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贺知章的诗意是什么?贺知章的诗有哪
发布时间: 2023-07-17

《咏柳》贺知章的诗意是什么

《咏柳》贺知章的诗意: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扩展资料

一、古诗原文

《咏柳》

作者: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白话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柳 (贺知章七言绝句)

贺知章的诗有哪些

贺知章诗歌今存共十九题二十首,包括断句一则。

具体是:

1.《唐禅社首乐章·顺和》,一首有名的五律,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唐禅社首乐章·顺和的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

2.《唐禅社首乐章·太和》,一首有名的乐府诗,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3.《唐禅社首乐章·肃和》,是唐代的乐府体裁的诗歌,该诗流传久远,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唐禅社首乐章·顺和的概括。

4.《唐禅社首乐章·雍和》,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

5.《唐禅社首乐章·寿和》,是唐代的乐府体裁的诗歌,描写唐禅社首乐章·寿和的概括。

6.《唐禅社首乐章·福和》,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唐禅社首乐章·福和的概括。

7.《唐禅社首乐章·大和》,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唐禅社首乐章·大和的概括。

8.《晓发》,是写的一首五言诗。并已纳入《全唐诗》。

9.《奉和御制春台望》,是唐玄宗作《春台望》一诗后,群臣和此而作的诗歌。群臣和诗同题尚存的有贺知章诗、许景先诗,另有苏颋的《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

10.《望人家桃李花》,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11.《送人之军》,是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全诗以时空传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心和戍边之人的期望 首联写边塞险要。

12.《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夜游的艺术概括。

13.《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是一组送别诗,响应唐玄宗号召,唐朝著名大臣赋诗为宰相、兵部尚书、燕国公张说出任首任朔方节度使送别。

14.《题袁氏别业》,此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散淡、潇洒,不拘形迹又十分风趣,诗人的形象栩栩如在眼前。

15.《咏柳》(一作柳枝词),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

16.《回乡偶书二首》,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17.《答朝士》,是贺知章老老实实地讲道理、摆事实,对老乡的回复,使他们口服心服。

18.《董孝子黯复仇》,这首诗描述的就是汉朝轰动一时的董孝子为母复仇一事。

19.《断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咏柳”是什么意思

“咏柳”是吟咏柳树的意思。

一、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三、出处

唐·贺知章《咏柳》

《咏柳》赏析

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