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成请她回国,苏联也多次争取,这位朝鲜女兵却坚持留在中
发布时间: 2023-07-11

在东北有这样一位传奇的老太太,她是朝鲜人,却在中国呆了一辈子。当苏联邀请她去莫斯科担任军事顾问时,她只说要参加解放战争,当新中国成立后,朝鲜元首金日成授予她少将军衔时,她却表示:“我要加入中国国籍”这位曾获得金日成亲自颁发勋章的东北老太太叫李在德,也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而她的英雄事迹,要从东北说起。

在东北出生的朝鲜人

1917年,李在德出生在东北,其实她的祖先是朝鲜人,但因为日本侵略,所以她的爷爷只好带领全家背井离乡,来到东北定居。在她两岁那年,爷爷因为反抗地主被打死,不到一年,父亲也因为抗日壮烈牺牲。没办法,她的奶奶为了防止追杀,只好再次带着李在德逃亡,经过了四年的颠簸,他们最终来到福兴屯安家。

当时,由于日本的侵略,所以很多朝鲜人都会被迫流亡中国,东北作为中朝接壤处,自然接纳了不少东北人,其中就包括朝鲜进步青年崔庸键,他早先毕业于黄埔军校,所以逃到福兴屯后,便萌发了在这里开办学校,培训朝鲜革命骨干的想法。于是,1928年,他和其他的朝鲜人一起创办了松东模范学校,专门宣传社会主义。而此时十岁不到的李在德成为首批报名的学生。

痛失至亲

在崔庸键的影响下,李在德很早就参加了革命队伍。才15岁的她一直在东北为抗日部队送情报。1932年,东北抗联的骨干人物冯仲云,住进了李在德的家里,他经常会在夜里召开秘密会议,讨论抗日的重要问题,此时小小的李在德就负责在外面放哨。

展开全文

几个月后的一晚,李在德突然发现敌情,有几个壮汉鬼鬼祟祟在附近查探,李在德感觉不对,赶紧回去报信。听到消息后,冯仲云很冷静,他让其他同志先走,自己则留下负责销毁抗联的秘密文件。

不久,上百名日伪汉奸就包围了村庄。为了保护革命党,奶奶灵机一动,对来搜查的汉奸说冯仲云是他的哑巴孙子,汉奸不信,一把上前揪住奶奶施以酷刑,连骨头都打断了好几根,但奶奶愣是一声不吭,后来附近村民看不下去,也站出来作证,汉奸这才放过冯仲云。然而几天之后,奶奶因伤去世。

年龄最小的女战士

对于李在德来说,爷爷、父亲、奶奶都被日本人谋害,这是不可能忘记的国仇家恨,所以她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汤原游击队,亲手杀了很多日本鬼子,为自己的家人报仇。当时队长夏云杰认为李在德年纪小,但是作战环境艰苦,所以提出让李在德留在山上,做些缝缝补补的后勤工作,但是李在德态度很坚决,她说自己早已没了亲人,死也要和游击队在一起,无奈之下,队长只好同意让她留在队里继续作战。

后来,李在德才知道自己是汤原游击队当中参军最早的女战士,也是年龄最小的女成员。等到李在德17岁时,这支只有几十人的游击队发展到了几千人,而此时情窦初开的李在德也有了心仪的对象,他叫裴敬天,是全军排行第一的美男子。虽然很多姑娘都喜欢他,但他只钟情于和他一起长大的妹妹李在德。

郎才女貌,志向相投,这原本应该是一段令人称羡的佳话,但是好景不长,1936年,裴敬天在支援杨靖宇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了,这件事对李在德的打击很大,因此之后很久她都无心自己的终身大事。后来冯保天看不下去,给她介绍了另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于保合。

拒绝高官厚禄

结婚后,两夫妻没来得及度蜜月,而是多次带队出击杀鬼子,因为战功赫赫,他们很快成为东北著名的模范夫妻。后来组织缺少在无线电通讯方面的人才,于是李在德就自愿报名学习,在抗战期间,她投入了中共地下党工作,在通讯联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于这位优秀的技术人才,抗战胜利之后,苏联和朝鲜方面多次派人来找李在德,给予数不清的优待,想让李在德加入苏联国籍、或者回到朝鲜。但李在德通通拒绝了,而且还顺势加入了中国国籍。去世之前,李在德叮嘱家人,在自己死后,要把她的骨灰骨灰撒在松花江上。爱国之心,天地可鉴,向这位特殊的中国女英雄致敬。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