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四僧(四僧是指哪四个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四僧是指哪四个

“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是明代遗民,4人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
他们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标新立异,创造出奇肆豪放、磊落昂扬、不守绳墨、独具风采的画风,振兴了当时画坛,也予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其中石涛、朱耷成就最为显著。石涛的山水不宗一家,戛然自立,景色郁勃新奇,构图大胆新颖,笔墨纵肆多变,格调昂扬雄奇,是清初最富有创造性的画家。

清初“四高僧”指的是哪四位高僧画家

所谓“四高僧”,是指清初的四位高僧画家。他们是弘仁、髡残、朱耷和石涛,都是明末的遗民,入清以后满怀家国破亡的悲愤和回天无力的绝望,不愿与统治者合作,而遁身空门,以诗文书画作为人生的寄托。他们均擅长山水,朱耷和石涛则于山水之外,花鸟也画得非常之好。他们的绘画,以强烈的个性情绪变化、深厚的传统基础,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清初四僧”名字注上拼音怎么写

清初四增:

1、原济(石涛)yuán jì (shí tāo) :

原济(1642一约1718),清初画家。僧人,俗姓朱。名若极,广西全州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谦后裔,父亲在明末被追杀,时若极五岁,削发为僧得以存活。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后人传为道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老人、清湘陈人、清湘遗人、粤山人、湘原济山僧、零丁老人、一枝叟,晚号瞎尊者,自称苦瓜和尚。善山水花果兰竹,尤以山水一反时人仿古之风,布局新奇,笔墨雄健纵恣,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四僧”。在绘画理论上贡献卓著。他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和“借古以开今”,强调对大自然要有真切的艺术感受,在艺术创作时要“我自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对后来扬州画派和近代画风,影响极大。

2、朱耷(八大山人)zhū dā (bā dà shān rén):

朱耷(1626-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朱统托,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

3、髡残(石溪)kūn cán (shí xī) :

髡残(1612-1692),清画家。本姓刘,出家为僧后名髡残,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石道人、石溪道人,残道者、电住道人。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与石涛合称“二石“,又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好游名山大川,后寓南京牛首山幽栖寺,与程正揆交往密切。擅画山水,师法王蒙,喜用干笔皴擦,淡墨渲染,间以淡赭作底,布置繁复,苍浑茂密,意境幽深。善书法,能诗。存世作品有《层岩叠壑图》《卧游图》《苍翠凌天图》等。

4、渐江(弘仁)jiàn jiāng (hóng rén):

渐江(1610~1664年),俗姓江,名韬、舫,字六奇、鸥盟,为僧后名弘仁,自号渐江学人、渐江僧,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是新安画派的开创大师,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为“海阳四家“。他兼工诗书,爱写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属“黄山派“,又是“新安画派“的领袖。

清四僧是哪四个人 清四僧的简介

1、在中国画史上称“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

2、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取得创新成就,其特点: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都自具风裁。

3、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意识流变使四僧的艺术品格同样光辉夺目。四僧所面对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画传统的高峰。文人画发展到明末,开始兀显出程式化,“摹古”、“泥古”的画风盛行。四僧师传统而不为所缚、学古人仍自有见解,大胆革新,各树一帜,开画坛新风,为文人画的发展拓展了广深的空间,后来的文人画作者如黄宾虹、吴昌硕、齐白石等均受影响。

清初画坛“四僧”是

是朱耷、石涛、弘仁、髡残。

1、朱耷

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字刃庵,取号雪个,后又有个山、道朗、个山驴、朗月、庵、传綮、破云樵者、人屋、驴屋和因是僧、八大山人等号,晚年书画均署八大山人四字。

2、石涛

石涛(1642年-1707年),清初著名画家,广西全州人,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清初,在国破家亡的命运促使下,由桂林赴全州,在湘山寺削发为僧,改名石涛。

半世云游,饱览名山大川,是以所画山水,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为清初山水画大家。

3、弘仁

弘仁(1610年-1664年),清初画僧、诗僧。俗姓江,名韬,一名舫,字六奇,号鸥盟,歙县(今属安徽)人。剃度后字无智、无执,号渐江,别号梅花老衲等。

4、髡残

髡残(1612—1673)俗姓刘,字介丘,号石溪,又号白秃、石道人、电住道人、残道者等,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二十岁出家为僧,住金陵牛首祖堂山幽楼寺。擅画山水,初学谢时臣,后学元四家及董其昌,尤推重北宋巨然。与石涛合称“二石”,张庚《国朝画征录》称其山水“奥境奇辟,面邈幽深,引人入胜。

扩展资料:

四人都是明朝后裔,在政治上对清代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都擅长山水画,却各有风格。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直到近代的吴昌顾、齐白石等画家都有较大的影响。

代表作品:

1、朱耷

传世画迹有《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莲花鱼乐图卷》等。

2、石涛

传世绘画作品有《诗画册》、《黄山人胜图》、《淮扬洁秋图》、《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细雨虬松图》、《梅竹双清图》、《墨荷图》、《蕉菊竹石图轴》等。

3、弘仁

绘有《黄山真景册》、《石淙舟集图》、《三叠泉图》、《春暮林泉图》等。书法宗于米芾,遒逸健放,有《云谷奇公塔铭》等。

4、髡残

所作《溪山幽居图》,用笔精练,极清幽之致。作品尚有《苍山结茅图》、《秋山红树图》、《苍翠凌天图》、《层岩叠壑图》、《茂林秋树图卷》、《水墨山水》等。

清末民初4大名僧分别是谁

虚云禅师(1840~1959),俗姓萧,祖籍湖南湘乡县。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
弘一大师(1880——1942)为民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