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气势磅礴的一首词(如何赏读辛弃疾的《生查子·悠悠万世功》一词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如何赏读辛弃疾的《生查子·悠悠万世功》一词

谢谢邀请!

《生查子悠悠万世功》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文如下: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沈,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生查子悠悠万世功》是辛弃疾在担任镇江知府期间所写的一首作品。词的上片写大禹当年风尘劳苦,疏浚河道,使人免遭水灾,而鱼也得游深渊。下片写日落浪东去,到此不只眼眺远景,而是心怀大禹治水的贡献,之功,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满腔热情的颂扬了大禹治水的历史功绩,抒发了自己拯救祖国的伟大抱负!

按理说登临如此峰顶,自应写其杳渺之景象,雄阔之意境。然而辛弃疾竟以豪情壮志,险思奇想出之,大发思禹之情,却又能不离题意。如上片悠悠万世功二句,通过“悠悠“矻矻”两点叠词,既生动地写出了历史久远,又形象的写出大禹的劳苦功高。这纵横高远的境界,正是最恰当的扣住了“尘表”二字。作者面对一派江山如画,烟火万家的绚丽景象,他考虑的却是“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尘世万物均能各得其所,推本溯源,这都是禹的伟大业绩,这三四句“高”“远”,更推进一步,可以说是超然玉立于尘表之外了。

如果说,上片是吊古,那么下片就是伤今了,过片“红日又西沉”二句,仿佛写的是眼前,如果简单的这样去理解,显然与上片的高远意境不相符合。因而“红日”句是比喻南宋朝廷岌岌可危之势,“白浪”句是指时光飞逝,历史是无情的。这正是一代爱国者的时代忧虑,是作者愤懑难平的感情流露。煞尾二句,既照应了前阙,又阐明了词意,危亭高眺,无意于赏心悦目,主旨在伤时忧世,我自思量禹句,寓含着作者无限的心事。在这苟且偷安,不思自振的人欲横流中必须要再有个为民造福的神禹出来治水平土。力挽狂澜,重整山河,全词紧紧系住“尘表”铺写,巨高临远,吊古伤今,上下片浑然一体,意境奇特,造语清俊,在小令中询为不可多得的妙品。

如何评价、理解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词如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首先,我们读这首词时,看到的是词人浓烈的家国情怀。词人登北固楼,远望中原,想到国家大事,思潮翻滚。大宋朝遭遇外族入侵,战乱纷纷,一败再败,致山河破碎,丢失了长江以北大片中原地区。词人一生征战几十年,忧国忧民。而今国家岌岌可危,朝中大臣却懦弱无能,极力言和,没有一个像孙权那样的英雄挺身而出,力据外敌,词人不禁感慨万千。借曹操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讽刺朝中权贵,像猪狗一样,没有一丝英雄气慨。

其次,这首词结构巧妙独特,三问三答,关联密切,逐层递进。思想感情也随之升温。一问“何处望神州?”,答曰北固楼。远望大好河山,进而想到国家大事,于是就有了第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答曰悠悠,历史以来,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太多了,宛如滚滚东流的长江水,由此自然引出下片的怀古,借古讽今。下片怀古,盛赞三国孙权,自然引出第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答曰曹刘,最后用曹操的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结尾,讥讽当朝权贵,没有英雄模样,实在妙绝。真是大家手笔,千古绝唱。

历史上有哪位伟人的诗词既大气磅礴又婉约浪漫的吗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的诗词既大气磅礴又婉约浪漫,其实豪放和婉约、浪漫和现实都是彼此分不开的。豪放如苏轼,也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婉约诗句;婉约如李清照,亦有“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豪放诗词。毛主席属于豪放派,诗词里极具革命主义浪漫色彩,成为了近代中国最杰出的诗人。

毛主席的第一代表作《沁园春,雪》上阕的写景就属于既大气磅礴又婉约浪漫,开篇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境界阔大,大气磅礴,一静一动,很有冬天的特色。

上阕的后三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就是浪漫婉约的好词句,该句运用了一个比喻,把雪后初生的红日比喻成了妖娆的妙龄女子,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又不失婉约,是难得的佳句。

毛主席的另一首词《卜算子,咏梅》,也是大气磅礴又婉约浪漫,该词仿制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两首词各具特色,都堪称咏梅的绝唱。伟人词中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句。

悬崖百丈冰,也堪称绝境,大气磅礴,危险到了极点。但是梅花无所畏惧,依然笑傲百丈冰,极具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该词的后两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又形容了梅花的妩媚多姿,当属于婉约句。

毛主席在湖南一师上学期间,打下了良好的诗词基础。写诗填词只是主席的业余爱好,却成为了世人无法超越的诗词高峰,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毛泽东带领共产党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辛弃疾是不是中国古代诗人中最能打、军人中最有才华的人

辛弃疾南宋诗人,你要说在当时南宋那个时代还勉强可以,毕竟那个时代能带兵能写诗的有名的有三位,辛弃疾,范仲淹,陆游,陆游没有正真上过战场,只是当过参谋,但是辛弃疾和范仲淹都是前线打过仗,都有很大的军事才能。

咱们在说两个能文能武的大神,岳飞,曹操这俩人也是也是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牛人。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辛弃疾不仅诗词写得好,更是武艺高强,哪首诗是他自己的写照

【醉里挑灯看灯,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1140一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青年时曾聚众二千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在一次战斗中辛弃疾率少量轻骑,直闯金军中军大帐,斩敌将首级而胜归。后归南宋,历经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安抚使。他立志恢复中原,坚决主张抗战,多次向朝廷提出自已的抗金复国意见;但其主张不仅未被南宋朝廷采纳,反而将他置于闲职,最后词人怀着壮志未酬的遗恨离世。他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著有《稼轩词》,总计六百余首。

附辛弃疾词一首: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燄。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〇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卧,冰壼凉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繫斜陽纜?

一一【宋】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南剑(今福建南平县)。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