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最难三个专业(考研最难的是哪科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考研最难的是哪科

考研涉及到的专业和学校很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能科目难度是不一样的,就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他英语他非常好。但是他是数学非常差,对他来说数学都是最难的,对有的人来说说英语他很差,过了过不了线,对很多考生来说,英语是一个比较比较难的。这个一个科目很多考生总分要过线了,专业课也过线了,就是英语没过线,对她来说英语都最难的,因为英语不好提高呀,英语是很难提高,它不像政治的专业课,你可能被一倍几个月都突击下来,都可能提高了几十分,但英语是太难了,你可能学几年,学一两年,几个月都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因为英语是个门语言,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

考研他还分权制研究生,还有在职研究生,对在职人员来说,那英语就更难了,有的已经毕业四五年甚至七八年,十几年都有,对她来说英语是最难的,难上。加难的一个科目。

嗯,也有,可也有的是专业课非常难,特别是非常好的学校,比如说排名前几名学校可能他专业课非常难。专业课考啥东西非常深奥,对于好多学生来说,像英语,政治,数学都不是问题,但是说就是说名校的专业课对象就是非常难,因为专业课的话考查东西比较深奥。这个考察东西需要这个非常高的专业素养,在这样情况下,专业课他不不容易考高分。

哪些工科专业的就业率低,工作环境差

对于哪些工科专业的就业率比较低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不好具体量化的概念,即使很多朋友回答了此一问题,也是从个人的体验层面或者某一局域范围的盘点来给出的答案。因为每一个专业,具体的不同的学校,其就业率会不一样,不能完全说某个专业就业率低。

判定一个专业的就业率低的依据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给出就业率高低的一个判定标准,有如下几个方面:

1、有的专业就业率非常高,但是基本上没有几个是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我们能判定这个专业的就业率为真高吗?

2、目前我们统计出来的就业率,是学生毕业后的一个月左右,很多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期是截止到每年的8月31日,而有一部分的就业报告时截止到年底,也就是12月31日,那么是否对于一个学生、或者是一个专业的是否就业,以这个时间点来衡量,是否科学合理呢?

3、就业率如何统计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学生提交一个表单,或者提供给学校一份第三方就业协议,甚至只是提交一份就业意向书,还有的直接报考研升学吧,这个就业率的高低的确是比较难以下定义的。

4、就业率低如何界定?其实,我们在给一个专业下就业率低的概念时,是因为这个专业它的就业率排在了学校所有专业的后面,或者是低于80%的就业率就叫低,那么真的就业率低于80%的专业就是低专业就业率吗?很多高校或者统计部门就是以80%为分界线来确定就业率。

5、毕业后,出来工作叫就业,如果准备继续升学读研、升博、留学等等,这些是统计进入了的,有人说因为研究生阶段不算学生了,所以也是就业率的一部分,但是,从就业统计严谨性上来说,个人以为还是分开的为好。为什么呢?比如有些高校的就业报告中,没有就业的学生原因中就有诸如准备考研、筹备留学事项等等,在有些就业报告中,这些理由就成了已经就业的数据。

所以从上述5点来看,衡量一个专业的就业率低,或者给某个专业打上就业率低的标志,是需要谨慎的。比如这几年的就业率红牌专业,其就业率都还在70%以上、接近80%呢,何以就能算是低就业率呢?

所以,整体上来说,就业率低,是一个比较的概念,一个动态的概念。

专业就业率低,具体而言是针对某个学校、某个时间点统计到的某个专业的就业情况而下的判断。

不同的学校,相同专业的就业率完全不同,甚至千差万别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调研、整理来进行分析,目前来说,从事这一块研究的机构非常少。

在此我拿重庆市的几个典型的理工类高校2019年的就业率情况来看,从侧面了解工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2019年就业率低于75%,但高于70%。

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专业就业率最低,介于75-80%之间。

重庆科技学院: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就业最低70-75%之间。

重庆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率低于80%。

从专业或者学科招生规模来判断就业率是否可行?

那么我们从工学个一级学科的招生人数来判断就业率可行否?招生人数越少的专业,人才市场容量就越低,就业的难度、需要的时间长度可能就更长,这个从理论上来说是成正比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工学一级学科中招生人数最少的学科有:海洋工程类、林业工程类、工程力学、农业工程等四个学科,招生规模占总工学规模的0.3%以下。而大家都认为就业难的生物工程类招生占比达1.5%、化工类占比4.24%,是前四个学科的10倍以上。

如果我们以相对数来判断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好坏,那么上述4个招生人数最少的学科,特别是农林类的2个学科很可能是大家心目中的就业率不是太好的目标;如果以绝对数来判断,那么这4个专业不可能成为可选专业,因为它在总占比中的绝对数太低。

总结

其实,对于工学类专业来说,在目前我国尚处于规模化工业产业时代,它的每一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并不会太差,因为每一个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是与市场需求挂钩的,计算机、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多,它们每年的招生人数达到了近100万,而海洋科学需求人数少,它的每年招生人数只有3000不到。所以,真的从就业率上来衡量一个人报考哪个专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们真正需要了解的是专业的就业对口率、专业满意度以及毕业薪酬等方面的数据,这些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更有参考价值。

我是YiRon,专注高考升学规划领域,欢迎关注。

汉语言文学专业哪门课最难

汉语言文学中哪门课程最难?答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差别不是很大,因为它们都是文科生必修课,不像文理科中的物理与地理,化学与历史那样有明显的区别。在汉语言文学中专业必修课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古典文献学、语言学概论、美学、外国文学史、写作等 。还有选修课(按方向分语言类和文学类):颓废文学思潮研究、中国都市小说研究、鲁迅导读、西方美学史、社会语言学、诗词联语、现代汉语语义研究、语音学、实用文体写作、文艺复兴文学研究、主题学、西方经典作品导读等。如果非要选择最难的我选择《语言学概论》,因为知识点琐碎,自己不喜欢学习那些知识。

工科专业发两篇三区sci难吗

谢谢题主的邀请。

我是一名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明年即将毕业,不过很遗憾,我本人没有发表过SCI期刊。

SCI期刊按影响因子:前5%是一区,5%—20%是二区,20%—50%是三区,剩下的是四区。 或者可以说说:一区是国际顶级期刊,二区次之,三区和四区是一般的SCI。我们学校对博士毕业要求就是至少两篇三区SCI。

无论几区,发表SCI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个人能力,专业特点和方向,导师,甚至还有运气!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个人能力和专业特点方向。

我是机械制造方向,往年我们这个方向发表的SCI数量很少;但是我室友是机电方向,他们每人毕业基本都在学术论文发表,甚至好多人都有好几篇2区或者3区的SCI,也导致了每年奖学金评定时,机电方向的成果分数都是最高的。我一个朋友,高分子材料方向,研二就发表了2篇3区SCI。

所以,回答题主的话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科的范围很大,需要看具体的专业,一般高分子材料方向,机电方向,计算机通讯方向比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发表SCI容易的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