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0日(你认为世界最经典的十部电影是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你认为世界最经典的十部电影是哪些

哈喽,大家好呀,我是橙宝。

世界十大经典电影,查了一下,好像还没有官方排名公布,在这就说一下橙宝心中的十大经典电影。

既然是经典电影,基本是大部分人甚至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看过,这样的才能称之为经典。

废话不多说,我们马上开始介绍。

《肖申克的救赎》

相信这部电影基本上都看过了,即使你个人没有主动去看,上学的时候老师应该给你们放过,因为这部电影特别的激励人奋斗和不放弃。

电影中男主面对诬陷坐牢,并且在牢中被欺负,仍旧没有放弃,最终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本应该600年挖穿的墙被他不到20年就挖透并且逃了出去,揭发典狱长罪行,最终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整部电影前期有点压抑,狱警面对生命丝毫不尊重,典狱长就像上帝,说什么是什么,讽刺社会,非常棒的一部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

有句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乍一看这部剧是喜剧,但是你看完后仔细回忆一下,这部剧真的是讲的太多太多了。

老师的思想限制了学生,最终导致学生自杀,对问题的答案要求只能死记,不能理解,导致出现了“消音器”在台上演讲的时候的搞笑场景。

剧中兰彻并没有追求名利,也没有追求学位,只是追求知识,反观我们现实社会,这样的情况根本不可能,现在我们上学都是去追求各种证书,真正把学习当做兴趣的没有几个。

《阿甘正传》

先天智障的男孩面对生活自强不息的故事,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很多人都无法达到的境界。

就像他母亲说的“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

阿甘是不幸的,但是阿甘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爱他的母亲,珍妮给了他爱情。

《泰坦尼克号》

这部电影真的是再经典不过了的,杰克和露丝之间的爱情真的是惊天动地,杰克为了爱情,愿意牺牲自己,让露丝活下去,这种选择不是每一个人都敢去做的。

我相信所有的人应该都记得那个镜头,杰克抱着露丝在船头的时候,简直美的像一幅画一样。

you jump,i jump 这句话里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了。

《当幸福来敲门》

一个男人能承受多大压力,他的家庭就有多温暖。

虽然史密斯的家庭并不美满,因为经济原因,濒临破产,妻子离开了他,但是最后争取到了自己的儿子,儿子很懂事,也很理解父亲。

就是那个时候,在救助站几里面白色床上躺着的孩子说了一句话“你是一个好父亲”,这句话对于落魄的父亲是多么大的鼓励,还有最后的实习结束镜头,就像是在呼应整部电影,当你认真努力过了,幸福总会来敲门的,偶尔它可能会晚到而已。

《龙猫》

很多人想问这部电影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当动漫电影观看的,并没有太多感触,一直到我前段时间又看了一次,竟然让我颇有感触。

让我感触的并不是里面的女孩,也不是龙猫,而是女孩的父亲,当我看到的时候,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工作中严谨,生活中没脾气。

或许是我年龄也大了,明白了很多当初父亲的做法,也更能理解父亲了吧,其实有些话古人说的没有错,“沉默是金”父亲做事从来不需要说话,都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了。


夜深了,想了好久没有在想到其他的电影,困意袭来,感觉再往后没有办法在思考了,故落笔至此,其实,很棒的电影有很多,不过对我来说这六部足矣。

如果你们有其他的电影,欢迎评论留言讨论。

19年4月10日之前黑洞图片是真实的黑洞照片还是想象图

2019年4月10日,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诞生了。这个工程称为“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它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拍摄过程中,人们调集了世界上八台射电望远镜,数据处理经过两年之久。这当然是一张真实的照片。

黑洞连光都能吸进去,为什么还能拍照片呢?拍一张照片为什么要花费2年的时间呢?读一读本文,你将会了解这些内容。

瑞利判据

首先,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望远镜的基本原理。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需要两个条件:足够的光强和足够大的角度。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眼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会在视网膜上成像。如果光强太弱,进入眼睛的光子不够,就不足以使视神经产生反应,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将遥远物体发出的光进行收集和加强,这就需要望远镜。

