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的来由,历史?拙政园的历史与传
发布时间: 2023-07-06

拙政园的来由,历史

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

太平天国的杰出将领忠王李秀成与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拙政园也有着不解的缘份。 清咸丰十年,李秀成率军攻占苏州后,建立苏福省。据《苏台糜鹿记》载,“以复园吴宅东拓于潘,西拓于汪,兼而并之,建为王府”。

据说,李秀成在忠王府时,喜欢在后花园见山楼办公,此楼依山而筑,临水而建,楼上楼下互不相通,比较安全,公务之余,放眼窗外,可远眺西部群山,近观则园中景色尽收眼底。

同治二年(1863),李鸿章占领苏州后,将忠王府作为自己的江苏巡抚行辕,藩臬司也在其中办公。由善后局付白银三千两给原园主吴氏,以园归公,西面的汪姓房屋仍归汪氏。当时官府还附设医药局于园内,行医施药。

扩展资料:

园林特点:

1、以水见长

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庭院错落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拙政园

拙政园的历史与传说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拙政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21)。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拙政园也逐年修缮整治,日益展示其疏朗自然、清新旷远的风格。不期十年动乱,拙政园成为“破四旧”的对象而被迫关闭。

此后,一度改名为“东风公园”,虽仍对外开放,但厅堂的陈设布置已撤除一空。倒影楼后放置滑梯等物,改为“儿童乐园”。文革期间,园林工作人员并无损毁名园之举,还想方设法将古建文物保护下来,使粉碎“四人帮”后,拙政园能够逐步得以治理。

扩展资料:

园林博物馆

始建于1992年。2007年12月4日,园林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紧邻拙政园,占地面积3205平方米,建筑面积3390平方米,园林博物馆设有序厅、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文化、园林传承等五大展厅,以苏州历代名园为例,向游人展示苏州古典园林的丰厚内涵和艺术魅力。

博物馆以造园工具、陈设家具、建筑构建等实物为主要载体展示园林的传统造园工艺,并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

旅游景点

每年春季,拙政园都要隆重举办一年一度的“杜鹃花节”。“杜鹃花节”既是拙政园的一项传统特色项目,也是被苏州市政府列入“苏州旅游节”的重点项目之一。

杜鹃花展期间,将有数百种名贵杜鹃花展出。届时,拙政园内是莺歌燕舞,万紫千红,满目妖娆。不仅让游客在浓浓春意中领略游园的意趣,也让游客在山花烂漫中感受到拙政园这座城市山林的诗情画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拙政园

苏州拙政园门票到底是70还是105

景点级别:AAAAA门票价格:淡季(10月31日~4月15日):70.00元 旺季(4月16日~10月30日):90.00元开放时间:07:30~17:30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东北街178号【门票优惠政策】1. 身高1.2米以下(含1.2米)儿童免票;身高1.2~1.5米(含1.5米)儿童,门票半价优惠。2. 60~69周岁江苏省内老年人凭有效证件,门票半价优惠;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票。3. 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不含成人院校学生)凭学生证,门票半价优惠。4. 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残疾军人凭有效证件免票。5. 凭苏州市老干部局、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发放的离休干部游园证可免票。6. 全国“劳动模范”、市区市级以上(含市级)劳动模范凭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和苏州市总工会发放的“游园证”可免票。7. 凭苏州市环卫工人“荣誉证书”的市区居民可免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