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的故事视频(闻鸡起舞的主人公,带着家丁收复故土,为何最后被皇帝活活气死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带着家丁收复故土,为何最后被皇帝活活气死

闻鸡起舞祖逖,一心报效国家,更是带着自己的家丁进行北伐,无奈生在混乱之世,即便拼尽自身全力,也无法改变乱局,自己更是被朝廷所不信任,最后郁郁而终。

闻鸡起舞

祖逖与刘琨二人兮兮相惜,感情深厚,是那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在二人一同担任司州主簿时,一次,祖逖对刘琨说,我以前听说夜里听到鸡鸣是不祥的征召,但是我偏不信这个邪,咱俩干脆听到鸡鸣就起来练剑吧。刘琨一听,大为赞同,于是二人便开始闻鸡起舞,天天如此,一日也不耽误,最终练就一身好本领。

带家丁北伐

晋朝八王之乱爆发,天下一片乱局,久久而不能收拾,建兴元年,晋愍帝即位,命司马睿率兵赴洛阳勤王,但是司马睿正在开辟江南战场,北伐态度消极,祖逖见此积极对司马睿进行劝说,分析利弊,司马睿无奈,也是为了完成任务便给了祖逖千人粮饷,命其自己招募兵士进行北伐,其实就是敷衍了事。但是虽然如此,却并没有改变祖逖北伐的决心,祖逖带上自己的家丁,以及招募一些愿意与自己北伐的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进行北伐并且其势如破竹,收复很多失地,取得了不错的功绩。

遗憾而终

祖逖一生的愿意便是报效国家,收复失土,奈何八王之乱的爆发导致国家的混乱,不是一时一息可以平定的混乱,不仅仅藩王间彼此征伐,朝廷内部也是矛盾争斗不断。太兴四年,晋元帝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统领一方,而祖逖认为戴渊并无此之梦,而自己辛苦收复河南,有远大的才能,却仍不得朝廷信任,甚至还派人来牵制自己,郁郁寡欢。不久,祖逖又听闻王敦嚣张跋扈,朝廷内部矛盾激化,斗争无数,深感失望,感觉自己北伐遥遥无期,最后抑郁而终,享年仅56岁。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祖逖生于官宦世家,历代都有朝中大官,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的,本具有一辈子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祖逖却不贪图这些,反而刻苦学习,熟读百家经典,又闻鸡起舞练就一身本领,最后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国家。不怕别人比自己有钱有才华,就怕比自己有钱有才华的人还比自己努力。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闻鸡起舞、立志统一中原的祖逖为何会被逼成一个“抢劫犯”

世人熟知祖逖,很可能是因为“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故事讲的就是年青时候的祖逖,听到公鸡鸣叫,天还没亮就起床与朋友练剑,锻炼身体、练就武艺,立志报国,后来北伐,为东晋朝廷收复了北方故土,是一位大英雄。但是他为什么又会被人称为“抢劫犯”?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苦衷呢?

祖逖是谁?

祖逖,字士稚,西晋时范阳人 (今保定),东晋有名的军事家。祖逖祖上本来是北方世家大族,世代都是两千石(太守级别)以上的高官。西晋“八王之乱”,皇室诸王,自相残杀,紧接又是“五胡乱华”,少数民族政权称雄,北方乱成一锅粥。公元311年,西晋的都城洛阳被前赵的军队攻陷。祖逖与北方士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衣冠南渡”,他也率领亲族乡邻一百多户,南下江南避乱,投靠了在江南发展的晋王司马睿。

公元313年,祖逖起兵北伐中原,逐步占领了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豫州(今河南为主的地区)大片土地,打得后赵国主石勒,主动求和。祖逖北伐成功,在长江以北地区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大大减轻了北方后赵军队,对东南东晋王朝的军事压力,甚至可以说是让后赵的军队,无心无力向江南地区进取。祖逖成功收复河南地区以后,鼓励农耕,休养生息,善待百姓,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抢劫是否属实?

西晋灭亡后,祖逖立志要收复北方故土,率领跟随自己的一百多户亲族乡邻南下江南避乱。他对待跟随自己的门下宾客,像对待亲子侄一样爱护有加。当时正遇上扬州地区闹灾荒,为了生存,也为了招兵买马扩充部队,祖逖的手下,常常去劫掠富裕的大户人家。祖逖不但没有严格管理,惩罚手下,还经常主动问他们:“要不咱们一起再去南塘(当时富户聚集区)干一票?”当手下被当地官府捕获后,他还亲自前去解救。 有一次,东晋大臣王导、庾亮等人来看望祖逖,发现他家里有很多裘袍珍玩,便笑着问这些东西是从哪里得来的。祖逖也不隐瞒,直言道:“在南塘地区抢劫而来。”所以说,祖逖纵容部下抢劫富裕的大户人家,情况属实。

抢劫有什么苦衷?

祖逖向朝廷宣布北伐时,作为当时西晋王朝的左丞相,代表朝廷的晋王司马睿,给了祖逖多少兵马、多少粮草和武器呢?很遗憾地告诉你,朝廷没给祖逖一兵一卒,也没给一件兵器,只拔给了他一千人的口粮和三千匹布。还有就是一顶空帽子: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是豫州在哪里呢?在现在的河南地区,当时是后赵石勒的地盘!这就意味着,祖逖没兵马、没有武器、没有粮草,更没有稳定的军需供应,没有固定的可以提供给养的根据地。军队的所有物资装备和士兵的吃喝开支,完全依靠祖逖自行解决。在没有建立自己稳固的根据地之前,祖逖只能是依靠以战养战,流窜作战,打家劫舍,来筹措军需物资。 所以“抢劫”,成为了祖逖筹措军饷的主要方式之一。

历史如何评价?

祖逖虽然纵容部下“抢劫”,甚至其本人还有过亲自带队的经历,但其“抢劫”的对象,都是富裕的大户人家,打家劫舍得来的财物,也都是作为军队的供给,支撑部队北伐收复故土,解救更多沉陷于战乱之中的百姓,用于正义的事业。更重要的是,祖逖只“抢劫”谋财不害命,所谋之财丝毫没有用于个人享乐挥霍。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公开抢劫,还谋财害命,所抢之财物大多用于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式的挥霍,尚且被世人所接受,更何况是操守严谨、品德高尚的英雄祖逖。正所谓,谋大事,不拘小节!

总之,祖逖纵容部下打家劫舍是事实,但是得来的财物用于北伐收复中原的大业,并且是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