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道歉赔偿:日军强征新乡百姓为劳
发布时间: 2023-07-06

1938年2月,新乡全境沦陷之后,日军土肥原第十四师团为配合其军事活动及对新乡经济掠夺物品的运输,即开始不间断地通过欺骗招集、强行征集和乱抓滥捕等方式,强征新乡百姓当劳工做苦力服务于其侵略活动。

1938年3月1日《新华日报》载:“新乡现有敌骑兵两中队及战车十余辆,左翼封丘方面有敌步兵六百余,刻正强征民夫,在西门外赶筑工事。”

1939年3月“据报有日新乡井关(指日军第十四师团师团长井关隆昌)令汲、辉等县征壮丁一万二千人,限三日缴齐。”据国民党中央党史会库藏史料记载,1939年3、4月即有大批农民被征。1939年“三月养日(22日)小冀敌征夫二千余修筑汴新路”、“敬日(24日)敌征工万余赶修汴新路”。

1940年以后,日军侵华战争陷入困境,国力维艰、兵源难继、劳力匮乏。日本政府为服务其战事,通过了一项“中国劳工移入内地”法案,把抓捕的中国劳工大量运往日本充当苦力。

水陆交通枢纽成为日军对劳工管理的集中地或转运站,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徐州、新乡、塘沽、青岛等地均设立了劳工收容所(亦称战俘劳工集中营、战俘收容所、劳工转运站等)。

1937年至1942年日军从华北各省掳掠的五百五十九万壮丁,都是通过这些车站或港口转运到“满洲”以及东南亚的日军占领区和日本国内的。据调查,1941年6月中旬,曾有约1500名国军战俘,在新乡战俘劳工集中营被转运至天津,之后经过筛选将身体强壮的运往东北充当苦力。“博爱敌七月份抓壮丁六千余名,经道清路转平汉路北运。”(1941年9月5日《解放日报》)

为了准备大批转运中国劳工,日本当局在设立“华北劳工协会”(1941年7月1日)的同时,又在天津、开封、青岛、石门(今石家庄)等各大中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和办事分处,并于1942年决定在天津塘沽、河南新乡、山东济南等地遍设“劳工宿泊所”。1943年1月27日天津《庸报》对此进行了报道:“扩充劳工宿泊所,民国三十一年度(指1942年)已设立者,除北京、天津、开封三地外,本年内预定在塘沽、新乡、济南等普设劳工宿泊所。”

驻新乡日军的强令压制,使得新乡境内各县伪政府对民间强征不断,仅伪汲县县公署1942年7月就供出劳工3049名,11月又供给劳工3309名。

1944年7月,日军将原阳青年农民240余人、辉县境内抓获的1000余人,换上国军的服装,装扮成战俘,由新乡运至青岛,从青岛用船掳掠到日本神户、大阪大江山等地充当苦力开矿铺路,而饥饿、劳累、被殴打等非人待遇,时常折磨着这些来自中国的无辜百姓。

据日本北海道荒井合名会社国缝出张所《移入华人劳务者队员名簿》所记197名劳工中,涉及新乡的人员有:新乡县五陵乡郝炳岚、阳武县巴庄郭俊业、程纪修、黄振海、阳武县延州袁春山、阳武县中园村杨文忠、原武县苗楼村薛国彬、原武县超场邢子高、张善良、辉县刘池娃等,其中程纪修于1945年5月6日病亡于日本,1924年5月出生的黄振海亦客死异域。

到日本被迫做苦力的人,有的如程纪修、黄振海一样死在日本,有的因伤致残,有的积劳成疾。1945年日本投降后,从魔窟中挺过来的幸存者陆续回到祖国的怀抱。

辉县秦宝珍回来了,获嘉贾子举回来了,汲县高玉贵回来了,延津李金成回来了……

当原阳县郝文清和幸存的100多人同行回归祖国、踏上国土的那一刻,除了他们疾病缠身的体格和煎熬痛苦的心理,还有他们带回的30个未具姓名的劳工骨灰盒。

除强征至日本做苦力之外,一些被强征的劳工则留在国内了充当苦力。1942年4月,日军抓走获嘉徐营村90名青年男子,将他们送往东北挖煤,其中有20人在日本投降前因疾病和饥饿而亡。

大同老矿工、原籍新乡市任庄村的王洪有,则是1943年10月被欺骗强征在国内充当苦力的。他说:当时每村都要征2—3名劳工,到新乡后,强征的劳工还不够数,就又抓了一批。总共有300多人,坐上闷罐车先到北平……后又被拉到大同煤矿永定庄矿。进矿后必须接受日本人的体检,没病的由把头领走,有病的就被押到大南湾烧人场,被查出有病的几十个人,晚上都被烧死,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第二天下井,有的当天就死了,大部分几个月就死了,幸存的没有几个人。

至侵华战争末期,日军依然穷兵黩武、强征不断。1944年10月28日《新华日报》载:“十月一日道清线东驶客车一列,搭客约六七百人,除妇女童叟外,其余尽被敌人抓去。同时新乡敌也在车站、城关一带拉民夫百多装闷子车南载,现仍继续强拉中。近日修、获敌人叫城门岗兵以查居住证为名,故意居留人民,被捉(抓)的颇多。”

根据华北日军发布的《劳动紧急动员对策纲要》,为便于及时办理劳工事宜,日本华北劳工协会新乡办事分处主任松田祯造,于1944年8月15日下达通报,同意劳工事务所启用新址,由中同街9号迁至新民街10号“劳工宿泊所”内。

新民街是日本商人在新乡最为集中的经商地域,号称“银座”,其中新民街36号、由福田德次郎为店主的“大成洋行”,虽表明为经营食料、杂货的百货店,但却是为驻新乡日本陆军直接服务的“御用达”店铺,可谓日军的帮凶。

如今日本侵华战争已结束七十余年,但是关于中国劳工索赔的问题,却至今未果。

难道当初国民政府“以德报怨”遣送日军、日侨回国,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含冤客死岛国的中国劳工能够瞑目吗?向中国人民谢罪、道歉、赔偿,真的是遥遥无期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