其次,物体不同部位发出的光会彼此成一定角度,在视网膜上成像也不是两个点,而是两个光斑,称为爱里斑,这是由于衍射原因造成的。

假如两条光线的夹角太小,光斑距离就会特别近,如果它们的圆心距离小于半径,我们的眼睛就无法区分它们了。看起来两条光纤重合,发光物体就变成了一个点。

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第三代瑞利男爵仔细研究了这个问题。

他指出:只有两条光线之间的夹角θ与衍射孔径D和光的波长λ满足入下关系时,光线才是可分辨的

这个关系称为瑞利判据。

例如:人的眼睛对550nm的绿光最为敏感,虹膜直径大约5mm,这样一来人的眼睛最小可分辨角为

如果光线夹角小于这个值,我们就无法分辨它们。遥远的星星不同部位发出的光进入眼睛时夹角太小,所以大部分的星星看起来都是一个点。为了增大这个角度从而看清远处物体的结构,我们也需要望远镜。

望远镜

几百年前,人类就开始制作望远镜了。比如,伽利略就制作了一台可以放大33倍的望远镜,并用它观察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和木星的卫星。

伽利略的望远镜使用了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凸透镜的焦距长,凹透镜的焦距短,并让二者共焦点。平行光线进入物镜后向焦点汇聚,但是到达焦点之前被凹透镜恢复成平行光,实现了宽平行光变为窄平行光,光线被加强了。同时,如果入射光原本相对于眼睛的夹角比较小,经过望远镜后角度会被放大,于是人的眼睛就可以分辨了。

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发明了自己的望远镜,开普勒式望远镜使用的是两个凸透镜,也让他们共焦点,它也能够实现光线的加强和角度的放大。所不同的是,开普勒式望远镜所成的是倒像,但是这对于天文观测来讲并没有带来太大的麻烦。

折射式望远镜的缺点在于存在视差,有时候会模糊不清。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牛顿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

它通过一个凹形反光面收集光线,再利用平面镜反射和凸透镜会聚实现光强和角度的放大。

不过,无论是折射式望远镜,还是反射式望远镜,都存在一个问题:它的观察通过肉眼和可见光进行,可见光的波长短,容易被大气散射,到达地面上的光微弱而不稳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人们有两种方法:

第一,既然大气散射造成了这个问题,那么就到大气外面装一个望远镜好了。于是哈勃望远镜问世了。人们躲开了大气的散射,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的景象。

第二,既然可见光会被大气散射,我们还可以使用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或微波进行观测,它们更容易穿透大气层。于是,人们就发明了射电望远镜,它的基本原理与牛顿的反射式望远镜类似,只不过使用的电磁波是红外或微波。宇宙中许多物质发光并不是可见光,只有通过射电望远镜才能观察到它们。

甚长基线干涉技术VLBI

无论是眼睛、光学望远镜还是射电望远镜,都要满足瑞利判据。而且,根据瑞利判据,最小分辨角θ=1.22λ/D,射电望远镜使用的电磁波波长λ比可见光更大,此时必须增大它的口径D,才能分辨出很小的角度。所以世界各国都在争向建设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例如中国贵州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作波长在0.1m左右,口径达到了500米。这么大面积的射电望远镜可以汇聚宇宙中微弱的电磁波,同时也可以分辨更小的角度。

如果用FAST观察黑洞,能不能做到呢?

比如,我们这次拍照片的黑洞是室女座的M87中心黑洞,它的直径大约1000亿公里,距离我们5500万光年。

经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肉眼观察时黑洞张角

显然,这么小的角度用肉眼是肯定分辨不开了。观察黑洞的射电望远镜工作波长大约λ=1.3mm,我们将角度和波长代入瑞利判据,可以得到望远镜口径的最小值:

也就是说,这个望远镜的口径至少要8000公里!地球的半径只有6400公里,怎么去建设这么大的望远镜呢?

科学家总有办法。既然一个望远镜达不到这么大口径,我们可不可以使用多个望远镜达到这个目的呢?

比如,一个望远镜口径不够,我们可以用两个相距一定距

微信