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魅力让你还想听更多——VividAudioGiyaG2落地音
发布时间: 2023-07-11

任谁第一眼见到VividAudio的Giya系列音箱,都定要惊奇:这音箱怎么设计成这样?我们印象里的音箱,若非平面振膜或号角音箱,多半是搭个方方正正的音箱,有的可能设计一点弧度,有的加上一点仰角,即便有些装饰有些变化,总逃不脱这个“可以想见”的型态。但是,VividAudio打从一开始,就让你意想不到。

VividAudio最具代表性、也是他们旗下的高端系列—Giya系列,正面看去像是水滴,上窄下宽,中下段圆滚饱满,上方则往后绕出一个圈,像是戴着小丑帽的弄臣,又有几分从科幻片里跑出来的外星人身段,你要说它的样子具有卡通的人格,我也很难反驳你。VividAudio的Giya系列音箱,让人一见难忘。

“型随机能”的教科书级范例

不过,Giya系列不是为了造型才做成这个样子。VividAudio旗下包括Giya在内,及另外两个系列—Kaya和Oval系列,他们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样子。这些设计,其实都可以被列为“型随机能”(formfollowsfunction)的教科书范例。

全无平行面,消除可能的绕射

VividAudio认为传统方正的音箱箱体有多个平面并有直角转角,这些都会造成绕射。因此,他们家音箱设计的第一要务,就是消除这些平行面,让绕射干扰最小,进而使频率响应更自然平坦。这就是为什么VividAudio没有一对是方正的,甚至没有一对音箱箱体有平行面的缘故。

TTL锥状窄管负载技术

展开全文

再来,Giya系列那顶显眼的高帽子是怎么一回事?那其实是VividAudio的独家声学技术—锥状窄管负载(TaperedTubeLoad,TTL)。因为音箱单元在工作的时候,不仅会向前发出声波,他的活塞运动还会产生反向的声波;向前的波是我们要的,向后的波是不要的,但若没有处理好,这向后的波还会干扰到单元的运动,进而劣化声音。因此,VividAudio设计出一个往后逐渐变窄的导管,去吸收、消除单元背波,这样,单元发声就不会受到背波的干扰了。Giya系列顶上那个环状体,就是中低音单元的TTL负载通道。

出自鹦鹉螺设计师LaurenceDickie之手

复合材料制作箱体,刚性高却重量轻

那这个箱体又是什么做的呢?怎么能做成这样浑身上下尽是曲线,全无平面?VividAudio认为箱体材质的硬度要高,这样箱体谐振才会低。为此,他们选用一种可用于船舶和飞机上的复合材料,质量轻但质地却很坚硬,这让Giya系列的音箱,虽然箱体刚性高,重量却不会很重。以高度160厘米的旗舰音箱GiyaG1S为例,它的重量也不过80公斤,高度约120厘米的次旗舰GiyaG2则只有36公斤。

CDP技术消除金属高音的金属味

他们家音箱的单元除了搭载了消除背波的TTL技术,还以其他的学问。LaurenceDickie偏好使用铝合金振膜,其质量轻,刚性高。但金属振膜在盆分裂发生时会有其金属谐振,造成所谓听感上的金属味。一般的做法是为之加上阻尼材料以消除金属谐振作用,但Dickie认为这是妥协的做法,他提出釜底抽薪的做法,就是“不要让盆分裂发生”。怎么做呢?首先,他在高音振膜边缘加装一个碳纤维环,强化高音振膜的刚性。再来,透过有限元素分析(finiteelementanalysis,FEA)找到一个像是电力线或蜘蛛网自然下垂时的那个弧度,能让盆分裂发生的频率提高一个八度,这样,盆分裂就更不容易出现了。厂家称这个用于高音单元振膜的技术为CDP(CatenaryDomeProfile),这让Dickie可以大胆采用铝合金振膜,却不会让人听到传统认知上的“金属味”声音。

SFM强力磁铁驱动

多孔设计的HVF音圈套筒

铝铸造HAC框架

至于中音、低音单元的框架也有学问。VividAudio指出,单元框架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谐振,一个是反射。为解决谐振问题,Vivid采用铸铝框架,本身的刚性够,而且透过几何设计,提供稳固支撑。为解决反射的问题,Vivid尽其所能地减少单元背后框架的反射面,让框架的支撑架极窄化。以他们家型号C125的中低音单元为例,它其框架厚度仅有3mm而已,从上方看去,框架仅占了单元振膜范围内10%的面积;换言之,单元背后的空气有90%的空间可以往后发送出去。(能量再交由TTL技术及箱体阻尼来吸收。)如此一来,就不会有背波反射的问题。厂家称这个技术为HAC(HighlyAlignedChassis)。

