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恋人》(博尔赫斯的诗《恋人》理解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博尔赫斯的诗《恋人》理解体会

博尔赫斯和恋人选自《博尔赫斯大传》《恋人》是博尔赫斯的一首诗。文:博尔赫斯,译:王永年月亮、象牙、乐器、玫瑰、灯盏和丢勒的线条,九个数字和变化不定的零,我应该装作相信确有那些东西。我应该装作相信从前确有波斯波利斯和罗马,铁器世纪所摧毁的雉堞,一颗细微的沙子确定了它们的命运。我应该装作相信史诗中的武器和篝火,以及侵蚀陆地支柱的沉重的海洋。我应该相信还有别的。其实都不可信。只有你实实在在。你是我的不幸和我的大幸,纯真而无穷无尽。

关于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西班牙文:Jorges Luis 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作家。 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父亲豪尔赫·吉列尔莫·博尔赫斯(1874-1938)是位律师,兼任现代语言师范学校心理学教师,精通英语,拥有各种文本的大量藏书;母亲莱昂诺尔·阿塞维多(1876-1975)出身望族,婚后操持家务,但也博览群书,通晓英语;祖母弗朗西斯(范妮)·哈斯拉姆(1845-1935)是英国人,英语是她的母语。
中文名: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外文名: Jorges Luis Borges
民族: 犹太
出生地: 阿根廷
出生日期: 1899年8月24日
逝世日期: 1986年6月14日
职业: 作家,翻译家
代表作品: 《博尔赫斯全集》

〔阿根廷〕博尔赫斯《短歌(二首)》爱情诗赏析

〔阿根廷〕博尔赫斯《短歌(二首)》爱情诗鉴赏

〔阿根廷〕 博尔赫斯

1

在高山之巅

花园盛满了月色,

月色是金的。

更贵重的是夜影下

你嘴唇的轻触。

2

暮色隐藏下

一只小鸟的独鸣

已归于沉默。

你徘徊在花园里。

你想必缺少什么。

(飞白 译)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小说家、诗人。1899年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位有英国血统的医生家庭。童年时期接受英国家庭教师授教,大量涉猎了欧美名著。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923年开始出版诗集。他的创作受到西班牙极端主义流派影响,以及卡夫卡、爱伦·坡等人的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短歌》是博尔赫斯学习日本古典诗歌的创作成果,具有东方诗歌艺术的韵味。入选的两首“短歌”都写爱情,却各有重点,各有角度,各有各的诗情画意。

第一首“短歌”是外在表现的艺术,从视觉和触觉出发,写视觉所见和触觉所感。重在写色彩、光线和形状,以及细腻的触觉感受。先写高山之伟,次写花园之美,再写月色如金之贵,使我们感到高山花园月色是多么美妙而贵重啊,然而更美妙更贵重的则是情人嘴唇的轻触。由高至低,由远及近,由明到暗,由景色到人物,由视觉到触觉,使我们有历历在目,亲临其境之感。诗文极为简炼,短短五行,却写得妙不可言,含蓄而又充分地表达了对恋人的爱慕与赞美之情。诗中没有铺展的形容,也没有抒情和议论的语句,却写出了生动清晰立体感极强的景象,抒发了强烈的感情,表达了坚毅的爱的意识,显示出诗人把现代诗歌艺术已经掌握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第二首“短歌”是内在表现的艺术,从听觉和精神状态出发,写听觉所听到的声音和精神活动的内容。重写暮色中细微的声音,先写一只小鸟的独鸣,接着又复归为沉默,就是在这夜色的沉默中,听到了恋人徘徊的脚步声。

写得极为细致入微,将极轻微的声音都写出来了,主要是为了表达诗人对恋人体贴入微、关怀倍至的感情。这使我们感到,正是在暮夜沉静之中,诗人忽然听到了一只小鸟的独鸣,接着他在寂静中又似乎听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声音? 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啊,这是你的脚步声,你在花园里轻轻地徘徊。你有什么心思呢?也许你缺少什么?这已由着重写声音转入着重写心理活动,而写声音则正是为写心理活动。“短歌”写到这里收尾,言尽意长,很有东方诗歌的特点。

当然,两首“短歌”的共同点,都是在写恋爱者的感受,而且都着重写精神状态和心理感受。只是在第一首诗中,是通过两个人的外部接触来表达那种爱情的幸福感受。在第二首诗中,是通过两个恋人的心理联系和心理碰撞来表达那种爱情的怀恋感受。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时空隧道里永不熄灭的火焰——论博尔赫斯的诗歌

        博尔赫斯全名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他的诗歌意境悠远哲理深刻,文字里激荡着好奇、浪漫、神秘、荒芜、诡谲、魔幻、时间、生死。他是一个极致的超现实主义者,年轻时期受叔本华等唯心哲学家思想影响,被誉为”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曾说“我是个敏感、脆弱、多愁善感的人”,他的诗歌里却是理性哲学和感性文艺的融合。晚年这位阿根廷老人笔耕不辍,用他双目失明的眼睛,为世间万物哭泣。

       最早接触博尔赫斯的诗歌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那时刚升大二。书中的很多句子都已经忘了,但是有几句简短的句子一直记忆至今。“玫瑰,可望而不可即的玫瑰”、“我那时候喜欢的是黄昏、荒郊和忧伤,而如今却向往清晨、市区和宁静。”

       当时浅读他的诗歌,总觉得意境悠远却有股朦胧的忧伤。“玫瑰、迷宫、花园、夜莺、图书馆、月亮”等意象构成他文字的美学符号,它们在他内心世界里疯狂滋长,荡漾出浪漫、荒芜、凄美。 “我知道这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作品,都出自莫测的命运和人类的深情。”

        我从不敢将自己标榜为聪慧的人,可贵的只有那些许对文字的热枕,对我而言,博尔赫斯的文字很美,哪怕句子描述着悲哀。博尔赫斯的小说,诸如《小径分岔的花园》、《恶棍列传》、《莎士比亚的记忆》;散文《我希望的尺度》、《什么是佛教?》等都赫赫有名,文学造诣很高,很多国内读者都是从小说开始了解博尔赫斯的作品。

         我偏爱读他的诗歌,他的诗句子短小、语言精湛,没有矫揉造作,不似油画般浓墨,更像是继续表达的真情流露,让我看到过好奇、纯粹、激情、热爱、混沌与悲哀,在他的诗歌里,人不过是时光里的躯体,随着时光流逝、湮灭,你以为的真实不过是另一种荒诞的人间幻影,你所想象的梦境幻影其实是一种真实,人世间所有的癫狂、沉醉、孤独、困惑、欢乐、悲伤都是一朵会凋谢的玫瑰花,你永远是时间长河里的迷惘者,看似悲哀却不然,更像是直白地点出了生命的本质。

         正如博尔赫斯所言,写诗要像近在咫尺的大海一样给人触动,他的诗歌需要细细嚼腊方能品味诗句的唯美、悲哀、深情和哲理。以下附上博尔赫斯的部分节选诗歌:

《你不是别人》

你怯懦地祈助的  

别人的著作救不了你,

你不是别人,此刻你正身处

自己的脚步编织起的迷宫的中心之地。

耶稣或者苏格拉底

所经历的磨难都救不了你,

就连日暮时分在花园里圆寂的

佛法无边的悉达多也于你无益。

你手写的文字,口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