延安专区,设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
  1955年5月,改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
  1968年8月,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
  1969年9月,改称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6月,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延安地区行政公署。
  1996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1997年1月8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撤销县级延安市,设县级宝塔区。1996年辖1区12县19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3416个村民委员会,162个居民委员会,463354户,19037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332人)。
2011年6月24日,省民政厅带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延安市撤乡并镇工作方案的批复》,同意了我市撤乡并镇的方案。延安市辖1区12县、122个乡镇(31乡、91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9万。全市撤并乡镇41个,撤并率达到25.15%。
  1945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迁往西安市,11月5月,改为陕北行政区。
  1948年1月,黄龙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辖洛川、黄陵、宜君、宜川、黄龙、澄城、韩城、合阳、白水、富平10县。
  建国后,1950年5月改设陕西省延安分区,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称延安专区,设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
  1955年5月,改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
  1968年8月,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
  1969年9月,改称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6月,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延安地区行政公署。
  1996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1997年1月8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撤销县级延安市,设县级宝塔区。1996年辖1区12县19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3416个村民委员会,162个居民委员会,463354户,19037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332人)。
  2011年6月24日,省民政厅带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延安市撤乡并镇工作方案的批复》,同意了我市撤乡并镇的方案。延安市辖1区12县、122个乡镇(31乡、91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9万。全市撤并乡镇41个,撤并率达到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