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君主立宪制(日本可以通过君主立宪走向近代化,为何满清却不行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日本可以通过君主立宪走向近代化,为何满清却不行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实行的中国上古时期的领主分封制,日本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元首,所以日本社会从上至下没有形成统一的丶完整的丶稳固的架构,严格意义上来讲,当时的日本不能算是国家而是一个国家集群体系,这与中国夏丶商丶周的社会结构非常相似。而清朝是一个社会结构紧密,国内利益分配清晰的统一而稳固的国家。而且中原王朝自古统驭东方,以天下之主自居,从上至下对外部世界有种傲娇,所以不太屑于接受外来观念,更不愿在文化和体制上向洋人低头。反观日本,一直以来只是个边缘小国,除了被中原王朝压服和向中原王朝进贡外,没什么大的作为,也没有中原王朝的傲娇,当然更不会自我沉迷,自我陶醉。所以日本一旦被西方列强的枪炮声吓醒,就会积极主动的效法西方走上维新强国之路,由于日本社会上层不统一,统治阶层结构不稳固,所以革命不难,走上维新之路成本不高,效果很好。

当时的清朝人依然认为自己是凤子龙孙,天命所归,放不下身段,放不傲娇,不愿低头认栽去效法西方,加上清朝社会结构稳固,社会既得利益集团超级强大,所以进一步阻碍了清朝的改革。因为改革就意味利益重新分配,就是在革既得利益者的命。因此清朝从上至下,从思想到体制都严重阻碍了维新,维新运动也不可能在清朝取得成功。

所以近代亚太地区最先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反而是日本,而不是清朝。

作为岛国,英国、日本为什么能坚持君主立宪制呢

因为它们是岛国。

在“地理决定论”的大背景下,英国和日本的岛国区位也是两国最终能成功延续君主立宪的根本原因。

从世界地图上看,英国和日本有着高度相似的区位,都是距离大陆并不遥远的岛国,这也注定了英国和日本在很多方面高度雷同。这些雷同包括:

纬度相近;

面积都不大;

而岛国的首要自然环境,就是四面临海,这带来至少三个优势:

一是出海方便,港口众多,便于进行海外掠夺;

二是相对安全,不易受到外部势力的侵略。

虽然历史上罗马帝国曾征服英伦三岛南部,改变了英伦三岛的人种,但这样的征服事件在历史上凤毛麟角,而日本除了13世纪的蒙古入侵,古代历史上也不曾受到外来势力的侵袭。

这样相对安全的外部环境,使得英国和日本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这对于集权的渴求程度远低于大陆国家。

以我国为例,从古至今,我国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再加上中原王朝国土广阔的因素,注定了我们只能进行高度集权,才能形成高效率的国家机器,以便在最短时间内集中更多资源,对地方叛乱势力和外部侵略进行迅速和猛烈的打击。

而英国和日本本身面积较小,又基本没有外来势力威胁,所以它们天生有相比于大陆更“民主”的社会环境,事实上古代的英国和日本内部始终都较为松散,英国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同化苏格兰。

而松散的状态也使得各部分之间缺乏征服甚至吃掉对方的能力,所以在以一个整体出现时,他们就只能各自进行妥协,这是君主立宪制的群众基础。

而相对民主的环境,必然也更容易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产生不同于大陆的先进文明,再借助四面出海的便利条件,它们往往能够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快人一步。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英国引领了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后,日本也在亚洲地区先声夺人,甚至一跃成为列强的一份子。

当然,虽然日本和英国高度相似,但因为面对的大陆国家不同,所以日本的集权程度一度高于英国,尤其是明治维新后,虽然日本宣称君主立宪,但天皇依然有着巨大权力,这是受我国影响的结果,长期以来的潜移默化也让日本有了集权的基因,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在列强瓜分世界的大背景下分得一杯羹。

而日本之所以回到类似于英国这样的虚君状态,根本原因不在于我们的改变,而在于美国对日本的改造。二战后日本的太上皇麦克阿瑟将裕仁天皇拉下神坛,从此日本天皇“大权旁落”。

所以,英国和日本的君主立宪成功绝非偶然。

参考文献:

《地理与世界霸权》詹姆斯·费尔格里夫著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日本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天皇的作用是什么

天皇是日本国的君主,号称是“万世一系”,也就是说自神话传说的“神武天皇”到现在第126代“令和天皇”德仁都来自一个延续的家族。他们都是日本神道教最高的神天照大神的直系子孙,是神族后裔,也就是神,所以没有姓氏。他们所开辟的这个王朝也被称为“菊花王朝”,从古至今从未改朝换代。从这其实可以看出天皇就是日本大和族的象征,绝对的精神领袖,其代表着日本历史和宗教文化传统。

(令和天皇德仁)

天皇得以延续,一个重要原因与日本的神道教文化直接相关,简而言之这就是长期给国民灌输“君权神受”思想的结果。这其实也是很多国家君主用以强调自身地位和统治合法性的方式,只不过日本更进一步直接把自己彻底神化,称为宗教的一部分,而相关其他国家只是依附于宗教,宣称自己是宗教的守护者。

(天照大神)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天皇在日本历史上的大部分世间之内都是没有实际权力的,只有两段时间是有实权的。第一段世间是,在646年孝德天皇“大化改新”到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第二段就是大政奉还的明治维新之后到二战结束。没有了权力自然也不会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明治天皇)

日本1889建立的近代天皇制度,这是一种二元君主立宪制度,天皇是国家权力的绝对核心,内阁、议会、军部均需要对天皇负责。美军占领日本,结束了近代天皇制剥夺了天皇的实权,也结束了天皇本身的神的地位。裕仁天皇发布“人间宣言”,解除了天皇对于国民信仰的牵制。美国为日本修订了一部“和平宪法”于1947年颁布,日本正式建立君主立宪制。

(裕仁天皇)

现在的日本天皇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象征性,授权以及国事行为,三个方面。这其中作用最大的就是其象征性,毕竟是历史文化和宗教传承的一部分,天皇是日本国家元首,日本国的象征,体现了日本国民的整体性(民族团结)。天皇的授权也是象征的,包括委任内阁总理和最高法院大法官。天皇的国事行为都是礼节性的,并无实际意义,包括公布法律、召集和解散国会、接受和委派大使、特赦和办法荣誉,以及外事和其他司礼活动。总结下来,现在的天皇就如同国家的吉祥物一样,必须有,但是不必要。

(德仁登基安倍三呼万岁)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假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是清,中国有可能实现君主立宪制吗

不可能的,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宗旨就是反帝反封建,他的旧三民主义和以后的新三民主义,都没有与封建专制妥协的余地。期间张勋复辟,袁世凱称帝不是重蹈复辙么?几千年的历史说明,家天下不长久,只有人民共和才是真正的出路。

日本为什么能保留天皇制在日本古代天皇只是一位傀儡皇帝

日本天皇被称为“万世一系”,因为日本天皇制千年以来从没有被中断过,也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君主制度。为什么中国每隔几百年就能改朝换代一次,而日本的天皇就能一直延续下来呢?因为天皇在日本古代大部分时间里,都只能算是一位傀儡皇帝。日本之所以能够完成明治维新和君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