RCCM背靠背低音与RCP导流反射孔

讲完了吗?还没有。低音部分还有要提的。先是他们的低音单元,在Giya系列上(以及Kaya系列的K90与K45)都有称作RCCM(ReactionCancellingCompliantMount)的低音配置设计,简单讲,就是透过将低音单元背靠背安置,令其作用力相互抵消,达到消除低音单元带来的振动问题。VividAudio也通过低音反射式设计,求取更丰厚的低音。他们在Giya系列音箱两侧的低音单元旁,设计了一个微笑状的开口,称为RCP(ReactionCancellingPorts),透过与低音单元一样的对称布局,消除箱体对气流进出带来气压改变的反作用力。

技术含金量高,Giya全系列共享技术

好了,终于说完了。VividAudio的外观很别致,不太像音箱,更像是某种现代雕塑,再加上颜色多样可选,很容易给人一种金玉其外的印象,以为它是一株"空心菜"。不,事实并非如此。VividAudio找来的可是设计过传奇经典音箱的LaurenceDickie,他不是艺术家,他是工程师。他不是为曲线而曲线,为形状而形状,尽说一些风花雪月虚无飘渺的创作理念;他问的是声音,算的是工程数学,看的是测试结果,讲的是科学理由。所以,不是我啰唆,是VividAudio音箱确实含金量高。

这次去胜旗试听的是二当家的GiyaG2Series2(后简称GiyaG2)。高音是型号为D26的26mm金属高音(VividAudio在产品特性列表中仅说是metaldome,但在技术陈述中却表示是铝振膜),负责3,500Hz以上的高频;中音则是一颗型号为D50的50mm凸盆金属中音,负责880Hz到3,500Hz的频段。一般的中音单元多用锥盆单元,但Giya的中音却是用凸盆中音。而中音与高音单元的前方还加上了灰色圆形开孔的保护罩,可以提供单元最妥善的保护。朝前发声的还有一个型号为C125s的125mm合金振膜中低音,用来衔接880Hz以下到220Hz的中低音域。至于位于两侧的低音单元,则是型号为C175的175mm金属振膜低音,负责220Hz以下的低音域再生。有意思的是Giya系列音箱的音箱线端子位于音箱底部,从背后看去,弧面曲线完整性仍高。

EsotericGrandioso与darTZeel伺候

为了展现GiyaG2的本事,胜旗摆出了豪华的阵势,音源是堪称当今最好的CD/SACD讯源组合的EsotericGrandiosoP1X转盘及GrandiosoD1X左右声道分离式解码器,外加一台旗舰时脉产生器GrandiosoG1X;这个组合足以和任何当前市场上的顶级音源相提并论。功放方面,则是配上darTZeel新推出的CTH-8550MK2。

darTZeelCTH-8550MK2改款三亮点

CTH-8550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台综合功放,它丰润、饱满、干净、利落、清晰且自然的声音,加上强悍的驱动力,让我试听后历时多年仍难以忘怀。不讳言,CTH-8550一直是我心中的参考综合功放,意思是:若是发烧综合功放,它需有CTH-8550的水平;若前后级组合上百万,它们有不亚于CTH-8550的表现。如今,darTZeel推出了MK2。改变在哪里呢?从外面看还真看不出来,机器长得一模一样,完全没变。不过,CTH-8550MK2与前代相比,至少有三处重要改变:第一,机箱改成2.5mm厚的铝合金机身,比先前的钢板机箱的抗电磁波能力更好。第二,内置的MC放大线路增加了6dB的余裕,面对低输出唱头时的适应力更高。第三,厂家重新设计了电源供应,使整体噪讯更低,进而让背景更黑、信息量更丰富。这次借试听VividGiyaG2之机,顺道品尝一番CTH-8550MK2的鲜美。

奇了:金属振膜单元,却没有金属味

在这样豪华的阵容的支持下,再加上GiyaG2自身高达近50万的高贵身价,其表现又岂能叫人失望?(我不是看价钱说话,但多少有一点因为CTH-8550MK2而心理上加分—我怀疑有哪对音箱配darTZeelCTH-8550会不好听的?)整体而言,GiyaG2的声音兼具了理性和感性,它具有清晰而丰富的细节,极高水准的定位感与音像的轮廓勾勒表现,声场展开自然而且没有拘束,音色自然且带一点点温暖。尤其是最后这一项,让人百思不解:怎么用上全金属振膜的音箱,可以这样没有金属味,而且还带着温暖与极佳的厚度?

管弦乐动态变化掌握精准

刚到胜旗试听室时,里头正轻声放着HerbertvonKarajan指挥柏林爱乐演奏理查史特劳斯的《阿尔卑斯交响曲》,是Esoteric出的SACD版本。这首曲子绝对是音响系统的大考片,音乐动态变化剧烈,在头尾的夜暮乐段,音量极轻,到了山顶时又得显出光辉灿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