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阑干百丈冰下一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和是出自谁的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和是出自谁的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运用了:夸张、拟人、对偶的修辞。
浩瀚的荒漠上冰雪已经积得很厚很厚.天空中惨淡的愁云也好像凝固住了一般.诗人以夸张的笔墨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旷远辽阔的的荒漠雪景.情感也随景物的变化,由惊奇喜悦而至苦涩难奈而至愁云凝结,渐次过渡到送别的情景中来.武判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战斗生活的.今天要离别归京了,再纵情狂饮一番吧!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出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瀚海阑干百丈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瀚海阑干百丈冰下一句是什么

瀚海阑干百丈冰下一句是愁云惨淡万里凝。“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意思是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其中,“愁云”二字亦景亦情,为该篇只“诗眼”。这两句在全篇中起过渡作用.

瀚海澜干百丈冰下一句是什么

  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出自是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文学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作者简介:
  岑参(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是什么诗句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注: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2、注释:  1.武判官,未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  2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经霜后变白。  3胡天:这里指西域的天气。  4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5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 罗幕:丝织帐幕。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6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7锦衾(qīn)薄: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形容天气很冷。  8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9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10瀚海:大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11阑干:纵横的样子。  12惨淡:昏暗无光。  13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所居。  14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饮,动词,宴饮。  15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16辕门:古代帝王巡狩、田猎的止宿处,以车为藩;出入之处,仰起两车,车辕相向以表示门,称辕门。  17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  18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19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20罗幕:用丝织品做的幕帐。  21控:拉开弓。 3、译文1: 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折断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